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山东省烟台市城区的烟台山景区内,游人如织。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崔乐驰,对景区内将部分近代建筑群改造为博物馆的做法深表认同。他说:“烟台山景区我10年前来过一次,那时候很多文物建筑上着锁。现在好了,游客能进来看,还有展览可以学习。”近年来,烟台市不断推进文化遗产的活态利用,一方面强化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文旅融合拉近民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
多措并举做好文物基础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宝贵且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年来,着眼于留住城市的根脉,烟台市多措并举,通过加大投入、出台规划等措施,强化对全市文物的基础性保护。
烟台市人民政府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和县(市、区)均成立了由部门负责人、专家等参加的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审议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和重点巡查,确保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切实履职尽责。同时,当地还编制了《烟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烟台市朝阳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烟台市滨海景区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等重点规划,统筹指导文物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烟台市坚持“重大项目实施考古先行”的原则。如今,全市重要工程立项选址前,首先必须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确保文物、遗迹遗址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配合市重点基本建设工程,烟台市开展了莱州东海神庙遗址、蒜园子村西北遗址、庙岛水下文物资源普查等考古工作,平均每年完成考古调查、勘探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
在资金方面,“十二五”以来,烟台市争取文保专项资金达2.13亿元。近3年来,烟台市财政投入文物保护资金8700万元,实施了烟台山建筑群、蓬莱阁、牟氏庄园、嘴子前墓群、丁氏故宅等43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全市国保、省保单位得到及时有效地修缮与保护。
创新融合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社会内涵等,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在烟台,为让文物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当地创新发展路径,通过“文物+旅游”等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比如,烟台市依托全市35处国有、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年均开展各类文物展览、公教活动3000余场,接待观众超100万人次。其中,烟台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馆,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具有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资质的博物馆,成功打造了“烟台历史文化讲堂”“青少年趣味课堂”等活动品牌,每年持续开展“国宝进校园”“国宝进军营”等流动服务活动,切实发挥了文物的公共服务功能。
目前烟台市的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10处已作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占比达45%。其中蓬莱水城及蓬莱阁、烟台山近代建筑群、张裕公司酒窖、牟氏庄园是国家4A级以上景区,也是体验烟台开埠、葡萄酒、胶东民俗等地域文化的重要景区。胶东革命纪念馆作为“胶东党性教育基地烟台山教学区”的主场馆,开放3年多来,先后荣获“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十佳红色景区”等荣誉。
为适应文旅融合新需求,烟台市还依托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策划推出了“仙境海岸·鲜美烟台”“支前精神——无私奉献主题”“铁军精神——胶东子弟兵主题”等红色旅游系列线路,以及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文保力量不足仍是主要短板
与山东其他地市一样,站在新时代的烟台文物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短板,而人员力量的不足是主要方面。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烟台的文物数量众多,仅靠上级财政资金投入难以保障全部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部分县(市、区)文物保护经费保障不到位,全市尚未建立起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工作机制,导致文物保护资金比较紧缺。
上述负责人表示,文物保护机构是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前提。从目前看,烟台的文物保护人员短缺问题突出。如今,烟台市专兼职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仅有268人,文保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仅有78人,不足30%。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迎芳认为,每一座城市都该有自己的建筑风格。这是地方风土人情的直观反映,也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所生活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她说:“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在每一座城市都在想方设法推介本地文旅品牌的当下,城市的人文景观、文化风貌是最能加分的选项。如果不是为了看不同的风景,谁会选择去不同的城市旅游呢?因此,城市特色风貌的打造,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赵迎芳建议,烟台在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做好“传旧”工作,即保护传承好当地的文化遗产,使之与城市的建设紧密结合。(娄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