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霞
2019年08月20日09:52 来源: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想真正在基层有所作为,就必须学会借力借势,走出统筹资源、凝聚合力的自我发展之路。广西贺州市远程办创新工作理念、开拓工作思维,自2013年7月以来,紧密把握贺州市委组织部与贺州学院开展“市校合作”的有利契机,与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了“基地共建、论坛共办、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工作模式,既为贺州学院莘莘学子的实习实践、就业创业提供了腾飞的翅膀和翱翔的空间,又破解了贺州市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人才紧缺的顽疾,看似简单的“合作”二字,却真正实现了“共赢”。时间荏苒,当2018年5月首签协议到期之际,双方共同盘点收获、商讨愿景,并续签了合作协议,贺州市远程办的“合作”之路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走向光明的远方。
“三位一体”,共建共享促交流
正如鸟儿有了立足之地方能起飞,想让合作真正好发力、发好力,就必须做好平台建设。贺州市远程办与贺州学院在合作共建过程中,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考虑各种现实条件因素,逐步搭建起了“基地”“论坛”“梦工场”等三个合作平台,“三位一体”的平台体系有效实现了双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
实习实训基地练手又练兵。贺州市远程办将全市远教系统作为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的大学生毕业实习基地,每年定期接收该学院新闻传媒专业的大学生到远教制片一线进行就业实习,既提高了该学院大学生的实际动手制片能力,又为远教制片工作客观上补充了一定的专业力量,还为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选拔人才搭建了平台。七年来,全市远教系统共接收了90多名贺州学院的优秀大学生实习实训。
影视编导论坛健脑又开智。由贺州市远程办牵头,整合了全市广电系统、贺州学院、本土影视文化公司、摄影家协会等各方面的专家师资,在市远程办或贺州学院开设了影视编导论坛,围绕时代主题“坐而论道”,借以提高全市远程教育系统工作人员的制片能力和贺州学院大学生的创作能力。七年来,论坛以摄影摄像、纪录片、微电影、宣教片等为主题共开设15期,参加论坛人数达300多人次。
党建融媒体梦工场筑梦圆梦。贺州市远程办依托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贺州学院打造了一个融策、采、编、发于一体的党建融媒体节目制作中心,从而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全媒体人才队伍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同时也为贺州市智慧党建“一云三中心”生产制作质量过硬、数量充足的节目。
“两培两定”,边育边引揽人才
正所谓人是第一要素。贺州市远程办的“合作”之路,关键也在于人,着眼于人才培养、立足于推进工作。基于此,贺州市远程办出台了“两培两定”制度,“两培”即见习培养、定向培养,“两定”即定专项编制、定专项经费,从制度基础上保证了人才如源头活水般流之不断。
“两培”旨在从源头抓好专业人才建设。贺州市远程办每年从贺州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到贺州市远程教育系统进行半年以上的见习,让这些年轻人在实践中逐渐熟悉和掌握远程教育业务知识,特别是教学资源开发的基础知识,重在基础理论培养。见习期满后经过考核,再将他们纳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源头库管理。这就是见习培养。在见习培养的基础上,贺州市远程办再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源头库中择优选拔一批大学生到全市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让他们尽快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拍摄、制作等专业技能,重在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迅速成长为行家里手。
“两定”旨在从保障上来解决人才培养的“瓶颈”。定专项编制,是用来解决人才引进受编制制约的问题。由于受编制和统考招录等“门坎”的限制与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难以引进。针对这一问题,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从全市人才专项编制中拿出一定比例面向贺州学院进行定向招录。定专项经费,是用来解决人才培养经费紧缺的问题。为解决贺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见习培养、实习培养经费问题,贺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把定向培养远程教育系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所需经费统一纳入全市人才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把人才培养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每年核拨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由组织部门专户储存、统盘考虑、统筹安排,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经费紧缺的问题。截至目前,到全市远教系统进行见习的大学生共75名,参与毕业实习的大学生共92名,通过专项编制累计招录贺州学院毕业生57人。
“一制一化” 互融互通促双赢
任何一项举措,没有相应的机制来作为保障,是很难落在实处的。贺州市远程办为了让合作能产出“真金实银”,实现共赢,制定了导师制、毕业实习项目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让“合作”转化效果来个实打实。
导师制全程“负责到底”。贺州市远程办无论是见习还是实习,均为每名学生安排了指导老师,从思想教育、采编技能、新闻写作能力、就业辅导等多个方面全程跟踪培养,使他们在专业能力上得到有效锻炼,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有效提高,在就业创业上得到更多机会。远教干部还受邀担任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生的校外导师,主要围绕学生的专业思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就业创业等方面,对指定学生大学四年进行全程引导,使学生能够有方向、有选择、高效率地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2017年至今,远教干部指导帮带学生达33人。
毕业实习项目化“包教包会”。贺州市远程办结合工作重点和实习生的专业特点,把提高实习生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作为实习工作的第一任务,确保大学生实习结束后学会策划、拍摄、撰稿、编辑等专业技术,能够独立制片。因此,贺州市远程办每年结合党员教育制片需要和大学生毕业设计要求来设置毕业实习项目,大学生围绕项目开展实习活动,让远教干部在完成实习指导的同时也完成了制片任务,大学生在完成实习任务时同步完成毕业设计,可谓“一举多得”。如2018年实习项目为“我的扶贫故事”电视散文,11名实习生作为主创,从策划到剪辑全程参与,毕业答辩时作品普遍评价较高,且有两部作品被评为优秀毕业作品。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委组织部)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