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09:20 来源:南国今报
“贫穷落后不光荣,脱贫致富谢党恩。我要让更多群众了解、支持党的好政策。”近日,在来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启动仪式上,脱贫致富光荣户代表赖关凤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典型代表发言。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今年以来,我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讲习所建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区乡村全覆盖
“竹板一打哒哒响,满怀激情来宣讲;十九大制定新目标,驿马铺开新蓝图……”入夜,北海市海城区驿马村新时代讲习所灯火璀璨。驿马村文艺宣传队长曾允珍和队员们,为村民们带来了快板表演。
这只是全区新时代讲习所建设硕果中的一颗。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在总结百色讲习所、崇左大榕树课堂等理论大众化品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全区市、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新时代讲习所。
5月14日,全区首个新时代讲习所在靖西市新靖镇鹅泉村创立。随后,全区各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一个小话筒,一张小凳子,一条小横幅,在村口地头就能上课。
“讲”成了一道风景,“习”成了一种自觉。目前,我区已创建新时代讲习所17676所,开展讲习活动1万多场次,受众过百万人次,实现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广场、道德讲堂等宣传文化阵地,我区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讲习所。充分挖掘各层次、各领域的人才,让讲习内容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
11月30日,作为21个重点推进城市之一,金秀瑶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成立。当天,该县对1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进行授旗,对20个先进文明守法村、屯、户进行通报表扬,并举行了宣讲报告会。
如今,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讲习所的每一次主题思想的宣讲、理论的创新,每一个广西故事的阐述、声音的表达,都描绘出八桂儿女凝心聚力,共谱富民兴桂大业的精神画卷。
把“普通话”变成“本地话”
“中央召开十九大,经济建设用力抓。‘一带一路’见成效,世界瞩目我中华……”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一处新时代讲习所内,山歌手莫丽芳开唱了。这种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受到台下群众的热情回应,大家一唱一和,好不热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我区不断创新思路,把“普通话”变成“地方话”,把含义深刻的“书面语”变为通俗易懂的“山歌”,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有血有肉,让党的精神润物无声、入脑入心。
在南宁市新竹社区新时代讲习所,党的十九大代表、南宁市第四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与居民分享了工作的感悟与体会,鼓励大家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做精神富足的奋斗者。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利用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红军标语楼”“老山界”“朱德指挥所”等长征遗址建设红色雕塑群和讲习小广场,邀请专家学者、文化传承人和红军后代,到各个新时代讲习所讲习革命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者徕村,广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胡戎与当地村民班翠玲聊着她的脱贫故事,开启了“空中讲习所”的第一讲。“空中讲习所”依托设在村里的广播站和新时代讲习所,定期挑选精品节目和录制一批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农业科技讲座播出。
在宣讲活动中,全区各级各部门用广阔的视野,说“生、鲜、活”的乡间俚语,讲“短、小、微”的身边故事,让老百姓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
学有所得 做有所成
面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讲习所这两项新课题、新任务,广西边思考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结合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不仅将实践中心和讲习所办到群众家门口,更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让他们学有所得、做有所成。
在城市,柳州市在全区率先编制印发新时代讲习所工作手册,涵括讲习员队伍建设、讲习所日常管理、讲习资料、督促检查等方面规范制度,使之成为新时代讲习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工具书、宣传书。
在农村,东兰县坡索村新时代讲习所结合光伏扶贫、村集体经济建设等内容,向村民教授新型农业技术。随着帮扶单位的扶持,村民们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乌鸡养殖场等项目,村集体经济及贫困群众收入有了显著提高。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自治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志愿者长期活跃在群众身边,群众需要什么就不断实践什么。
为发挥志愿者的主体作用,我区因地制宜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措施,引导志愿组织、志愿者用好全区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确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目前,我区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团体)300多家,注册志愿者超过200万人。志愿者服务不断拓展着文明实践的经度和纬度,群众在哪里,理论宣传就深入到哪里,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讲习所建设全面铺开,一股奋进新时代的春风正吹拂八桂大地。(记者 王春楠)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