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薄弱村有了 “造血库”

2018年11月01日09:43    来源:今日浙江

村强,则民长富;民富,则国久安。2017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向全省发出了“消薄”动员令:到2019年底,全省要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薄弱村。今年4月,浙江又启动了“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掀起了“消薄”工作新高潮。

一年多来,全省各地高站位谋划推进,多渠道集聚要素,以增强薄弱村“造血”功能为核心,精准打好结对帮扶、项目带动、人才支撑等实招妙招,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全省6920个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中,已有6000多个村实现“消薄”。

深挖产业潜力

近日,庆元县左溪镇石塘村300多株老香榧树顺利完成招投标,成功与中标单位签订了10年流转合同。按照合同规定,前5年,承包户每年向村集体上交租金5.05万元,后5年,租金按10%的比例递增。

2005年因左溪流域电站的开发,石塘整村搬迁至县城,香榧林疏于管理,效益越来越差,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2017年10月,村两委班子决定将振兴香榧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突破口,把香榧林流转出去。

“围绕这几百亩漂亮的香榧林,我们还要发展民宿、漂流,筹办香榧节,把石塘村建成乡村旅游观光基地,增加更多收益。”对发展壮大村集体,村党支部书记郑汉川信心满满。

石塘村的做法,是浙江众多“消薄”攻坚中的普遍做法。全省各个乡村结合各自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深挖产业潜力,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在建德高铁新区,总投资1.1亿元的移民创新创业小微企业园正在兴建。80个经济薄弱移民村以移民资金、土地资源等作价,入股项目总投资的90%,开启“抱团发展”之路。园区建成后,年收益将有700万元,每个村按股权分配,入账7万—10万元。

在永嘉县三江街道,坦头村借着瓯窑小镇建设的东风,村集体从村民手里流转废弃民房,转租给小镇企业赚取级差租金;将边角地、违章棚等土地置换整合,腾出建设用地,兴建集体物业楼,出租创收;村集体还将空闲地块和房前屋后改为临时停车位出租,并组建集体劳务合作社,承接小镇环境保洁、绿植维护等有偿服务。一年多时间,坦头村集体收入从原先的不到10万元,跃升至156万元。

在遂昌县焦滩乡,所有行政村共同入股,组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全乡的溪流、泥房、山林等资源,发展馨庐民宿、龙门景区、盛世花园酒店等美丽经济项目,为村集体的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乡里还以集体公司的名义入股水电站,让5个薄弱村变成股东。项目建成后,股份最少的村每年有18万元的分红收入。

“强村八法”“造血十策”“消薄十八招”……随着一大批格局特色的“消薄”模式争相涌现,农村的资产资源被彻底激活,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越拓越宽。

村企结对“造血”

8月24日,新昌县小将镇盐帮古道项目在结局山村开工,古朴沧桑的千年古道在900万元工商资本的推动下,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盐帮古道是新昌县东部一条著名的山水文化古道。今年6月,结局山村以全省“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行动为契机,成功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大华公司全额出资900万元,开发盐帮古道的旅游项目,并发动沿线村通过资源入股的方式,合作成立旅游公司,负责盐帮古道的运营开发,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集体增收,实现村企共赢。

“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是浙江工业反哺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举措,也是浙江“消薄”工作的重要载体。专项行动以省属国有企业、省市县工商联执(常)委、商会、省外优秀浙商相关企业为主体,采取产业带动、项目帮扶、就业扶贫、消费增收等方式,帮助薄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772家企业结对3836个村,达成协议项目3134个,到位资金4.7亿元。

浙江明确提出,村企结对,不是单纯的输血,不是单向的受益,也不是单一的扶贫济困,而是要帮兴业、帮富民、帮育人、帮美村、帮党建。要坚持以“项目为王”,因地制宜支持帮助结对村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产业,增加持续性“造血”功能。

在常山县新昌乡郭塘村,不少农房的屋顶装上了光伏板。这是浙能集团实施的“户用消薄光伏发电工程”,利用村中130余户村民的屋顶及部分闲置土地进行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约1000千瓦。前期投资由企业承担,扣除租金及维护运营成本后,利润全部归村集体。

“这个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张荣说,有了这笔收益,他们将谋划启动树屋民宿群、有机蔬菜瓜果基地等环保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同时每年滚动投入5万元资助困难群众,为80岁以上老人补贴部分医疗保险费用。

在景宁澄照乡仙山村,由奥克斯集团捐资建设的35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将于明年5月完工。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年至少可为仙山村增加1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兴村、旅游强村、农贸活村、项目带村……一个个经济薄弱村在结对企业的帮扶下,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造血库”。

放大“头雁”效应

“第一书记华俊尧有思路有办法,上任半年就争取到了百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兴建起村综合大楼。大楼落成后,每年至少增加3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联丰村党支部书记何飞平告诉记者,在华俊尧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一举摘掉了薄弱村的“穷帽”。

去年以来,婺城区从区直机关部门中选派82名副科级党员干部,到8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任“第一书记”,帮助挖穷根、育产业、促造血。去年有80个村成功“消薄”。

去年以来,浙江同步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及软弱落后村党组织转化工作,培养薄弱村的党组织书记,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村党组织的中心任务,作为考核村党组织书记业绩的重要标准,选出最能打仗的“领头雁”打好攻坚战。

在丽水莲都区,所有薄弱村都建立了功能性党组织——“消薄工作党支部”,区级联系领导、“第一书记”、乡镇干部等都是支部成员,通过一线调查研究、一线指挥调度、一线督促落实精准“消薄”。该区还下派64名区直部门党组书记担任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第一书记”,要求他们制定一份规划、联系一个项目、开展一系列帮扶活动,举全单位之力完成联系村的“消薄”任务。目前莲都区118个薄弱村已消除101个。

在临海河头镇,曾获省集体劳模的羊岩茶场勇挑重任,包干了河溪片12个村的“消薄”任务。全场20位党员担当结对村的“党员消薄指导师”,开展项目引进、技术指导、扩大销售等帮扶工作。目前,12个村全部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以党建为引领,浙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主心骨、主力军作用,带领村民们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消薄”攻坚战的胜利。(记者 袁卫)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谢倩、黄瑾)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