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群众有了“微邻里”市长热线不再“热”

网上枫桥经验的武汉实践

2018年11月12日16:06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群众有了“微邻里”市长热线不再“热”

图为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桃园社区网格员们在邀请居民加入“武汉微邻里”网格群。 陈思 摄

“市长热线”拨打量同比下降80%,居民参与率上升90%。

一升一降两个数据,让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党工委副书记唐雯看到了“武汉微邻里”的未来。

台北街综治中心有个“五时工作法”,即“网格实时共享”“服务及时提供”“矛盾平时化解”“居民随时参与”“执法限时下沉”。

“我觉得关键是抓好服务提供与矛盾化解,做好这两项,平安和谐自然就有了。”唐雯认为,“武汉微邻里”为“五时工作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今年初,武汉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与科技公司合作,以微信客户端为基础开发“武汉微邻里”系统,动员全市1.6万名网格员,通过党建引领“红色头雁”“红色物业”,汇聚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志愿服务、关爱服务六大服务矩阵,开展服务全覆盖、诉求全受理、问题全解决、过程全监督的“建圈入群”活动。

“‘武汉微邻里’重构网格服务团队,通过我要报事、网格群聊等功能,实现社情民意网上了解、矛盾纠纷网上解决、工作作风网上转变,探索了运用大数据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武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裕江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共建

“有居民在网格群聊中留言,请查看处理。”8月29日,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东亭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网格员张忻欣的手机上收到“武汉微邻里”发来的提醒信息。

轻触手机屏幕,张忻欣进入“武汉微邻里”,发现她负责的网格内居民陈雯发的消息:15号楼墙角有建筑垃圾,请帮忙处理。张忻欣迅速回复陈雯,联系同在“武汉微邻里”的街道城管中队负责人安排处理。

据介绍,“武汉微邻里”建立起一个网格一个微信群二维码的服务管理体系,居民扫描二维码通过实名认证即可进入所在的网格群,社区网格员拥有群主权限。

“武汉微邻里”还提供各部门在街道为民办证入口,社区律师、社区民警、城管、工商、食药监、房管等行政资源,青少年空间、4点半学校、夏令营、微心愿等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等力量亦实名入驻。

“‘武汉微邻里’后台会对诉求数据进行分类分发,网格员会第一时间上门处理,若不能处理则及时向上级部门求助反馈。”武汉市综治办社会服务与管理网格化指挥中心主任邹宇告诉记者,居民事后还可对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形成居民诉求“收集—处置—反馈—评价”闭环系统。

历时6年,武汉市通过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工作实现人、地、事、物、情全掌握。在此基础上,部署开展“建圈入群”活动,形成以“武汉微邻里”实名认证为基础的“网格群”,致力于打造“掌心里的便民平台、指尖上的贴心服务”。

共治

多亏“武汉微邻里”,一场电动车警报器半夜持续鸣叫引起的纠纷7分钟内得以平息。

9月23日22时13分,台北街和美社区第三网格一居民在“武汉微邻里”反映:不知谁家电动车报警器未关,三更半夜叫个不停,吵得人睡不着觉!

收到消息,网格员李胜红第一时间回复并联系区域门栋长黄胜、党小组组长朱红,请他们处理。由于不知是谁的车子,李胜红第一时间报警,民警建议先找到车主。有居民不耐烦地说:“一脚踢垮算了,这人这么没公德心。”更有居民往楼下扔东西表达不满,险些伤到人。

这些都在“武汉微邻里”的网格群聊里反映出来。看着局面开始往不可控方向发展,群主李胜红及时在群里发言:“大家都来出出主意,怎么消掉声音。”

“把喇叭线抽掉,就可消音。”朱红说。“可以,车主找事我负责。”李胜红马上表态。

22时20分,电动车警报器安静了,第三网格群聊里也安静了。报事居民在“武汉微邻里”后台悄悄给了李胜红5星好评。

这个案例让唐雯看到共治的魅力,也看到“武汉微邻里”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方面的成效。

从事社区工作越久,唐雯越认同“高手在民间”,社区里、网格内很多事情的解决,常常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

“武汉微邻里”模型能通过对敏感、关键词汇进行舆情监督和预测预警预防,提升基层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从今年4月开始试点截至8月,全市开展“微邻里”的50个社区“市长专线”报事量下降50%,居民群众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共享

换灯泡、通马桶、裁衣服……貌似上不了台面的小事,往往最让居民头疼。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来年轻人,只好网上搜或依靠“牛皮癣”小广告找,往往由此引发很多矛盾纠纷。

为破解难题、源头预防矛盾纠纷,“武汉微邻里”试着将社区里的“手艺人”、周边的“专业人”引入网格群,破解供需矛盾。

负责“武汉微邻里”研发工作的技术人员陈松伟告诉记者,未来还将开发多路音视频实时互动系统,让有办事需求、信访诉求的居民“端对端”对话网格服务团队,“面对面”化解矛盾纠纷,突破时空限制,将群众接访工作常态化。

在多个新城区调研时,武汉市综治办副主任王湫萍发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教育、医疗等需求无法满足,很多城市居民希望到乡村休闲、买无公害蔬菜等也找不到方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与农村资源互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王湫萍说。

目前,武汉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正与有关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农村版“微邻里”,以北斗导航网格码、公安机关标准地址码为基础,将二维码与农村特有信息相联系,让党务、政务、村务、商务通过扫码即可实现。

“未来将打通城市‘微邻里’与乡村‘乡情码’,通过互联网技术拆掉现实的虚拟墙,打造市域资源互通共享平台,通过民情主动搜、民意主动引、民生主动应、民事主动办,调动社会各界提供常态化、长效化的精准服务,推动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新格局。”王湫萍说。

□ 记者手记

“枫桥经验”起自农村。新时代,“枫桥经验”如何创新发展?

武汉将包罗万象的社会治理工作瞄准覆盖城乡的近两万个网格,着力做精、做细、做小;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研发城市社区“微邻里”,以网格为单位、以实名认证为基础,打造网上“熟人社会”;难能可贵的是,武汉创新社会治理的触角并没有停留在城市,而是延伸到农村,结合农村空心化的现实,以地理信息为基础,打造农村版“乡情码”。

更让记者兴奋的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梦想,以打通城市“微邻里”与农村“乡情码”后台为基础,打造城乡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真心希望,武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梦想早日实现。真心期待,一个更加平安和谐的美丽武汉早日到来。(记者 胡新桥 刘志月)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