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辽宁《党支部书记》

陈秀艳:太平山村的“当家人”

2019年07月24日09:01    来源:党支部书记

“我们的村部好找吧,从入村那条主路一直走就能看见,院里飘着彩旗,很显眼的。”看到记者走进太平山村的村部,一位当家人模样的女同志大声地招呼着。太平山村位于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记者眼前的这位“当家人”,就是带领太平山村百姓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党总支书记陈秀艳。

辛苦付出为“太平”

2000年,陈秀艳当选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她接手的太平山村是个烫手的山芋,村里外债累累,多年的欠款高达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那时,陈秀艳就住在村部,村部是20世纪70年代盖的老瓦房,床是用铁丝绑着木条搭的,书桌的四条腿长短不一。这一住就是五年,陈秀艳从没说过一声苦。

回忆起太平山村以前的模样,村会计王纯钢皱着眉头说:“以前太平山村的环境太差了。”当时,村里没有一条水泥硬化路,村民走在“羊肠土路”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遇到大暴雨的时候,村民全都穿着雨靴出门,小孩都要背在身上。村道两边到处是鸡舍、鸭舍、猪圈、旱厕等。村道两侧的排水沟被垃圾填满,苍蝇蚊子到处飞。环境差,村民的日子也过得不如意。

陈秀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得出的结论是:要想改变环境,就得先修路。经多方沟通协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的砂石路动工了。从此,陈秀艳一心扑在修路上,几乎天天都在施工现场,积极协调和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村里的党员、群众看到她的辛苦付出,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党员出钱给村里买筑路材料与工具,有的党员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陈秀艳以身作则,走在前面,带领太平山村的党员干部修建了户户通的砂石路,2008年,砂石路翻新成了柏油路。陈秀艳兴奋地告诉记者:“你来的时候走的是进村的主干道,现在太平山村四通八达,去哪里都很方便。”

在陈秀艳的带领下,100盏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村道两侧的排水沟用水泥砌得干净整洁,各家各户的柴草都收进院子里。太平山村的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近20年来,陈秀艳为了太平山村流过汗也落过泪。为了能还清村里的外债,陈秀艳把自家的饭店租给村里,说是“租”,可她却一分钱租金都不收。饭店的服务员是村里的妇女,厨师、小工等工作,只要有符合村里人的岗位,陈秀艳都优先考虑。饭店靠近高速公路口,凭借着地理位置的优势,每当有旅游团大巴经过时,陈秀艳都想尽办法留住他们。那段时间,陈秀艳每天从早忙到晚,腿累得肿了,嗓子也喊哑了。丈夫劝她不要这样操劳,可她却说一定要当好太平山村这个“家”。凭着陈秀艳这股不要命的精神,太平山村的外债还清了,村民都开始有积蓄了。

村里的党员干部把陈秀艳当成榜样,为村里办事,从不叫一声苦、不要一分钱。陈秀艳说:“太平山村的党员是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

“因人制宜”共致富

“村里后山上种的茄子‘黑又亮’,生吃都很甜,蒸熟了配上农家酱吃起来更香。”“我们村的茄子不愁卖,批发商都抢着要,最近几天批发价从1.8元一斤涨到2.5元一斤。”提起村里的“黑又亮”茄子,陈秀艳激动地站起来,指着窗外山上的一片土地告诉记者,第二茬茄子马上就要成熟了,大部分已经被预订出去了。

“黑又亮”茄子是太平山村的金字招牌,也让太平山村的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种植茄子的成本低,收益却很高。一亩地种玉米只能有500元收益,而种茄子能收入近万元。看中这个发展机遇,陈秀艳与村干部积极谋划,准备大展拳脚。开始,很多村民反对:“种了一辈子的玉米,要改种茄子,万一收成不好怎么办?”陈秀艳理解村民的顾虑,率先种起了茄子。每天清晨她都去茄子地里转一圈,施肥、驱虫,给茄子蒙上塑料布,陈秀艳亲自动手,样样不落。功夫不负有心人,茄子长得黑又亮,村民也吃了颗定心丸。

