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时代先锋

蹚过“死亡地带”的中国扫雷兵

2019年05月21日10:55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蹚过“死亡地带”的 中国扫雷兵

扫雷战士在土坡上进行排雷示范作业。

杜富国和妻子。

编者按:

祖国幅员辽阔,边关情况千差万别。多数边关条件艰苦,而戍边官兵却无怨无悔地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家国边关》全媒体系列报道,走访边关哨所,记录戍边卫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敬请垂注。

在5月16日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扫雷英雄杜富国向习近平总书记敬上特殊军礼。这一幕,让无数人动容。

“你退后,让我来!”时隔数月,杜富国受伤前说的这句话,还会常常被人们提起。

去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在独自上前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飞来的弹片伴随强烈的冲击波,让他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杜富国参加的中越边境第三次大规模扫雷行动,自2015年启动。在过去几年里,扫雷官兵出生入死,蹚过“死亡地带”,把一片片安全的土地还给边境百姓。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进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记录下这群扫雷官兵的“雷场青春”。

遇到任务,大家争着上抢着上

杜富国还是时常S会梦见自己在雷场,那片土地上种满了草果和茶叶。可是,现实里这样的场景,他再也看不到了。

4月的重庆还有些微凉,在西南医院康复中心,杜富国始终保持着一名老兵的样子:习惯早起,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没有光的世界里,没有双手的平衡配合,他仍尽力如常人般生活。

冬去春来。即便过去半年了,杜富国负伤时的情景,仍如刀刻一般,烙印在当时所有在场官兵心里,挥之不去。

“当时,富国和艾岩一组作业,发现了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提起这段经历,扫雷大队四队分队长张波神情难掩沉重。对他来说,要忘记事发现场的画面,太难了。

张波说,自己接到报告后,命令他们注意安全,查明情况。作为组长的杜富国随即大声告诉艾岩,“你退后,让我来。”出乎意料的是,大约过了不到一分钟,雷场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离杜富国3、4米远的张波和四队队长李华健第一时间赶过去时,杜富国已经躺在离炸点1米多的地方,“满脸是血,胸前的扫雷服被炸成棉絮状,两个手掌当场就没了……”张波第一时间反应用对讲机叫来医生,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把杜富国送上了救护车。

两周的生死抢救过后,杜富国才脱离生命危险。等到病情慢慢稳定下来,为了进一步康复治疗,2018年12月,杜富国转到了西南医院。

同时失去双眼和双手,对杜富国来说,后续的康复训练挑战性很大。西南医院康复科主任刘宏亮介绍,医院进行了多次专家会诊排查,为杜富国装上了肌电假肢,但假肢的训练需要眼睛配合,而且假肢没有触感,力度不好掌握,“有时用力一抓,东西就捏碎了。”

“我们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坚强的战士!”一路陪同杜富国康复训练走来,西南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周贤丽深有感触。她说,用残肢给自己擦脸,用假肢辅助吃饭,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都需要上百次乃至上千次的重复训练,但杜富国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双眼蒙着纱布的杜富国谈起爆炸事故,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他说,扫雷队的精神就是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每次遇到任务,大家都是争着上抢着上,“我只是做了一名排雷兵该做的事。”

排一次雷,就像消灭一个敌人

云南1450公里的某边境线,从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往南延伸,山高入云,灌木丛生。沿路前行,道路旁、丛林里、山崖上,刷有骷髅头图案的雷区警示牌随处可见。

麻栗坡猛硐乡村民盘金良的田地里,今年开春已经收割了一次油菜花。曾被地雷吞噬双腿的盘金良,如今可以安心地用假肢骑着摩托车,沿着山路到自己的地里,获得沃土带来的收成。

这些土地,原本是让无数边境百姓既恨又怕的“死亡地带”。战争遗留下来的雷患,曾给村民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全乡2万亩茶园,有8000亩都在雷区,村民只能冒险去雷区摘点草果谋生。”再谈起往日情景,猛硐乡乡长盘院华依旧情绪激动。

为了彻底扫除雷患困扰,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从2015年启动,来自各个单位的405名官兵,在此后三年多时间里就奋战在这片土地上。

再次踏入雷场,时任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心潮难平。作为参与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的老兵,陈安游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这次的雷区都是制高点,是战术要地,坡度有的达到70度,机械是无法在这些雷区中展开作业的,只能人工排除。”陈安游说。

30多年过去,地雷也因自然环境等影响,变得极不稳定。“中越边境的雷场特别复杂,最小的地雷,厚度只有3厘米,7至15公斤的压力,就能触发、引爆。”陈安游说,如果采取诱爆的方法,过后产生的大量弹片飞散在雷场,会加重探雷器的探排力度。而且就算扫了表面的地雷,底下深层次的还有,靠机器人根本无法完成这么复杂的工作。

人工搜排是一个胆大心细的活。上了雷场,战士们两人一组,迅速进入战斗岗位。扫雷先用炸药开路,炸出安全通道,再开辟出几条作业通道。然后穿着将近30斤的防护装备,手持探雷器搜索地雷。

为了集中精力,士兵之间禁止交谈,整片雷场只有探雷器发出的滴滴刺耳声。一旦探测到金属,在退后十厘米的地方,插上小红旗,扫雷兵或蹲或趴,用探雷针沿着45度角轻轻测探,用小刷子慢慢刷去浮土,直到发现地雷。

战士们绝大多数是“90后”,考虑到这一代人是在物质生活较丰富的条件下长大的,时任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也曾担心他们吃不了苦。但三个多月的临战训练过后,周文春的顾虑彻底被打消了。

