人民网首页专题首页 老区聚焦 精准扶贫 红色旅游 老区儿女 红色记忆 老区新貌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红色老区>>老区儿女

张金锋:小镇大工匠

2019年11月21日14:00    来源:中国老区网    陈雪梅

1978年出生的他,虽然只有高中文化,如今却是全国玉米脱粒机专业生产龙头企业的领头人。他就是集自主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械加工制造企业——龙江景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锋。

龙江景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市级文明经营户、市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被齐齐哈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农资质量安全示范店”。公司生产的景西牌玉米脱粒机系列产品先后被中国产品质量品牌信誉监督评审中心、中国品牌与质量监督中心、中国企业产品质量品牌管理中心、中国产品质量信誉协会评为《AAA质量诚信消费者(用户信得过单位)》和《中国著名品牌》、《中国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齐齐哈尔名牌和知名商标、黑龙江省著名商标。

企业董事长张金锋,凭着科技兴企、诚实守信、争创一流的理念,在十几年间不断将企业做大做强,这个头上闪耀着齐齐哈尔市光彩之星、齐齐哈尔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首届鹤城青年创业能手、齐齐哈尔市文明市民标兵、龙江县十大杰出青年、市县劳动模范等诸多光环的年轻董事长,用他的工匠精神,使一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个体工商户发展成为占地面积35000平米,拥有150多名员工,生产设备110余台、套,年产销玉米脱粒机2千台套的规模化、程序化生产企业。年产值3000万元,年上缴利税50多万元,公司也跃升成为全国玉米脱粒机械生产制造的龙头企业之一。

一、执着专注,他爱上了机械制造

一个人可以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但他却不一定是个有能力的人。而有能力的人中,那些优秀、拔尖的人才,当属具有创造力的人。

张金锋的父亲张权,曾经是龙江县钢铁厂的一名技术工人。1993年3月,在政府在岗创业的号召下,张权停薪留职拉家带口去大庆市做客运生意。由于当年客运行业的不规范,黑车的混乱市场搅得生意惨淡,生活捉襟见肘。没办法,1995年张权不得不回到龙江干起了本行,在景星镇西侧开了一家修理部,挂牌“景西修理部”。

1998年张金锋高中毕业后,鉴于家里的生活境况,回到了父亲的修理部给父亲做学徒。

开始,父子俩接些农机具修理的小活干,小到补胎打气,大到拆机换件。爷俩技术好,收费低,人又和气,甭管来修农机具的农户是现钱还是赊账,爷俩起早贪晚从不耽误活。慢慢的,小镇里不管远近的农户,大小农机具坏了,都要送到他家来修。修理部也从期初的修理农机具,开始加工制作简单实用的铧犁等小型农机具。

随着修理部生意扩大和自制简单农机具的畅销,爷俩原来的小门脸不够用了。于是,2001年,爷俩拿出家里仅有的4万元积蓄,买了一个60多平方米的门市房,将600多平方米的小院平整后当修理“车间”。

农机修理,整天油渍麻花的。好心人劝过张金峰:“金峰啊,你头脑灵活,又有高中毕业的底子,在镇里找个体面点的事做不成问题。你整天埋拉巴汰的,可别找不着对象啊。”

内向的张金锋每次都笑笑,然后腼腆地跟人家道声谢。他在心里一次次跟自己说:“我学的是手艺,凭手艺凭技术赚钱,不丢人。”

在5年多修理农机具的过程中,景西修理部承修最多的要数玉米脱粒机。而且张金锋发现四平等厂家制造的玉米脱粒机维修率特别高。按理说,维修率越高,他的生意应该越好,是件好事。可从张金锋脸上却看不出高兴来,累了一天的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一个深夜,张金锋敲开了同样没睡的父亲的门。

“爸,您能加工农机具,会不会画图?”他进门就问。

“这些年爸做的农机具都是自己下料自己加工,我是先做实物后画图,而且是平面的草图。儿子,这两年你整天半宿半夜不睡觉,在车间里折腾拆卸脱粒机,你是不是想改装玉米脱粒机?”知子莫过父。

“草图也行,爸,咱爷俩试试,改装玉米脱粒机。”张金锋语气坚定。

父亲用同样坚定的口吻回答他:“爸支持你,小子,咱能行。”

2003年阴历5月18,张金锋在妻子生日这天,果断用5.5万元买下了铣床、刨床、钻床、车床等一整套加工的机器设备,在那个简陋的加工车间里,开始了他的机械加工梦。

至今,提起2003年他自己做出来第一台脱粒机时那份无以名状的喜悦时,内敛的张金锋脸上还会挂上一朵红云。

二、精益求精,他独占市场;推陈出新,他立于不败之地;敬业守信,他赢得了客户

一个缺乏思考力的人,注定是一个平庸的人。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一定是个缺乏创造力的人。

