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突出政治性服务性群众性开放性

西藏高质量打造村级活动场所

2019年02月11日11:10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西藏高质量打造村级活动场所

内容提要:西藏自治区围绕增强政治与服务功能,突出政治性、服务性、群众性和开放性,着力在打造政治引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民族团结、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法治宣传、文化活动八个阵地上下足“绣花”功夫,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听党话、跟党走、善团结、会发展、能致富、保稳定、遇事不糊涂、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坚强战斗堡垒。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因而成为党在农牧区的执政根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保证,党员、群众爱去常去的好去处。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要坚持实事求是,切莫超标准超规格,够用、实用、耐用;要突出听党话、跟党走,遇事不糊涂、关键时刻起作用”“要特别注意盲目扩建,要精准到每个拟建项目”的批示要求,把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作为夯实基础的重大工程来抓,制定《西藏自治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规划(2018-2020年)》。围绕增强政治与服务功能,突出政治性、服务性、群众性和开放性,着力在打造政治引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民族团结、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法治宣传、文化活动八个阵地上下足“绣花”功夫,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党在农牧区的执政根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保证,党员、群众爱去常去的好去处,使广大农牧民切实感受到党的英明伟大,牢记党的恩情,始终铭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真诚认同核心、坚决维护核心、时刻紧跟核心,坚决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听党话、跟党走、善团结、会发展、能致富、保稳定、遇事不糊涂、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坚强战斗堡垒。

精准实施标准化建设,推动活动场所接地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指示,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精准推进全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截至2018年初,通过财政支持、对口援助、部门帮扶等渠道,全区已新(改扩)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美观实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799个,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维护利益的好阵地,成为党员和村干部联系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好地方。拉萨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办公区域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服务功能最优化”以及“八个阵地”“六个中心”建设要求,科学精准打造包括便民服务大厅、乡村荣誉室、综合文化活动广场、卫生室、综合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综合会议室、便民超市、甜茶馆、驻村工作队宿舍等设施的活动场所,配套完善国旗台、旗杆、阳光暖棚、救灾仓库、兽医室、公共网络等设施,使活动场所接地气、有灵魂。那曲市克服海拔高、气候极端严酷、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因地制宜突出差异化,将比如县、索县、巴青县等用地稀缺、夏季多雨潮湿的半农半牧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修建成2-3层框架结构楼房;将中西部县地广人稀、地势开阔、居住分散、气候寒冷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四合院式框架结构平房,配套阳光棚、吸热墙、落地窗等,增强保暖防风效果。林芝市精准区分农业、牧业、林业和边境村等实际,融入工布、门巴、珞巴、僜人等建筑风格,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图纸”,整体外观与村庄规划相衔接、与“西藏江南”风光相协调、与助推经济发展相适应。

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力,打造政治引领主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没有、建得怎么样、作用发挥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在农牧区的执政根基。自治区党委把村级活动场所作为村级组织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的主阵地,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基层的战斗堡垒和农牧区的政治中心。各市地按照活动场所标准化要求,设有醒目的党旗、党徽、国旗台、领袖像,入党誓词、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昌都市江达县利用已建成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开展党务政策宣讲40余次,党务专题讲座29场次,参与党性教育党员群众达6989人次,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昌都市八宿县利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七一、藏历新年、茶马文化艺术节等重大节日在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庆祝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其中,进行感党恩教育,充分体现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号召力,真正把活动场所打造成农牧区的政治高地。阿里地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为目标,将打造“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有机纳入标准化建设之中,立足红色资源、筑基阿里党建、彰显藏西先锋,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基础强化、组织规范、党旗引领、产业扶贫、藏西旗帜、勤政廉洁、党群共建的八项工程,引导党员积极传承红色精神。