村民种“黑又亮”茄子的劲头足,村里的闲人少了,家家户户每天都很忙碌,村里一派红火的样子。为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年,陈秀艳向柳树镇政府申请到了资金,在村里建起三栋高标准的大棚,大棚里栽培上了鲜蘑。2018年春节前鲜蘑成熟后批发价一度高达4.5元/斤,平日里保持在2.5元/斤,收益很好。2018年,太平山村得到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共投入250万元加盖了10栋大棚。村民可以通过合作社承包大棚,每个大棚承包费1万元,也可以用土地入股,将土地的租金投入到合作社中来获得分红。当时,有村民私下里找到陈秀艳,想以更优惠的价格承包大棚,被她义正词严地拒绝了。陈秀艳说:“我们村无论大事小情都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太平山村大到承包项目,小到买一支笔,每笔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

对于没有能力承包大棚的村民,陈秀艳就安排他们到大棚去做工,按照农活儿的轻重,工钱各有不同。年轻力壮的村民可以捆麻绳、蒙塑料布,每小时12元;年老体弱的村民就摘蘑菇、摘茄子,每小时8元。在太平山村的村民“因人制宜”,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本事。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2018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9万元。

“我要把土地变成黄金,让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太平山村的未来,陈秀艳规划得很清晰,她预计2020年再新建20栋蔬菜大棚,并在村里发展垂钓、农家采摘等项目。

时刻走在最前面

陈秀艳连续被选为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每次进京开会,陈秀艳都履职尽责,为农村发展提出了多条建议。2017年3月7日,对于陈秀艳,那是难忘的一天。陈秀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集体会议。她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她还能清楚地记得她在会议上的发言。她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说:“太平山村很太平,村民的精神状态都是‘杠杠滴’,对中央的政策都是打心眼儿里拥护。”

陈秀艳一边回忆,一边拿起手机给记者看她下载的“学习强国”APP。她告诉记者,自己年纪大了,不会用,还是村里的年轻人教她的,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应用了。“作为党支部书记,我要在各方面都起到带头作用。”村里的很多老党员没有手机,但是他们也没有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每天看报纸,定时收看新闻联播,关于“三农”的政策,他们都能背下来。“我从北京回来,向村民传达政府工作报告时,党员干部都听得非常认真。”

太平山村的学习氛围浓,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可是偶尔也会遇到村民闹事,让陈秀艳既生气又担忧。村民顾全业和顾成业既是兄弟又是邻居,一天夜里因为院墙倒塌应该由谁来修这件事打了起来。王纯钢说:“那天半夜12点多,陈书记给我打电话,让我陪她去顾家兄弟家看看。”两人赶到顾家,兄弟俩已经打得见血了。陈秀艳和王纯钢连忙将两人拉开,她劝兄弟俩说,你们都是亲兄弟,小时候哥哥帮弟弟背书包,现在长大了反而越来越糊涂了。陈秀艳反复做两人的工作,最后兄弟俩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了。从顾家出来,天已经亮了,陈秀艳一夜未眠。

村民刘丽娟终生都不能忘记陈秀艳对自己的恩情。刘丽娟患有红斑狼疮,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也没治好病。陈秀艳得知她的情况后,为她垫付了所有的住院费。为了解决刘丽娟家的困难,陈秀艳与老边区医院进行多次沟通后,院方决定免费为刘丽娟治疗。而且陈秀艳和村干部研究后决定,免去刘丽娟家承包地的租金,又给她家送去种子和化肥,让这个行将崩溃的家看到了希望。如今,刘丽娟家里盖起了新房子,添置了新汽车,女儿也考上了大学。

村里琐碎的事情很多,陈秀艳每天早上都骑着自行车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转一圈,再回到办公室。陈秀艳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太平山村的村民身上。她告诉记者,她没有照顾过孙子、孙女一天,连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她都因为忙着村里竞标蔬菜大棚的事情而无暇照顾。谈起这些,陈秀艳认为她亏欠家里的太多太多。

陈秀艳带领太平山村的村民,风风雨雨走过了20年。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争先创优先进个人、辽宁省学习郭明义标兵、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陈秀艳说,这些荣誉并不只属于她一个人,而是属于太平山村所有的党员干部,只有村民心连心,太平山村的未来才会一直太平。(本刊记者 魏梦楚)

《党支部书记》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谢倩、闫妍)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