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一支笔书写的“中国制造”大文章——小故事里的大情怀之一

2019年10月14日13:5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一支笔书写的“中国制造”大文章——小故事里的大情怀之一

一支笔书写的“中国制造”大文章——小故事里的大情怀之一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题:一支笔书写的“中国制造”大文章——小故事里的大情怀之一

新华社记者赵东辉、魏飚

小小一支笔,内藏大乾坤。从笔尖用钢的攻坚研发、制笔企业的迭代,到修笔师淡出历史舞台、私人订制笔方兴未艾,这恰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注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制造业的重要作用、重要地位,明确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山西、上海、甘肃等地围绕“一支笔”采访发现,小小一支笔的发展沿革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大文章”。

小小笔尖之问

如何生产出一只小小笔尖?有人会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而从事了30年研发工作的太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却曾经日夜难眠。小小笔尖“攻坚”太难。

使用圆珠笔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笔尖球珠脱落、漏墨;书写字迹断断续续……这些状况与笔尖上卡住球珠的球座体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球珠座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既要和球珠恰到好处地贴合,又要保证书写流畅,还不能漏墨。笔尖内部就更复杂了,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

犯难的不仅仅是王辉绵,在2016年以前,中国有约3000家制笔企业、20多万从业人员,生产的三四百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却全部依赖进口。“制笔大国为什么产不出属于自己的小小笔尖?”——“笔尖之问”曾一度拷问着中国制造的水平。

为了给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尖”,我国在2011年开启了重点技术攻关。王辉绵所在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和制笔企业一起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对研发人员来说,找到特殊微量元素的最佳配比和精准添加是打开笔尖钢研发成功之门的“钥匙”。在没有任何可借鉴资料的条件下,找到最完美的配方堪比“大海捞针”。

为了找到国外守口如瓶的保密配方,王辉绵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上百次实验,不断积累数据,调整参数和设计工艺。为了小小笔尖能写上“中国制造”,研发人员在一轮又一轮的攻坚中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笔尖用不锈钢材料的易切削性、耐锈蚀性、性能稳定性等工艺难题被一一破解。

历经五年的实验和积累,2016年9月,太钢宣布成功研发出可供市场的笔尖钢材料。太钢的笔尖钢投入市场后,国外笔尖钢价格应声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太钢生产的笔尖钢市场需求和市场占有率均直线上升。

创新还未结束。眼下,太钢研发的新一代环保型笔尖用不锈钢已经批量生产。王辉绵说:“这次我们与国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勾勒出崭新市场

要靠“专精尖”打开天地,更要灵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电子化已成为办公生活常态,传统文具正在远去。但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靠着一支笔却做成了80多亿元的大生意。

太原市晋源区吴家堡小区附近的一所小学,每天上学前、放学后,学校门口的晨光文具专卖店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内,挤满了选购文具的家长和学生。像这样的晨光文具专卖店遍布全国,有7万多家,几乎每个学校周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10多年来,晨光文具营收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2018年总营收更是超过85亿元,同比增长34%。

“文具行业未来的增长更多源于产品和消费升级,未来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晨光文具总裁陈湖雄说。

今年夏天,晨光推出一款防手部疲劳、中指磨茧、手心出汗的“小毛刷”中性笔。上线6周,电商销售量就超过100万支,成了一款“网红”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破除无效供给,培育创新动能,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小小一支笔,创意万万千。“悦写缓冲”中性笔,在笔中加入前置缓冲弹簧结构,有效减轻书写疲劳;“速干”系列笔,让学生做作业时告别“小黑手”、纸面更干净;针对年轻人喜爱的动漫潮流元素,让文具集文化、趣味、实用于一身……笔已不再是一件冷冰冰的产品。

如今,晨光文具的产品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营销团队和合作伙伴遍布全球。陈湖雄说,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中,晨光文具正在考虑加速国际化布局。

春江水暖鸭先知。新生代的设计员们已经有了共识: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传统文具企业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挖掘新的消费需求,才能适应消费升级的趋势。

“一支笔”能写下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变的是蒸蒸日上的创新气质。

旧的退场,新的登台,小小一支笔也能上演更迭大戏。谈到钢笔修理师,或许一些人都不知道这个行当。

过去,在甘肃省兰州市街头,不费周折就能找到一位修笔师。如今,找一位能修理钢笔的师傅,堪比“大海捞针”。连日来,记者走遍了兰州市学校周边、文具商店,只找到了一位改行的修笔匠人。

50岁的蒋三在兰州市永昌路夜市有个摊位。三十年前,他曾与远房舅舅、钢笔修理师王有福一起修钢笔。如今,他改行做配钥匙营生。

2000年以后,修笔匠行业曾门庭若市的盛况不复存在。圆珠笔、中性笔等书写工具越来越方便,计算机办公、网络聊天软件逐步普及,钢笔写字从一种“刚需”变成一种兴趣爱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修笔师淡出的同时,私人订制、个性化笔产品却正在兴起。

现在,网购平台有很多私人订制笔产品,商家可以根据购买者需求,在笔上刻上成语、姓名。一位专营订制笔的淘宝卖家,一个月的销量就有1480单。仅一款售价198元的订制钢笔月销售量就过百份。每到毕业季,一些大学毕业生收到的颇有情怀的毕业礼就是一支印有学号的订制钢笔。

这些订制品的背后,是一条条由电脑精准控制,能满足个性化生产需求的智能的生产线。而随着技术融合不断发展,感温、识字、拍照等越来越多的新功能也开始向小小一支笔上聚集。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要求或品味的不断提高,一个能满足大规模个性化订制需求的时代并不遥远。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一支笔”能写下的故事将更加精彩。(参与记者:何欣荣、王朋、龚雯、王君璐)

(责编:王珂园、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