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许映龙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劳模精神宣讲报告会上作报告。他一开口就引人入胜,风趣的讲述将现场的同志们逗乐了。
他说,大家别看我现在是头发花白的“气象老专家”,其实,我也曾经意气风发,而让我由文艺青年变成白首老人的“罪魁祸首”就是它……说到这里,他在PPT中展示了一张台风的图片。
许映龙现任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工、首席预报员、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总工程师。他于1990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后一直从事台风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多次在强台风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说,自己工作的28年,就是与台风“缠缠绵绵、相依相伴”的28年,他和同事们是最关心最懂台风的人。
与台风赛跑,一定战胜它
台风,是大自然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系统,每年从夏天到秋天,台风都会一个接一个地登陆我国的沿海地区,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损害。
“群众安危高于一切”。多少次,许映龙临危受命,用准确的预报挽回了极大的损失。
2014年7月18日早晨,超强台风“威马逊”即将登陆海南。但是,它登陆时的强度非常难确定,有可能在登陆前快速加强,强度超过历史上所有登陆海南的台风。如果做出这样的预报,就需要启动最高级别的预警和应急响应。关系重大,因为要转移大量人口,需要付出极其高昂的社会成本。上至国家防总,下至受台风影响的每一个人,都在等着这次至关重要的预报。
在防灾的黄金时间,也就是距“威马逊”登陆仅剩下10个多小时的时候,预报的任务落在了许映龙的肩上。经过和团队一起紧张的分析与研判,许映龙做出了重要预报:“威马逊”将在海南文昌翁田镇附近沿海登陆,登陆强度将达到台风的最高等级!“威马逊”将有可能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
预报结论做出之后,中国气象局随即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台风)最高的Ⅰ级应急响应。根据台风半径测算,翁田镇方圆25公里是高危地区,涉及11个镇场2015个自然村,人口密集,如果不及时转移群众,后果不堪设想!
10时28分,海南省委根据预报结论做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立即转移翁田镇周边25公里范围内所有瓦房、危房内的群众!台风登陆前3个多小时,翁田镇安全转移群众18万多人。
15时30分,“威马逊”登陆翁田镇,致使登陆点附近1.7万多间瓦房倒塌,2.3万多间瓦房屋顶被掀。幸好预报准确,转移及时,房子虽然没了,但是群众是安全的。
在这次跑赢台风的生死大转移中,许映龙和团队取得了胜利。那一刻,他很为自己是一名气象人自豪。
许映龙做台风预报的精准,很为同行们称奇。他不仅一次又一次地准确预报了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台风,去年还曾对登陆加勒比海岛国的飓风做出了准确预报。
2017年9月18日,大西洋五级飓风“玛丽亚”重创了多米尼克,当地交通、通信全面瘫痪,机场关闭,物资供应十分匮乏。400多名华人华侨和中资企业员工被困在这个面积约750平方公里的加勒比海岛国。外交部有关部门紧急向中国气象局提出需求,希望获取加勒比海地区详细的天气预报信息,用以指导救援工作。
要撤侨,首先要判断飓风的发展动向,精准掌握风雨影响。这个任务落在了与多米尼克相距1万3千多公里的北京,许映龙承接了任务。他连夜赶到值班室组织会商,与多位值班预报员一起缜密分析加勒比海未来5天的天气情况,全面剖析“玛丽亚”的未来动向。在接到服务需求仅仅30分钟后,预报专家团队就给出了一致意见:未来5天,“玛丽亚”将向西北转偏北方向移动,但势力依然强大,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飓风!对多米尼克而言,1天内飓风警告依然有效,但在“玛丽亚”过后未来10天,加勒比海区域无其它飓风影响。外交部和大使馆据此对撤侨时间和轮船的靠岸时间做出了合理安排,将400多名华人华侨分两批安全撤离。
与台风缠绵,努力弄懂它
许映龙说,他们搞台风预报的人是最关心台风的,台风形成时,要一刻不停地跟踪、研判,台风过后,还要复盘继续分析研究,找特点,摸规律。
台风预报员经常把自己比作医生,为了能做出正确的诊断,需要像医生看化验单或者X光片一样,去看观测资料。最关键的是要一直不断地监视着台风,才能知道它未来怎么变化。
许映龙至今都记得2013年6月那个叫“温比亚”的台风。它从南海向广东沿海移动,但离登陆还有一段时间。许映龙忙了一个白天,晚上回家匆匆吃了几口饭,怕有新变化,就又赶回值班室看资料。果然,“温比亚”不走寻常路。许映龙和同事根据新资料调整了登陆的时间和地点,重新发了预警,等忙完之后已经10点多了。由于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外面下了一场暴雨都不知道。许映龙顶着已经转小的雨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还在想着台风未来的可能变化。因为一天一晚高度紧张导致的身心疲惫,再加上雨后路面湿滑,他重重地摔了一跤,右手腕粉碎性骨折,医生让他在家休养。可是,“温比亚”快要登陆了,他实在放心不下,第二天就打着绷带回到了值班室,一直工作到“温比亚”登陆减弱,预警解除后才休息。此后,他被同事趣称“硬汉”,在大家心中留下了打着绷带、用手指戳着键盘工作的生动一幕。
有台风的季节,密切地追踪台风,做预报预警;没有台风的季节,就做总结、做研究。许映龙经常对年轻预报员说,要善于应用各种资料,只有注重事后技术总结,才能提高预报水平。每次台风过程结束后,他都会搜集包括实况信息、卫星数据、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等在内的相关资料,对历史上所有台风进行普查分析,对每次预报进行个案分析,用这样的方式积累预报经验。
与台风相守,无怨亦无悔
对于台风,许映龙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但台风,却从来不“体谅”他。台风形成以后,不会因为他要睡觉,它就休息,所以,如果想弄明白它、预报准,就需要常年值夜班。年轻的时候,许映龙总是上通宵夜班,当了首席预报员后,也是早上四点半到岗,一直要忙活到晚上十点多。在台风特别多的季节,接连几个晚上不回家是常态。有时候实在熬不住,就在旁边的夜班宿舍打个盹。常年夜班使许映龙患上了失眠症,即使不值班也睡不着。
最近几年,许映龙的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每年一到体检的日子,他心里就忐忑,担心会有很多指标不合格。有人劝他转到轻松一点的岗位,但是他从没动过离开预报岗位的念头。他说:“台风预报关系太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份责任和使命让我不能离开。再有,台风预报难度大,要做好这份工作,必须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我觉得琢磨台风、琢磨预报特别有意思,心里总觉得还有许多没搞明白的地方,所以还要在这个岗位上干下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气象行业起步比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而且这个行业知识更新特别快,每年不断有新技术、新方法涌现,比如布设了新雷达、发射了新卫星,这些新的观测资料和产品各有优、缺点,怎么能更好地用这些资料和方法,都要学习。许映龙重视学习,总是将学习纳入研究和应用的全过程。
2006年,许映龙被派到国外去学习。半年时间里,他争分夺秒,为的是多学点先进的技术回来,尽管特别累,但是进步很大。十年来,他带领台风预报团队,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自主研发的台风路径预报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台风预报水平。最近这5年,台风预报水平已经位于世界前列。5月份,我国新一代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在中央气象台应用,给台风预报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许映龙全身心投入台风预报工作,付出巨大,成绩显著,可他却总能将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工作起点,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说:“天气预报这个领域也是一片阵地,我就是这个阵地上的排头兵。我要带领大家冲锋陷阵,继续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责编:王楠、陈 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