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红色老区

广西:红色基因代代传 青春校园别样红

2019年12月06日09:37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朱晓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翻开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千千万万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红色江山前赴后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如何使红色基因活起来、传下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西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以“看红色传奇、颂经典台词、讲背后故事、找身边榜样”为主题,在全区高校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从广西的革命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感悟初心使命,涵养家国情怀,砥砺奋斗之志。

盘活红色资源

90多年前,随着第一粒革命火种在梧州点燃,这片燎原之火迅速在整个广西蔓延。从1925年到1949年,八桂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让壮乡儿女骄傲的红色传奇。

红色基因植根于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这片土地,传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动书写的伟大事业。为了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珍贵的红色史料,广西历时3年打造了一部20集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红色传奇》,以“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职责使命”为主旨,生动记录了从广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到广西全境解放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广西借势发力,将这部红色史诗推向高校,邀请《红色传奇》事件亲历者或者后人、当地党史专家等走进校园,与广大师生“面对面”。

柳州是广西的工业中心。1949年,败局已定的国民党桂系逃离柳州前,命令专人用40吨炸药,摧毁柳州电厂以及其他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把一个完整的柳州交给新中国,柳州地下党与国民党残部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10月中旬,《红色传奇》进高校系列活动走进柳州,举办广西科技大学专场分享会,原中共柳州地下党员、柳州电厂护厂斗争亲历者麦超带领大学生们重拾红色记忆。

“我今天来很高兴,看到年轻一代现在生活得很幸福。我祝你们学习进步,把红色精神一代代地传下去、发扬光大,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而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已步入耄耋之年的麦超动情地说。

这番祝福和叮嘱,令不少大学生都红了眼眶。“来之前我觉得这个活动挺无聊的,没想到我坐在倒数第二排都看进去了,全程没有玩手机,不自觉地融入了现场气氛中,特别是麦爷爷的那段话,我和身边的同学都流泪了。”广西科技大学大二学生韦林林感慨道。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首场分享会上,一张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的革命烈士证书,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这张沉甸甸的革命烈士证书,属于广西早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全国工人运动重要骨干谭寿林。

1925年,上级党组织派谭寿林回到家乡广西梧州开展工作。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谭寿林从无到有发展了30多个工会组织,成员达1万多人。

“从我懂事开始,父亲就经常跟我提起我的太爷爷。太爷爷因叛徒告密被抓捕入狱,为了让他说出党的机密,敌人各种酷刑都用上了,太爷爷始终没有透露一个字。他用血淋淋的脚在地上写了一个鲜红的人字,牺牲时年仅35岁。”谭寿林的曾孙女谭宇华眼里含着泪。

“以前就知道广西发生过百色起义、湘江战役,真没想到这些红色故事离我这么近。”“原来家乡曾经出过这么多英雄,新一代的八桂学子不能输!”……广西人自己的红色传奇,令学子们深受震撼。

自治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自治区远程办主任陈川表示,广西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但很多红色故事鲜为人知,甚至尘封已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些红色故事挖出来、讲述好,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青年学子,让他们从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斗精神。

讲好红色故事

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留住红色记忆,故事是最鲜活的载体。

湘江战役中,为了减轻中央红军西进的压力,三十四师被敌人截断后牺牲自己往回突围,师长陈树湘不幸受伤被俘。在敌人的担架上,陈树湘毅然掏出肠子,用牙咬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942年,使用酷刑无效后,国民党特务故意“释放”苏蔓、罗文坤、张海萍三名共产党员,企图诱捕前来接头的地下党员。在被严密监控无法向外传递信息的险恶形势下,苏蔓三人以集体自缢的行动,用生命向党组织报信。

……

“有血有肉”“细节真实”——这是分享会结束后,大学生们给出的最多评价。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何运森直言:“年轻人需要了解历史,需要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与付出。填鸭式的‘假大空’并不能带来触动与思考,我期待这样有血有肉的红色故事很久了!”

