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09:05 来源:浙江日报
本报10月23日综合消息 (记者 翁浩浩 吕玥 于山 中国义乌网记者 龚望平 蒋守洋 龚书弘) 一位勇敢的改革者走了,但他催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实事求是、勇于担当作为的精神将永驻人心。
10月23日下午,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改革先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谢高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3日14时去世,享年88岁。当天15时许,记者分别致电谢高华的家人和前同事证实了这一消息。晚上,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发布的讣告中说,遵照谢高华同志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得知谢高华去世的消息,他生前工作过的义乌、衢州等地干部群众深感悲痛,久久难以释怀。大家表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书记”的精神,敢于担当作为,在新时代为改革创新贡献更多力量。
1931年11月,谢高华出生于衢州,曾担任义乌县委书记、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谢高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今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谢高华成为了全国300名“最美奋斗者”之一。
从贫瘠小县到“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义乌的发展堪称传奇。这场变局的开端,与谢高华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初期,他坚持群众需求就是第一导向,打破条条框框,以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担当,毅然拍板给路边摊市场“开绿灯”,果断提出“四个允许”的政策,首创“兴商建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带领全县干部勇敢坚持、积极作为、精心培育,从而催生了义乌这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
面对各种赞美之词,谢高华却说:“义乌市场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义乌人民创造出来的,它凝结着历届义乌党委、政府精心培育的心血。”至今,谢高华在义乌没有一处房产,没有一间商铺,也未持有任何义乌企业的股票。就连有一次在上海工作的孙女想到义乌考察市场,他也一再叮嘱,不准打着自己的旗号在义乌谋便利。
10月23日18时许,记者见到义乌小商品市场第一代经营户冯爱倩时,她已哭红了双眼,家人在一旁不停地安慰。当天下午,得知谢高华正在医院抢救,她赶紧叫家人安排车辆想去探望,可还没来得及出发,就被告知“谢老走了”。那一刻,她的泪水止不住往外流。
“快40年了,我们义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这位为义乌市场‘开天辟地’的好干部。”冯爱倩激动地说,“我们做人做事要低调”“我是人民的儿子,做人不能忘本”“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要多干事去回馈社会,不要忘了初心”,“老哥”谢高华对她说的这三句话,她一直牢记心头。
37年前,摆地摊的冯爱倩曾因在县委机关大院外当街拦住谢高华诉苦而出名。“有人说,如果当年我没有这么做,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其实,义乌市场能够在全国率先开放,应该感谢当时谢书记的敢于担当和为民情怀,而我只是义乌市场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直接受益者之一。”冯爱倩说,最近,她在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旧址公园又租下一个摊位,打算重新摆摊经营,“不为别的,就为‘老哥’对我说的那句:不要忘了那份创业的初心。”
的确,人们不会忘记,1982年9月,义乌县委作出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并由义乌县政府发出通告。这是全国第一份明确认同农民商贩和专业市场合法化的政府文件。
噩耗传来,《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一书的作者之一何恃坚无比悲痛和惋惜。他告诉记者,他曾亲眼目睹谢高华受邀回到义乌、市民们自发赶到高速路口迎接的热烈场景,感动之余,他开始去了解这份“民意”背后的情感,并萌发了为谢高华写书的念头。前段时间,衢州、金华等地多部门组织了学习传承谢高华精神的活动,他多次参与,每次聆听大家分享与谢高华有关的故事都会再次为之动容。“谢老虽然离开了,但传承好他的坚定信仰、民本情怀、创新担当,义乌才能始终勇立潮头。”何恃坚说。
谢高华曾担任衢州市乌溪江引水工程总指挥,这项造福金衢两地的水利工程,建成后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没有乌引工程,我们不可能种那么多地。”水稻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的龙游县种粮大户董红专说,整个龙游南部的水田几乎都是由乌引工程灌溉的,“听到谢老去世的消息非常难过,我们很感激他,种水稻的人不会忘记引水人!”
“真的非常突然!”在谢高华的老家——衢州市衢江区横路办事处贺邵溪村,村党支部书记傅诚听闻噩耗后不敢相信。“谢老为我们村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建议,他一再叮嘱,农村要加快发展,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农闲旅游。说起谢老,村里人都竖大拇指。”他哽咽着说。
长期研究义乌专业市场发展、曾在义乌市委改革办挂职的省委党校副研究员杨志文对谢高华十分了解。他评价,谢高华始终心怀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谢高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胆探索、敢为人先,义无反顾地闯、坚定不移地干,带领人民群众将更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基层党员干部唯有如此,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才能得到历史和人民的肯定。”杨志文说。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