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开辟富强浙江新境界

2019年01月14日15:50    来源:今日浙江

40年的浙江发展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40年的浙江发展路,是一条波澜壮阔的开放路。

改革开放的春风,激发了浙江儿女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由此,浙江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大潮,走出了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由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走进新时代,浙江在提升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不断开辟富强浙江新境界。

“改革饭”越吃越香

从全国第一家个体工商户到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从全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第一座特色小镇,从全国第一批专业市场到全球第一批网络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浙江引领风气之先,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较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全国“第一”。

“浙”里有“洗脚上岸”的生动故事——

1980年,温州姑娘章华妹申领了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1983年,温岭牧南工艺美术厂拿到了“社员联营集体”营业执照,成为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拥有了合法的经济身份后,浙江千千万万的个体工商户和潮水般获批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主们,一起涌入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

传奇的锻造,由此而始。目前,浙商在浙江省内有100多万家法人企业,300多万家个体企业;省外有30多万家法人企业,200多万家个体企业,海外有10万多家私人企业。每10个浙江人中就有1位老板,每29个浙江人中就拥有1家企业。

“浙”里屡现“无中生有”的奇迹——

1982年,义乌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开张,逐渐形成了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经验”。1983年,永嘉桥头纽扣市场正式营业,成为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300多家商户高效集聚,形成了良好的规模效应。此后,浙江拉开了市场发展大幕。从义乌的货郎担、到永嘉的弹棉郎,从永康的五金匠、到上虞的修伞匠,走南闯北的商贩纷纷聚商成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商品市场在浙江迅速发展。

通过兴办市场这一独特蹊径,资源小省浙江孵化出蜚声海内外的“浙江制造”,并有力推动了块状经济不断向产业集群演变。目前,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产业集群在省内遍地开花。

40年来,无论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还是遍布城乡的数千个专业市场;无论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集体企业的“果断改制”,还是民营经济的遍地开花;无论是传统经济的深度转型,还是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异军突起……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尊重市场主体和市场规律,不失时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与时俱进地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浙江成为全国体制机制最活省份。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从国情省情出发,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省内普遍落实;因势利导,积极鼓励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和市场机制初步培育,使浙江成为全国“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浙江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通知》等政策,并率先全国进行农村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财税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等,促进了民营经济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面对“成长中的烦恼”,浙江率先探索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加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1999年以来,浙江历经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于2004年在全省乡镇以上各级机关和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简政放权不断走向深入。2013年开始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2016年底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截至2018年11月,浙江省级“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715项,设区市本级平均达到865项,县市区平均达到745项。“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正成为现实。

省委书记车俊多次表示,浙江是靠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没有改革就没有浙江的今天,也就没有浙江的明天。

在改革大旗的引领下,浙江创造了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并在全国率先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实现了从“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转变。

1978年到2017年,浙江GDP总量从124亿元跃升至51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83.7倍,年均增长12.1%;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跃升至第4位。民营经济成为浙江经济的钢梁铁柱:2017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55.6%的税收、65.4%的生产总值。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共有93家企业入围,连续20年位列全国第一。

“创新牌”越打越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农村工业化起步,依靠向上海等地聘请“星期天工程师”开展技术创新,到成为区域创新能力国内领先并晋身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省份,浙江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较早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到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从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突出“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工作导向,再到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以超常规力度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打造创新生态最优省……浙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在基础研究上,浙江通过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协同创新联盟、引进大院名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举措,着力打造原始创新制高点;

在平台建设上,浙江通过联动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等重大创新平台和中心城市科技城、特色小镇等建设,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孵化大平台;

在成果转化上,浙江通过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科技大市场、发放科技创新券、举行科技成果转化拍卖会、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等手段,积极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

在产业生态上,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深入实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产业迅速壮大,“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企业上云”方兴未艾,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制造业得到全产业链集成运用……

2017年, 浙江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6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知识产权和专利综合实力均居全国第4位,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国第4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进入新时代,浙江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6个方面50条“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通过5年努力,在全省建成1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取得10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100家创新性领军企业,形成“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激活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40年来,浙江全面深化人才改革、全面扩大人才开放、全面优化人才生态,着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深入实施“人才+”行动计划,形成了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局面。

截至2018年4月,浙江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075万人,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778人、省“千人计划”2056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66个。2017年,省会城市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

“开放路”越走越宽

拿一支画笔,沿着义乌、宁波、舟山画一条直线,搭在全省沿海的弧线上,形如弯弓射箭向大海,形成浙江向太平洋的开放之势,勾勒出浙江人从弄潮钱塘迈向搏击太平洋的新图景。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抓住对外开放历次重大机遇,义无反顾地挺立在开放的潮头浪尖,开启了融入世界经济的征程,形成了开放发展的先发优势。

197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浙江为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79年,宁波、沈家门、海门等港口首先对外开放;1984年,国家批准宁波、温州列入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1985年,嘉兴、湖州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开放地区;90年代,全省沿海地区全部被纳入对外开放地区……浙江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浙江逐步实行全方位制度性开放。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以卓越的全球意识和战略眼光,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将开放纳入“八八战略”,将开放图强纳入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提出“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要思想,并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全面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开创了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