“他们全都主动要求到一线去执行任务,像杜富国,为了学好排雷知识技能,他反复跟老班长和技术骨干学习技巧,很快就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成为了全队公认的‘排雷尖兵’。”周文春说。

扫雷官兵们需要经过严格的前期训练,通过考核才能参与扫雷任务中,但真上了雷场,才是最考验战士们心理素质的时候。

“怕,说不怕那是假的。”杜富国所在的五班班长刘贵涛记得自己第一次排雷时,犹豫了五六分钟,手止不住地发抖,靠不断深呼吸才冷静下来,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成功解除第一颗雷。“当时站起来后,全身热血沸腾,像是消灭了一个敌人一样。”

搜排完毕,土地安全移交地方

2018年11月16日,在杜富国负伤后的第36天,中越边境第三次大规模扫雷行动的最后一块雷场被彻底搜排完毕,战友们手拉手徒步走过这片让他身负重伤的雷场,把土地安全移交给了地方政府和百姓。

在第三次扫雷行动中,3年多时间,官兵们共扫除雷区57.6平方公里,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种爆炸物19.82万枚(发)。

数字背后,是扫雷官兵与死神的较量。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中,共有2位扫雷战士壮烈牺牲,近40名官兵负伤。

“每天要等到所有人员归队,自己悬着的心才能放下,不过第二天早上一出门,又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18岁当兵入伍,参与了两次大规模扫雷行动的二队队长付小科如此形容自己的扫雷感受。

战士们的朋友圈里,没有太多关于扫雷的信息。一些官兵怕家人担心,直到任务结束,都没有说自己在边境扫雷。战士张中君的姐姐曾与家人失联,至今下落不明,为了不让父母又担心自己,他从未说过执行的任务。

扫雷四队分队长张波,从西藏军区部队志愿加入扫雷队。来扫雷大队报到的头一天,妻子正好随军到拉萨。得知张波又要远行,只能默默地为他收拾行装。

如今,不少官兵因服役期满已经离开了扫雷大队,那些出生入死的日子,却深深印在了每个人心里。

作为有着20多年军龄的“老兵”,周文春从没想过,自己的军旅生涯,绝大多数时间是和地雷打交道。一路走来,让他感触最深的是这群年轻战士们的奉献精神。

“平常扫雷时,从来没有人说发现了危险物品让别人去,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都是抢着上。”周文春说,自己曾问杜富国为什么在关键时刻要往战友那边挡一下,“他说我就想,如果我不挡那一下,我们两个人都完了,与其牺牲两个,还不如牺牲我一个。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生死一线,战友负伤,并没有打消官兵们退出雷场的念头。当新的任务来临时,大队官兵人人都递交了请战书,主动申请去边境继续扫雷。

战士张中君的微信头像,是一张军徽的照片,上面写着“青春,是国防服役的自豪”。他说,杜富国在医院里,还不忘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不要担心自己,“想到富国,就觉得一定不能半途而废。”说到这里,张中君忍不住哽咽……

山河无恙,青春无悔。每当把安全的土地交给百姓,沿途欢呼的村民,遍地迎风飘扬的国旗,那便是战士们眼里最美的风景。

■记者手记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

祖国的江河

在中越边境县城麻栗坡随处走走,不难发现街道旁安装假肢的店铺。

死亡,距离生活在这的百姓并不遥远。

在边境村寨,常常能听村民说起身边人触雷的经历。不知道哪一天上山割草、下地干活的时候,就会被那些隐藏的地雷夺去手脚甚至生命。

这些场景同样也被扫雷官兵们看在眼里。他们作业的雷场,离村庄不远。不止一个战士提起,因为看多了惨痛的教训,更觉得自己有义务扫除雷患,还边境安宁。

在这里,先进的扫雷设备几乎寸步难行,只能靠官兵冒着生命危险人工排雷。他们穿着近30斤的防护服,出入生死雷场。即便如此,依旧不能完全抵挡地雷爆炸时的巨大威力,正如扫雷战士杜富国一样。

数月前,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在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你退后,让我来!”是杜富国受伤前说的一句话。

时任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谈起杜富国和扫雷官兵时,中断了采访,背过身去擦拭眼泪。这位军旅生涯绝大多数时间是和雷场打交道的老兵,对于这些战士,有着太深的感情。

他说,任务来临时,战士们人人都申请去一线扫雷,没人愿意留在炊事班做后勤。在雷场时,从来没有发现危险后让别人去,都是争着上抢着上,杜富国就是典型代表。

的确,这群年轻战士,给了人们太多感动。他们大多是20岁出头,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平日里也喜欢听听音乐,偶尔也会关注时下的网络热门话题。

他们最初接触到地雷时,也曾害怕。他们也怕家人担心,直到任务结束,有的战士都没跟家人提起扫雷的事情。

当他们谈起负伤的战友,牵挂的家人,尽管极力控制着情绪,有时依然忍不住哽咽停顿。那段记忆,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刻骨铭心。结束采访后,问起一个战士,最贴近他们心声的歌曲是什么,他说自己觉得应该是《祖国不会忘记》,那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请记住他们,这群蹚过“死亡地带”的中国扫雷兵。

南方日报记者 曹嫒嫒 王越莹

特约记者 张首伟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张迪 董天健

发自云南、重庆

策划:姚燕永 王溪勇 陈枫

统筹:张蜀梅 谢苗枫 张由琼

(责编:周洪业、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