讲述红色故事简单,讲好却并不容易。

1940年,组工干部黄彰和妻子一起收养了战友的孩子。一年之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黄彰不得不与孩子分离。四年后,黄彰被敌人逮捕杀害。这个意志坚定的革命者最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如何讲好他的故事?

在广西师范大学专场分享会上,师生们从黄彰与女儿分别时留在照片背后的诗文入手,自导自演了一出情景剧,并配以诗歌朗诵。

“我愿,她的性质上,如松柏一样,

不怕烈日,不怕风霜,不怕野蛮横暴的倒退势力!

我愿,她的表现上,如松柏一样,

为绿不凋,为青不老,为真理实现而百折不挠……”

透过情景剧表演和这首《忠诚之歌》,在场的大学生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以及一个共产党员追求真理的坚定意志。观众席里,许多大学生默默抹泪。

“我以前从未了解过黄彰烈士的事迹,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人。但是,现在我深深地感觉到他真切地活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大学生石凤琼说。

英雄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青年一代应该如何讲好红色故事,实现从聆听者到传播者的转变。分享会期间,不少专家学者现场支招。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广西党的建设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靳书君认为,方法、技巧是细枝末节,真正重要的是讲故事的人自己心里红亮,才能与听众心心相连、心心相通。

“真实是个锥子,一扎都出血。红色故事来不得半点虚构,唯有真实,才有生命。”广西文化名人、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胡红一强调真实性。要以真实吸引人,以情节打动人,以细节感化人,以精神鼓舞人。

拓展思政课堂

分享会前,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化长廊、了解“红色传奇”系列衍生文创产品;分享会上,唱响红歌,聆听红色故事;分享会后,参与“我是红人”故事线索征集活动、《红色经典诵读》阅读活动、《我的红色记忆》摄影活动……

如果说《红色传奇》纪录片“盘活”了广西本土红色资源的话,《红色传奇》进高校系列活动则进一步“用活”并“激活”了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拓展延伸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在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署钦教授看来,这一系列活动使大学思政课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不仅内容变得“有厚度”“有宽度”,而且学生“都爱听”“真相信”。

分享会结束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二学生温智昊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查阅相关资料,为线上参与《红色经典诵读》阅读活动做准备。“分享会在我们心里点燃了一把火,班上很多同学都参与了《红色经典诵读》阅读活动,我自己录了一个单人的,计划再挑一个作品跟同学合作双人版。”温智昊说。

除了查阅资料,温智昊还利用假期参观了桂林市多个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作为北方人的温智昊,刚到桂林求学时只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如今则感叹“桂林的一山一水,都有着道不尽的红色记忆”。

每一场高质量的分享,每一个隽永的红色故事,都如同一粒粒种子,在八桂学子的心底生根发芽。

“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梦是多姿多彩的,红色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要成为主色调,《红色传奇》进高校的现实意义,就是渲染了这个主色调。”贺州学院党委书记梁丁丁表示。

眼下,贺州学院正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我讲革命先烈故事”活动。从班级到学院,一个个蕴藏着红色基因的故事,在学生们的讲述中,逐渐生动起来、丰满起来,传递出蓬勃的力量。

截至11月中旬,广西45所区管高校已全覆盖开展了《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其中,分享会活动累计举办90场(次),45000多名师生现场参加,200多万人观看网络直播;开展《红色传奇》影片观摩活动和相关学习会、交流会、培训会累计7095场次,参与师生10万余人;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政教育文化长廊展示活动,组织参观学习607场(次),参与师生12万余人;开展《我的红色记忆》主题摄影比赛,参与人数10万多人次;线上同步开展“我是红人”红色故事线索征集活动,收集到红色故事线索202条,续拍《红色传奇》有了活水源头……

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就要把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年轻人的心中,让红色坐标牢牢锚定青年人的前进方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需要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身处的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关键的时代,广大青年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中,更重要的是把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变成行动。

(责编:程宏毅、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