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成都《先锋》杂志

让城市社区更有温度

谢祥智 周文波

2019年01月28日10:48    来源:先锋

“我们和本地居民相处融洽,一点都没得陌生感。”3年前迁来永宁路社区的庄成旭女士对现状很满意;“南街社区居住环境变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退休干部苟学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从“三无”院落到幸福小区的百姓心声。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党工委紧扣大城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特点和规律,鼓励下辖19个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探索“一社区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子,收到了社区和谐、百姓满意的效果。

因地制宜:探索社区特色党建

柳城街道是温江区委、区政府驻地,也是全区唯一全域城市化的区域。尽管是温江中心城区,但19个社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十分突出:既有主要以高档楼盘和大型商贸城组成的光华社区等新型社区,也有涉农居民较多的永宁路等社区,还有设施落后、院落老旧的南街社区……

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柳城街道党工委一班人广泛收集民意,充分了解居民需求:近万名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居民期盼通过项目搬迁、城市更新等方式提升生活品质;近3万拆迁农民入城后,普遍希望“有事可做、有人聊天、有精神寄托”;十多万外来居住人口渴望享有就学就医、文化供给、社会保障等均等化公共服务……

“社区党建应该立足实际,努力追求一社区一特色,满足本社区居民最根本诉求。”在街道党工委的鼓励支持下,各个社区开始了特色党建的探索之路。

整合资源:给新市民一个温暖的家

隆冬的夜晚,一队队讲话南腔北调、佩戴党员志愿者袖标的居民行走在商贸广场、江安河畔,成为温江中心城区一道靓丽风景。如今光华社区居民融洽得像一家人,倒退几年,却是“鸡犬相闻,互不往来”。

光华社区成立于2013年,居民文化程度和收入普遍较高,但由于90%以上的居民属于外来购房落户,邻里关系淡漠,企业之间缺乏交流沟通。

“咋个才能让居民对社区有大家庭般的归属感,进而激发热爱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在柳城街道党工委指导下,光华社区整合辖区内26家行政单位、“两新”党组织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商圈党支部、楼宇党小组”的三级多网组织体系,成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纽带。

区域化党建联席会积极发挥资源整合、协调联动作用,各党支部、党小组举办了梦想秀、法律讲堂、相亲聚会、楼宇文化节等活动,借助青年之家、知识氧吧、公益项目等平台,依靠新媒体手段将广大群众与志愿队伍联系起来,使昔日不相往来的居民变成了熟悉的邻居。来自武汉的陈友顺酷爱打乒乓球,他和小区一帮爱好者组织开展运动会,进而扩大至整个社区。如今,乒乓球协会有300多名会员,其中还发展了40多名热心社区公益事务的党员志愿者。

“有了党组织,我们这些外来党员三天两头都能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当初的孤独感早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光华社区,像老党员赵文广这样的热心志愿者逾千名,他们无偿参与交通文明劝导、平安光华巡逻等公益活动,使社区居民时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共治共享:“三无”院落变身幸福小区

美观大方的围墙、干干净净的院坝、鲜花怒放的微型花坛……柳城街道南街社区南巷子17号院,处处散发着温馨的气息。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又乱又脏的院落,一半以上的房主纷纷外迁,小区一年比一年衰败。

拥有1.5万余名居民的南街社区位于温江老城区,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变迁中,“社区内部没有绿化,无人打扫卫生,甚至连门卫都请不起。和新型商品小区的居民相比,老旧院落群众的居住环境太差了。”南街社区党委书记凌平介绍,5年前,社区87个居民大院中,像南巷子17号这样无物管、无门卫、无主管单位的“三无”院落多达55个。

“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老城区居民的获得感是当务之急。”从2013年起,南街社区陆续启动了老旧院落改造工程。然而,建设初期就遇到一连串麻烦:有的居民不肯缴纳维修基金,有的房屋出租后不闻不问,还有的提出无理要求……

社区党委一班人把做好群众工作放在首位,首先整合党建资源,通过院落里的党员发挥纽带作用,耐心细致做好居民工作。在南巷子17号院改造过程中,退休干部、共产党员张子华协助社区把全院的17名党员组织起来,统一意见后每人包做3-5户居民的工作,然后召开居民大会顺利通过了方案。改造后的院落一天天变得温馨美丽,吸引了不少老居民回迁。

随后,南街社区全面推行“美善相乐,幸福南街”的老旧院落改造工程,同时引导辖区院落成立了70个业委会和自管会,联动院落自治组织,进一步加强对院落的管理。凌平自豪地说:“最迟到2020年,老旧院落将彻底成为历史。”

温馨融入:涉农社区焕发新气象

“我们社区前身是农村底子,现在外来人口占了绝对优势,所以不能简单套用别的先进社区的经验。”永宁路社区党委书记王伟说。

永宁路社区常住人口1.5万人,其中约0.2万人属于原住农民。王伟和社区同事心中装着两件大事:关爱失地农民,让他们享受发展成果;厚待外来人员,使其融入社区大家庭。

针对失地农民文化偏低、就业能力弱的实际,社区党委与辖区内的农业技术职业学院等单位密切合作,开展花木种植、家政烹饪等实用技术培训,几年来,社区通过培训后就业的有300多人。

红泰翰城是外来人口为主的商住小区,针对居民“融入意识差、自治能力弱”,业委会“缺乏监管、作用不显”等问题,永宁路社区党委探索出“161”小区居民自治工作法,即以一名社区党员加一名社区能人的模式,指导小区成立6个专委会,推动居民积极参与自治。党员业主庄成旭和热心居民蔡玉牵头组建了新家庭计划专委会,平日组织唱歌跳舞,节假日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增进了小区业主感情;公共服务专委会规范了业委会财务管理,挽回经济损失1.2万余元;公共环境专委会解决了困扰小区多年的消防通道杂物堵塞、人行道隔水带损坏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814厂退休党员陈依法说,现在社区党委经常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各个小区对社区认同度空前提高,社会秩序也越来越好。

“党组织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将许多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城市社区才会越来越有温度。”柳城街道党工委负责同志坦言。

(作者:谢祥智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周文波 本刊特约通讯员)

成都《先锋》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谢倩、黄瑾)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