突出特色功能,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市地把服务作为鲜明主题,积极探索特色服务区域,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努力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功能全、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按照“办公区域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服务功能最优化”的原则搞好规划设计,扩大便民服务大厅面积,推动社保、民政、户籍、医疗、建房审批、户口迁移、证照代办等各类服务资源下沉。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卫生室、便民超市、甜茶馆、台球室、健身房等,使群众看病有去处、娱乐有场地、锻炼有器材,力争功能涵盖农牧民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山南市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开设农牧林水、科教文卫、民政司法等服务,向党员、群众开放活动室、农家书屋、休闲健身广场,定期举办读书看报、民族舞蹈等文化健身活动,积极拓展村级活动场所综合服务功能。山南市扎囊县德吉新村创新增设党员爱心超市、村民数字影院、代办合作医疗等便民服务中心,把幼儿园、甜茶馆等设施聚集在活动场所周围,拓展延伸便民服务,高效便捷服务群众。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镇赤德村注重标准化阵地运用,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成员每星期二集中坐班,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村干部普布普尺说:“以前,村民想到村委会办事,常常要赶上一段路,如果恰逢负责办事的村干部放牧去了,不在村委会坐班,事情就会被耽搁。自从有了这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会宣讲时,听众不用再席地而坐,党员、群众反映问题和办事可以走进办公室,使所有村一级层面的工作在这里完全实现,村委会的阵地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筑牢反分裂阵地,形成凝聚人心强磁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自治区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反分裂斗争教育,用社会主义新西藏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教育引导群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认清十四世达赖的反动本质,大力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凝聚人心。那曲市每月在活动场所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党员与党支部签订不信仰宗教承诺书,依托党员活动中心、远程教育站点,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教育,组织广大群众观看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教育片,及时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党的号召力和感召力。那曲市安多县扎仁镇4个村的驻村工作队与“两委”班子一起成立治安联防队,在活动场所设立联防巡逻小组办公室,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在元旦、春节、藏历新年等重要节日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站岗、放哨、开展治安宣传教育活动和“红袖标”安全隐患检查,确保一方平安。昌都市洛隆县格亚村着眼维护基层和谐稳定,成立村级信访调解室,妥善解决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做好信访群众的稳控和矛盾化解工作,把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山南市隆子县列麦村在活动场所建设“列麦精神”纪念馆,馆内摆放着上世纪60年代列麦乡群众开垦使用过的各种工具,墙上雕刻着列麦乡党支部原书记仁增旺杰的头像,详细记录了列麦群众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不等不靠、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列麦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

推动特色扶贫产业,搭建致富发展好平台。千条理万条理,领着群众脱贫致富是硬道理。自治区党委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作战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帮助群众学会利用资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及时掌握致富政策、了解致富信息、提升致富技能、找到致富门路,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一个都不落下。昌都市八宿县投入950万元发展特色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健全服务组织、拓展服务内容,培育党员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200余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同步加强、同步推进的特色路子。山南市琼结县加麻乡昌嘎村在自治区政府办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下,立足实际,科学利用组织活动场所制定发展规划,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形成“一园一厂一基地”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昌嘎生态农业观光园、昌嘎砂石厂、昌嘎苗圃基地),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11万元。山南市乃东区滴新村、洛扎县次麦社区打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滴新经验”和“次麦模式”,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室、远程教育室等场所,创办农家技校、牧民夜校,设置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展览室,集中传授农牧业生产、市场信息、法律、科技、卫生等实用技术和理论知识,为农牧民提供参观学习的新基地,促进群众增智增收。

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共建幸福家园共享区。通过建农家书屋、农牧民活动广场等,让群众有地方看书、有地方跳锅庄、有地方搞文体活动,努力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家园,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意识,淡化宗教消极影响,过上今生幸福生活。拉萨市全天候向党员和群众开放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人民调解室、党群多功能活动室、红色影院、科普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读书看报,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使普通党员和群众休闲有了好去处,婚丧嫁娶有了新场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通嘎村在农家书屋增设驾考理论科目电子模拟测试服务,增强了农家书屋的吸引力。拉萨市达孜区白纳村结合阿古顿巴出生地特色旅游小镇项目,在活动场所设置白纳旅游推介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导购、住宿等服务。山南市扎囊县德吉新村活动场所修建文化活动室、篮球场等基础设施,驻村工作队与“两委”班子一起组织群众开展篮球团结赛等文体活动,并在原有藏歌舞团队的基础上,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组织歌舞队在活动场所进行排练,在节日期间举办文艺演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力解决“富脑袋”的问题。(宋慧莹)

(责编:吕腾龙、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