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加快构筑开放新格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要求,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加快构建主动有为、层次多样、内外联动、布局合理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着力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的目标,再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突出开放强省、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决策,一种置身全球序列找寻价值坐标的思维,不断清晰。

从2004年高规格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提出实现从“外贸大省”向“开放大省”的跨越,到2018年再次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出台《关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枢纽、争当新时代全面扩大开放的排头兵,一条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增强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道路,越走越宽。

开放平台不断升级。从1984年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开始,浙江的开放平台一直在升级。如今,1个自贸试验区、2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19个国家产业合作园遍布全省,浙江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

“优进优出”持续加码。从1980年浙江首次开展远洋自营出口开始,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就成了浙江开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主旋律。1978年到2017年,浙江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三个千亿美元台阶,从0.70亿美元增至3779亿美元,增长5389倍,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0.5%升至12.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1984年的252万美元增至2017年的179亿美元、对外投资备案核准额从1984年的1775万美元增至2017年的96.4亿美元。目前,到浙投资的国家和地区遍布世界,全省经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境外企业和机构达9000多家,“朋友圈”越来越大。

省域合作走向深入。“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利用省内、省外两种资源、发展两个市场:主动接轨上海,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出台《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跨省合作强强联手的故事精彩演绎。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浙江书写与世界交融发展的美好画卷:

在海上,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目前全省港口已联通1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海运能力全国第一,宁波舟山港已经成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四;

在陆地,“义新欧”中欧班列正成为浙江连接亚欧市场的“黄金通道”,目前班列已实现每周去程两趟、回程一趟的常态化开行,集装箱装载率达100%,成为全国运行线路最多、市场化程度最高、运行效率领先的中欧班列;

在空中,杭州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机场的步伐加速,宁波和温州机场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内通外联的航空运输网络日益完善,目前,浙江机场已开通航线400余条,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70多条;

在网上,浙江以中国(杭州)、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主体,大力建设以数字贸易为特色的新型贸易中心,逐步构建了一张线上线下互联、境内海外互通的数字贸易网,同时,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云计算、大数据、“城市大脑”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一带一路”信息走廊建设进入快车道,“数字丝绸之路”门户枢纽呼之欲出……

“获得感”越来越强

40年来,浙江有一组发展数据,“一直被追赶”,但“从未被超越”。

2017年,浙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51261元和24956元,连续17年和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仅为2.05,全省11个设区市中最高市与最低市的倍差仅为1.70,均列全国前茅。这个在1978年还有1200多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的资源小省,在40年后,成为了全国城乡发展差距最小、城乡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浙江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40年来,浙江一手抓新型城镇化,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从农民自发建城到中心镇、小城市培育,再到四大都市区建设;从“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到特色小镇,再到美丽城镇,这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的城乡统筹实践,叩开了浙江百姓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门。

脱贫攻坚一马当先。改革之初,浙江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促进了农业富余人口向非农领域的集中,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1998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县”的省份,1999年浙江总体小康实现程度达100%,2002年在全国率先消除贫困乡镇。

2002年4月,浙江开始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在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劳务培训就业、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合作持续深入开展,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驶入了快车道。随着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政策、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等系列举措的实施,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区域差别逐渐缩小。

2015年,浙江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26个欠发达县一次性摘帽……从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到“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较高水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

新型城市化“量质并举”。从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化战略,到2006年明确“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从2007年开始实施《浙江省中心镇发展规划(2006—2020)》,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启动小城市培育工程;从2012年出台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到2015年开始聚焦八大万亿产业、规划建设“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再到2017年大力推动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在浙江,长三角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小城镇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2017年,浙江城市化率达68%。

乡村振兴走在前列。9月27日,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在美国纽约颁奖,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激励与行动奖”。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万个景区村庄创建,浙江乡村处处是风景、全域是花园;从高效生态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到来料加工业蓬勃兴起,再到“淘宝村”遍地开花,浙江乡村创业创新生机勃勃;从广泛开展民主协商、首创村务监督,到全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行”,浙江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40年来,浙江乡村一举撕掉了贫穷、闭塞、落后的标签,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面貌崛起在东海之滨,乡村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

这组数据的后面,可以听见5600万浙江百姓梦想成真的笑声——

40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联系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劳有所得。2017年末,浙江就业人员总量达到3796万人,是1978年的2.1倍,平均每年增加51.3万人,就业更加充分、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高。

弱有所扶。40年来,浙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统一,率先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住有所居。为了让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浙江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前5年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率达到23%的目标,一个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在乡间绽放。

学有所教。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9.99%、100%,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为98.8%,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达89%;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20所增至2017年的108所,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数、在校生数分别是1978年的20.7倍和41.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8.2%,普通高考录取率93.57%。

病有所医。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浙江全面推行“双下沉、两提升”,启动县域内医共体改革。截至2017年,浙江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2万所,是1978年的4.6倍,医疗机构床位数31.4万张,比1978年增长4.1倍;全省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8.6岁。

老有所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参保超过1200万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月135元;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2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建成;

……

一张覆盖民生福祉方方面面的网络,已然成型。 (记者 马跃明 袁卫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谢倩、黄瑾)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