张金锋就是凭借自己的执着和专注,从一个农机修理部的学徒,成长为一个设计师。

2008年,中国齐齐哈尔第八届绿色食品博览会的展览馆外彩旗飘飘。

彩旗下,“景西牌”玉米脱粒机列队迎接八方宾客。

第一次打着自己的品牌参加博览会,张金锋和他的父亲很是忐忑。毕竟,和吉林辽宁那些大规模的老企业比,他们的企业只算小作坊。出乎爷俩的意料,绿博会的现场居然签了3台景西自主研发生产的5TY-95型玉米脱粒机。虽然每台只有7500元的小型玉米脱粒机,并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却让张金锋和他的父亲看到了希望。也就是在这次绿博会上,景西农机制造遇见第一个经销商——盛丰源农机经销处。

小农机走进大市场,给张金锋打了一针强心剂。

2009年,张金锋花36万元,购买了一块10000平方米的空地,他要大干一场。

经过两年的摸索实验,张金锋将自己的第一代产品进行了三次成功改进后,于2011年,他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了玉米抛芯机实用型新型专利。拿到专利证书的那一刻,内向的他和妻子胡金莲相拥而泣。那日采访,我笑着问他:“得到专利证书,你就是发明家了。为行家眼里的‘土专家’正名,你当时是不是很激动?”在我的注视下,他眯了一下眼睛,片刻,睁开后的眼眶红红的。他用一贯缓慢的语气回答我:“欣喜当然有,但更多的是十二年自己埋头钻研的那份酸涩。经营企业,远比搞技术更难啊。2013年我们花了360万元购买了3.5万平的原煤建和木材的院子,建了五个标准化生产车间,只厂房和设备我这三年就投入了2000多万。市场竞争这样激烈,玉米价格又遭遇过山车,企业不可能没有压力。”

是啊,哪个成功的背后,不是一把辛酸泪呢。

张金峰不想过多提及苦涩,我也不愿意渲染,顺口说了一句:“就专利这个招牌也够你这个制造厂红火几年的了。”

一直慢条斯理的张金峰听了我的话变得激动起来:“怎么会?多好的产品也都会有缺陷的,不依靠科技,不更新不换代,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紧接着,他一反被动回答我的提问,主动聊起他的产品——

“我们的产品,之所以从2003年生产销售几台,到2006年生产销售100多台,到现在的年销售2000多台,靠的就是产品质量和信誉保证。

现在,我们公司已经有30多项专利产品。每个产品都在同行业里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我们从2011年开始做大型玉米脱粒机,我们最大的机器一小时可以脱粒50吨玉米。不仅速度快,玉米破碎率低,我们机器的故障率在同等产品里也是最低的。要知道,我们仅仅在同样水分的玉米从开始5-6的破碎率到1.8到1.5再到今年的不到1,这一项性能的提高,我们就做了五年的不懈改进。

自从2016年玉米种植整体减少,对我们也是个冲击。及时转型研制新厂品,迫在眉睫。

为了让我们的产品领先市场,我除了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和建议外,每年都带着技术人员到农村场院,深入作业实际,了解掌握机器的各部运转状态,摸清玉米种植不同地域、不同品种,成色优劣,粒型大小,干湿程度,以及玉米穗上料的方式等客观因素对机器兼容性的要求,回来后综合分析,进行改进。这也是我们的产品‘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赶上’的基础。去年,我在齐齐哈尔市人才招聘市场,高薪聘请了机械制图员等技术人才,避免以前图纸不规范,产品质量有偏差的弊端。现在,我们已经拥有包括机械制图和新产品研发在内的25人技术团队,我们2017年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4DS-160型捡拾式粮豆收获机和QBJ-2型粮豆起拔机已经上市。正在研制的免耕播种机,计划明年上市。为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我们公司正研究玉米秸秆颗粒加工乙醇设备及新型能源锅炉项目......”

张金峰的叙述,谈不上滔滔不绝,也不绘声绘色,却有大企业家的范儿。

据我所知,为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在注重产品过硬质量与产品品牌的同时,张金锋特别注重发现、培养和重用技术人才,仅仅依靠勤劳敬业的员工们上下一致的团队精神。几年来,他先后从周边地区吸纳各种专业技术人进公司,现已有中级技术职称的技术员5名,技术工人85名,其他工人100多名。其中包括来自齐齐哈尔市及周边区和乡镇的技术工人40多名。公司为外地员工提供免费的食宿,使得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真正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这些都是采访时他妻子胡金莲带我走进技术研发部时,那些外聘来的技术人员跟我介绍的。

趁着张金锋倒水的空档,我接了一句:“我跟你父亲是文友,听来过你家的文友说,来你家采购产品的销售员,还要给你家送礼呢?”

