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江西:红色故事永流传 革命老区焕发新姿态

2019年07月30日15: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7月30日电   (扶婧颖)1927年8月,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省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在江西省于都县集结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路……江西,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从这里诞生,也从这里传承。近日,记者来到这片红色热土,聆听讲一个个红色故事,回顾一段段革命历史。

不忘初心,铭记历史 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中人流如织。虽不是周末,但仍有大批观众自发地来纪念馆参观学习,感受当年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纪念馆讲解员林彦平告诉记者,从2008年1月开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提出了“免费不免票,服务不打折”的理念,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年均接待200万余人次。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的朱德在南昌起义时用过的手枪 (扶婧颖摄)

在纪念馆内,一群手拿纸笔的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15岁的叶文彬告诉记者,他今年刚初三毕业,此次是和班上同学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记者注意到,叶文彬手中拿的是纪念馆的参观导学案。导学案中列出了十几道与南昌八一起义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们在纪念馆中寻找答案。当被问到从课本中学习这段历史和在纪念馆参观有什么区别时,叶文彬回答道:“当然不一样,这些知识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但上课的时候不知道有这么多细节,没有那么深刻的切身体会。这次自己来到纪念馆,可以了解到一些课本上不知道的知识,更详细,也更真实,可以加深印象。”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慎德书屋,看望6位革命烈士后代和先进人物代表时曾说道。在江西,传唱最广的就是英雄们的红色故事。

八角楼 (扶婧颖摄)

在井冈山茅坪,有一座两层的楼房,因屋内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被当地居民称为八角楼。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在此处居住和办公。为保障毛泽东的安全,通向毛泽东房间的楼梯和房间的窗户都是可以移动的。“毛主席进入二楼房间后,警卫员就会将梯子移走。如果遇到危险,毛主席也可以将窗户推开,从窗户离开。”讲解员介绍道。

在毛泽东的房间里,有一盏清油灯,它记录着一个动人故事。当时,由于井冈山被封锁,部队所用的粮米油盐、服装弹药日见短缺。根据地用油十分紧张,部队煮菜、点灯又都少不了油,油成了稀缺的宝贝。为此,全军规定各连(直至营团机关)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在不办公时,即应熄灭。毛泽东晚上经常办公到深夜,为了节省用油,他只点一根灯芯。警卫员担心他的视力,每到天黑就点亮三根灯芯,可毛泽东一进房,就悄悄挑灭两根。就是在这一根灯芯的微弱光亮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在江西于都,红军的故事也被代代相传。于都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有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于都儿女敬仰红军,为协助红军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红军后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肖婷婷介绍,当年八万六千多红军战士在于都休整、补充近半个月,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送走了最后一个青年,贡献了最后一粒口粮,拿出了最后一块银元,捐献了最后一块木板。

于都百姓协助红军渡江架桥场景 (扶婧颖摄)

长征前夕,为响应中央“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一万余名于都儿女在两次突击扩红中参加红军,先后组成了八个补充团,补充到红军队伍中。说起于都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肖婷婷感慨万分:“当时为了协助红军渡江架桥,沿岸的乡亲们纷纷拿出了家里的木材、门板,一位姓曾的老大爷甚至把自己百年后准备的棺材木都送来了。”1934年10月,八万六千多人的大部队从于都出发,于都人民封锁消息,致使敌谍报机关长达半个月之久仍不知红军主力去向。

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革命精神指引脱贫致富

如今,革命精神的力量正指引着江西儿女脱贫致富,建设美丽江西。

在百万人口大县于都,由于受战争创伤、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于都长期处于欠发达、后发展阶段,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于都致力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2012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于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生动力、发展基础、承载能力、造血功能都实现了质的提升和跨越。2012年底至2018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从240477人减少至42879人,贫困发生率从27.94%降至4.73%,走出了一条具有于都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在井冈山,巍巍井冈如今不仅是红色摇篮,更是绿色家园。近年来,每年都有上百万游客来到井冈山,既带动了当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创业新思路。种黄桃、植红茶、改竹林、制竹酒、开农家乐……井冈山神山村村民以产业带动脱贫,走上致富道路。

此外,“井冈山精神”也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动力源泉。井冈山采用宣讲“井冈山精神”和宣传扶贫政策结合起来的方式,通过在田间地头上党课、夜访贫困户、开设“红色讲习所”等讲清群众关心的扶贫政策,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主体意识,使脱贫致富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成为全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井冈山用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推进精准脱贫的做法,被评为2017年中国改革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在南昌,十多年的时间里,红谷滩新区拔地而起,从一片荒滩变成了现代化大都市。近年来,红谷滩新区以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排头兵为目标,聚焦省市行政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创新中心“五个中心”建设,实现了产城融合、产融结合的跨越迈进。

除了以红色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金融领域也是红谷滩新区的重点发展领域。如今的红谷滩新区汇集了近千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形成了传统金融集聚区、新兴金融集聚区和金融配套服务区三位一体的金融业态空间布局。

“正是一代一代的红谷滩人不忘初心,传承革命精神,吃苦耐劳,才使得红谷滩建设一步步推进。红谷滩是展示江西省现代都市风采的标志性城区,也是展示省市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经济发展信息局局长威珊茹谈起红谷滩新区的发展很是自豪。

更多报道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 40年变革树旗帜

河南兰考:一棵泡桐映初心 “焦裕禄精神”领发展

浙江嘉兴:“红船精神”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生命力

(责编:扶婧颖、李源)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