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玮
2018年10月31日16:12 来源: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无人机航拍这个近年来风靡影视界的新宠技术,目前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党员教育制片工作当中,为党教片的出新出彩打开了一扇宝贵窗口。无人机航拍以其独有的一种“上帝视角”,突破了高度、角度和速度的局限,能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事物的全貌,不仅以极富艺术感的画面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带给受众全新的视觉享受和审美愉悦,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党教片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笔者结合制片实践,就党员教育制片工作中无人机航拍的运用谈谈心得。
守正出新的动与静
无人机航拍按照镜头的运动方式,可以简单地区分为推拉镜头、升降镜头、摇移镜头、横滚镜头、绕点镜头、综合镜头等六种类型。不同的运动方式会产生不同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制片选题策划阶段,综合研判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来表现作品。
从内容需求度出发,增强视觉冲击力。传统的拍摄技术手段多以地面的推拉摇移为主,平视和仰视视角较多,俯瞰视角较少,画面具有典型的“平面性”,容易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同时,俯瞰视角的缺失易造成画面“立体性”不强、真实性降低。在制片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无人机为观众还原一个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现场。例如我们在拍摄《抗洪抢险党旗扬》时,无人机进入险情现场,在不干扰抢险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拍摄任务。通过快速推进镜头、低空、快速穿越、对冲等来呈现出冲击力强的视觉效果。这其中的摇移横滚镜头营造出了紧张忙碌的氛围,将人民子弟兵和党员群众处置管涌、转移受灾群众等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生动记录下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为开展抗洪救灾抢险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从环境匹配度出发,增强叙事吸引力。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运动能力强,通过精准的操作,可以打破空间限制,满足日常党员教育制片需求。要依据拍摄环境,安排恰当的镜头路线,从构图、光线、角度等方面来完成一段符合情绪符合审美的优美篇章。通过俯冲、爬升、盘旋、俯瞰等飞行方式和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的变化,创作出不同艺术效果的画面,将视点牢牢锁定在主要对象上。例如在《城里来的第一书记》结尾处,为了表现情感的升华和思绪的代入,我们通过缓慢升起镜头,将镜头朝下对准主摄物缓慢上升来释怀情感,通过村庄、湖泊等长镜头的运用,触动人们根植于心的对于乡土的热爱。
从蒙太奇理论出发,增强艺术感染力。蒙太奇是根据专题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思路观点及美学联结起来完成一部作品的艺术手段。所以航拍镜头也要和许多地面镜头组合起来才能成为整体,要注重镜头的切换,让过渡如绸缎般顺滑。例如在拍摄《流动的红色风景》时,既注重在宏大场面中对观众的视线起到引导和聚焦作用,以出租车党委车队在城市行进等特殊视角的大全景镜头开篇,也注意在幽远长景中为观众充分地留白,通过无人机一镜到底技术,模拟得到了类似摇臂、轨道、斯坦尼康一样运动的且平稳流畅的画面。
精雕细琢的取与舍
无人机航拍所获得的素材往往是大量的,而丰富的素材是制片的关键要素之一。笔者这里要谈的“取”是指拍摄过程中对素材的获取,“舍”则是在剪辑过程中对素材的割舍。取要咬定青山,舍要当机立断;无论取与舍,都要秉持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取,体现的是严谨制片的态度。几分钟时长的背后,往往是数十倍乃至数百倍航拍素材的积累。在拍摄《大道融通》时,涉及四季的变换,所以每个季度我们都拿出至少两周时间去跟踪航拍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四季更迭的差异,以描绘千年古镇大通不为人所熟知的美。每一次航拍我们都会提前勘景,事先做好最佳飞行线路设计,选取拍摄角度和起降点。拍摄时安排专人盯在监视器旁,边看画面边提出实时修正。拍摄绝对是个辛苦活,而且还得看天公“脸色”。有时为了拍摄延时的星空夜景,从晚上11点开始,拍好天都快亮了,就这样在古镇的石板上躺着数了一夜的星星。
舍,展示的是追求极致的风骨。拍摄完毕就是后期制作,选片、调色、配乐、特效、包装,一样都不能马虎。因为是航拍,也因为拍摄角度的特殊,每一帧素材都来之不易,画面背后是整个制作团队披星戴月的心血付出。但有时因为天气不佳、有雾气,拍摄回来的素材只好全部弃用,只为将最精致的一面展现在专题片中。我们知道,每一部党员教育电视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主题就意味着要分主次,就常要进行大篇幅大段落的删除和剪辑。其实,剪辑下来的很多镜头和创意,可能换个主题就会是非常精彩的素材。不过,也正因为有取有舍、有给予有留白,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的党教片受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欣赏,用自己的心灵去体味、去思考。
用心用情的精与练
无人机航拍技术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摄像技术的空白,也已经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若能熟练掌握运用必将对党员教育制片水平的提升多有助益。在新媒体时代,要把相对昂贵的无人机航拍设备物尽其用,除了财力与物力的保障外,更需要我们党员教育制片工作者主动出击,做匠人、用匠心,从细节中显精神、显品格,让新技术发挥新作用。
在学习中长“学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全新的航拍设备不断涌现,给制片手段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变革。作为党员教育信息化的开拓者,一定要敢作为、善作为,时刻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应用,详细研究航拍设备的性能和投入艺术创作的可能性。要多看多学多操作,从简单的缓缓飞行拍摄到高空悬停、360度任意旋转、俯仰180度的高难度拍摄等多种姿势、多种角度,在持续的练习中不断精进技艺,同时在拍摄中还要综合天气、地点、时间等影响因素,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党员教育制片工作。
在理想中筑“梦想”。让造价高昂的航拍设备不再机械和冰冷的唯一途径就是制片团队汗水的润泽和日复一日的雕琢。要秉持对艺术的执着,让无人机航拍成为党员教育工作者手中的利器。要坚决摒弃“撞钟思维”和得过且过思想,认真落实“思想精深、内容精致、艺术精湛、制作精细”的要求,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来进行脚本创作和航拍原始素材的积累。当专题片小样成形后,还要一次次地继续精细打磨,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更多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党教片。
在历练中变“老练”。无人机和一般的摄像器材不同,使用者不仅要懂法守规,更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无人机操控技术,在拍片前做好软硬件的检查准备,并提前查看现场,规划无人机航线,合理构图,通过大胆尝试在不同高度、不同运动速度、不同运动方向下运用不同的拍摄方式采集影像,确保画面的信息量、流畅性和冲击性。同时,也要时刻警醒,坚决不碰法纪的“红线”,做到不该飞的地方不飞、不该拍的内容不拍。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委组织部)
(原载于《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杂志2018年第10期)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