听我这样说,他笑了。淳朴的脸上,漾着一丝自豪。

“一直以来我们公司都是订单生产的,全国有很多经销商每年只交定金订购我们的产品,却没来过我们企业。经销商之所以不来企业考察就汇订金签合同,完全出于对我们企业的信任。今年5月份,我们公司成立了销售部,为经销商更进一步了解我们企业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让我们开阔眼界,便于更多了解市场、适应市场。至于您说的送礼,的确有不少经销商为了能订购到我们的产品,在生产季之前,就早早上门预定,来时都带着他们当地的土特产。”

“大家都知道,经销商可是企业的上帝呢。上帝给你们‘打进步’仅就这一点来说,你们的产品畅销程度不言而喻了。”我自言自语感慨:“看来,‘靠技术求生存,凭信誉赢发展’,真的算你们的企业精神了。”我由衷地为景西的信誉度点赞。

“不瞒您说,同类产品,景西牌的价位比其他牌子都高挺多。现在许多生产厂家都停产了,而我们景西的产品却是供不应求。我们在国内有近百家经销商,销售网络遍布辽吉黑、内蒙、新疆、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靠的就是我们产品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售后,‘靠品牌占领市场,凭信誉赢得客户’。不是口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信条。”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只有诚实守信,用心做好产品,才能赢得客户,树立品牌,从而赢得市场。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能让社会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工匠的责任。

张金锋,一个民营企业家,担起了这份责任。

三、党建引领,凝聚力量;富而思源,回报社会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的就业,张金锋感觉到管理越来越吃力了。

国家有党的领导,才有方向。一个企业,要是有党的领导,凝聚力就会大大增强。2012年,2008年入党的张金峰跟1975年在齐齐哈尔农机校上学时就入党的父亲探讨成立党支部。私企成立党支部,在小镇里并不多见。当张金锋把想法跟景星镇党委提出来时,得到了镇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12年7月,景西党支部成立了。支部8名党员。时任组织委员的张权提起党支部成立时的情形,仍十分激动:“作为一名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能在自己经营的民营的企业搞党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不是我成为支部委员这个‘官儿’让我高兴,是我由此感受到了我们企业的确是做大做强了,我为我小子自豪。”我能理解,一直把儿子称作小子的父亲,心里的那份满足。

成立党支部五年来,每年都在一线培养发展新党员,现有在职党员10名、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企业紧紧依靠党支部凝聚企业力量,紧紧依靠党员打造企业一流文化与和谐建设的氛围,充分发挥“五带头、五争当”的作用。一是带头建言献策,争当促进发展的先锋。在企业生产中每名党员都积极带头,生产部经理纪云飞就机械组装多次提出建议,得到采纳后果然提高了机械组装的速度,提高了产量。二是带头技术革新,争当攻坚克难的先锋。党员马原野在下料工序中提出用圆盘锯切割型材,改变过去单根切割,采用套料切割,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材料的浪费,年节约30余万元以上。三是带头节能增效,争当坚守岗位的先锋。李井东等一些党员带头开展“节能增效”活动,从党员做起,逐步在职工心中树立“企业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理念,通过党员动员全体职工形成“降成本、挖潜能”意识,制定可行的降成本目标和挖掘潜能奖励机制,年增加效益35万元。四是带头引领示范,争当凝聚员工的先锋。以仓储运输部主任马全为代表的党员,开展“传帮带”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帮扶机制,通过党员带群众、老员工带新员工、技术能手带技术新兵的形式,帮助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使企业保持发展活力。五是带头回馈社会,争当提升形象的先锋。党支部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活动,树立了企业的公众形象。党支部还经常发动党员和家庭生活较富裕的公司员工为公司困难职工捐款。2015年,为困难职工侯超捐款12,000元,助其度过难关。

多年来,景西制造有限公司为企事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提供了工作岗位,还使得周边农村一些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妥善安置,减少了外出务工的人数。几年来先后为近千名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机会。公司每年向国家缴纳税金都近50万元。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治安稳定以及家庭的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张金锋公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爱心超市建设中,公司捐赠2.2万元。在救灾捐款、爱心助学、热心助残、定点扶贫等活动中踊跃参与,慷慨解囊,包括公益事业赞助等项累计捐款20余万元。2016年在精准扶贫活动中,按照景星镇政府的安排,张金锋包扶了两个精准扶贫户,公司还主动承担了精准扶贫户的就业问题。目前,已经有景星村村民冯广东等5户6人在企业工作,每个人年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彻底摆脱了贫困。

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张金锋就是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工匠精神的信仰;以一个工匠带动了一群人,一群工匠带动了一个明星企业;以一个明星企业提升了一座小镇的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

从负债起步的小农机修理部,到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的大企业,张金锋这个小镇的大工匠,实践了追求卓越,打造精品,不断提高,实现独具特色精品的飞跃。愿未来的景西制造,更好服务三农,在向管理上台阶,产品多样化,质量上档次,服务上水平,社会效益高的方向迈进。更期待中国著名商标的“景西牌”,有一天能走出国门,在国外市场唱响“中国制造”!

(黑龙江省龙江县老促会 陈雪梅)

(来源:中国老区网)

(责编:田少星、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