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山西《前进》杂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

刘瑞峰

2019年03月12日09:46    来源:前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解决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战略举措,其意义十分巨大。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但是,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发展不够平衡。以工程建设为例,有的地方因地制宜、规划科学,根据当地资源禀赋,该拆除的拆除,该重建的重建,既包含了当地传统村落的中华文化韵味,又体现了适度超前的时代特征,是原有村子的升华版。好的规划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地方正好与此相反,建设杂乱无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甚至拆东墙垒西墙。比如农村改厕是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一项基础性重要工程,应该统筹兼顾、科学合理规划。在街巷硬化前就应铺设地下管道,这样,在改厕时就能做到省工、省料、省钱、省时。可有的地方不是这样,去年刚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街巷硬化,今年就“开肠破肚”挖地三尺铺设改厕管道,简直是得不偿失、劳民伤财、事倍功半。类似问题如得不到切实解决,将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搞好设计,科学规划

各县应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由财政、国土、城建,文化、教育等部门参与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组,聘请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逐村规划设计蓝图。乡村规划设计蓝图应征求村支两委和村民的意见建议。乡村规划设计蓝图一经制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就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任何单位、个人、集体组织在乡村搞建设,必须符合乡村规划设计蓝图,并征得县、乡、村振兴战略领导组同意方可施工;不因县、乡、村领导的更替而改变和废止。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直至规划完成。

二、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乡村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人才。人才是事业之本,百业之基。因此,乡村要想从根本上振兴,必须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加强乡村教育软硬件建设。特别是软件方面,包括配齐、配足优秀教师等。政府要在工资、津贴、职称晋升、住房、工作调动等方面向乡村优秀教师倾斜。让乡村优秀教师有成就感,获得感,得到社会的尊重,组织的重视。与此同时,要以人才为抓手,建立人才引聚机制,培育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乡村人才产出周期长且外流现象突出,扎根意愿低。因此,第一,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外地人才。第二,培养本地人才,以产业培养人才为支撑,人才引进带动智慧引进、科技引进,促进本地人才多元化。第三,回引外出人才。优先将回乡人才作为党组织后备骨干,让其参与村支两委班子工作,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培养和培训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三、发展产业,培育造血功能

发展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乡村只有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发展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产业,才算有了“造血”功能,才能奠定振兴的基础。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产业,自己能挣钱,自己会挣钱,这才是农村地区真正的振兴之道。比如岚县近年探索出的农民跟着主体走,主体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所形成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稳定增收的产业发展路子,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岚县的红墕、山底、丁家山、童家沟等村,地处干旱少雨的丘陵地区,属于深度贫困地区。以前当地老百姓只知道种粮食。但种粮食并不是本地的优势。品种单一,产量低,老百姓越种越穷,尽管当地政府也投了不少扶贫资金,但简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丁家山村招来一位上门女婿,引进种大葱技术。张三传李四,李四传王五,不到几年时间,大葱产业发展到周边五、六个村。实践证明,这一带海拔高、气候冷凉,土质松软,非常适合种大葱,生产出来的大葱品相好看,质量优良。目前,大葱种植已成为当地的一项致富产业,一个品牌,产品远销太原、内蒙、陕西等地,家家种大葱,人均年收1万元以上。因此,选择一项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村一园”的思路,做强做精做美乡村特色产业。

四、发展文化,留住乡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1、通过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和主力军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2、通过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对于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乡村而言,要充分利用其文化资源;对于没有文化资源的乡村,则可通过文化再造的方式赋予其全新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对乡村独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市场运作,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特色乡村文化产业。

3、通过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实现以“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对接。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可以赋予农产品以乡村文化内涵,提高农产品文化品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对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可以发展差异化的文化旅游产业。

4、以文化建设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要充分利用文明乡风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家风、家训、村规民约、道德示范等,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做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实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为乡村振兴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5、以文化建设形成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避免与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诚信建设,不断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形成重诚信、守承诺的良好市场环境。

6、以文化建设形成民风淳朴的人文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因循守旧、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封建迷信活动等文化陋习,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和实施。因此,必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为乡村振兴提供民风淳朴的人文环境。

五、完善土地制度,实施“三权分置”

让农村的绿水青山和农民的地、农民的房都能够活起来,着力促进资本、人才、科技、文化等要素下乡,与农村的资源、劳动力优化组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沉睡着的巨大财富,激活它,能为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下乡返乡创业助力。土地所有权、资产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是活化村庄、强村富民的重大举措,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抓手,能显化土地财产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吸引产业资本投向农村,促进乡村新业态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因为,要想激活农业农村农民,没有实实在在的“三权分置”土地改革,农村是长不出新主体来的;没有新主体农村就发展不起来;没有土地制度改革,农村要素就活不起来;没有集体资产改革,农民财产性收益就增加不了。土地“三权分置”是 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山西省岚县政协主席)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谢倩、黄瑾)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