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新中国发展面对面》

深情回望七十年——读《新中国发展面对面》

朱永刚

2019年07月24日10:3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深情回望七十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擘画了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华彩乐章,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

70年过去,深情回望新中国发展的伟大历程,深入总结新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深刻认识新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既是全党全国人民深入了解新中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中国是怎样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未来为什么前景可期的必然之举,更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内在要求。学习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从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多个维度,以通俗理论、新闻视角、文学笔触,大跨度、多角度呈现了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时代意义。

理论维度

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砥砺奋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步入发展进步的新纪元。但是,山河重整,百废待兴,在“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如同攀登一座人迹罕至的高山,没有任何先例可循。70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江河奔涌之势一路向前,成就甚为辉煌,经验弥足珍贵。《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启迪读者,从中国理论维度审视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进而读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史,读懂新中国70年的辉煌发展史,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把金钥匙。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试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当今世界正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国与国相互依存、普遍交往,人类历史真正向世界历史演进,这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科学预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至今依然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思想高峰。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旗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以其人民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一边、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跨越阿尔卑斯山脉、飞跃英吉利海峡,之所以产生于19世纪并没有停留于19世纪,而是发展于20世纪,并成功走向21世纪,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正像《新中国发展面对面》所回答的“中国老百姓日子怎样越过越红火”,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建党98年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才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宣告,使得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70年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高峰还是低谷,马克思主义总能帮助我们擦亮眼睛,指引我们穿越历史迷雾,不断走向胜利。

道路维度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改变命运。革命战争时期,党和人民做出各种牺牲、付出沉重代价,成功探索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从“进行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巨大转化。70年来,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越来越接近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这么好?《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的妙喻,从三个层面形象地道出了其中真谛。

中国道路从何而来?正如著者所言,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从170多年中国近现代史、90多年中国共产党史、70年新中国发展史的历史纵深中,读者可以清醒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遭受深重苦难,用鲜血和生命、智慧和汗水换来的苦难辉煌之路,也是在过去100多年间对各种主义和思潮反复进行比较和尝试,诸路皆走不通的困境中选择的一条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的发展之路、富强之路,更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社会主义500多年的演进历史中孕育出来的一条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繁荣发展的正确道路。

中国道路究竟是何道路?有着怎样的时代内涵,回答了何种时代课题?《新中国发展面对面》首先从回应质疑和曲解谈起。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上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议论和研究也多了起来,赞扬学习者有之,质疑曲解者亦有之。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条道路,不仅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根中华大地的实践道路,而且是依靠马克思主义指引方向、穿破迷雾、揭示规律、统一行动,不断胜利前进的理论创新之路,更是以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保证,以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底蕴的走向现代化之路。

中国道路到底好在哪里?《新中国发展面对面》给予了准确解读阐释,好就好在民主和集中的统一。民主能够集思广益,集中可以统一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团结一致、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好就好在目标和路径的统一。譬如,在著者看来,党的十九大既为未来30多年制定了长远的战略目标,又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发展作出具体部署,从而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脉相承又一以贯之。好就好在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萃取中国历史传统之精华,使党和人民之根脉得以延续,又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好就好在它既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党的维度

70年前,旧中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历经苦难、满目疮痍,积贫积弱、一穷二白;70年过去,新中国早已旧貌换新颜,到处绿水青山,更展复兴曙光。70年前,旧中国百姓命运多舛、颠沛流离,饥寒交迫、水深火热;70年过去,中国人民早已扬眉吐气、自信满怀,生活幸福安康、事业蒸蒸日上。“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国70年为什么能发生沧桑巨变?新中国为何能创造出“当惊世界殊”的经济发展奇迹?中国为什么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未来为什么那样前景可期?

归结一点,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面貌和命运发生了深刻改变。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实践者、创新者,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发展者、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70年来,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越来越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事实上,无论是从理论的维度看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还是从道路的维度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关键都在于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生动诠释。使读者对这一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始终牢记政治初心和执政使命,经得起历史和时代考验的百年大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更深切的敬仰。70年前,前往北平。启程前夜,毛泽东久久不能入睡,站在窗前眺望夜空,想着我们党决不能重演李自成进北京的历史悲剧,决心“考个好成绩”。70年来,赓续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意志品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在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的同时,深入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愈益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七十年波澜壮阔,九万里风鹏正举。新时代,新中国!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经过70年持续努力,新中国已经站到了新的更高起点。回望过去,辉煌中国的伟大成就已经彪炳史册;展望未来,锦绣中华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从历史深处走来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必将风雨无阻、勇往直前,最终抵达民族复兴的梦想彼岸。

(朱永刚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王珂园、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