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黑龙江《党的生活》

致富先“治心” 激发内动力

——勃利县委开展党建促脱贫工作侧记

2018年08月21日13:18    来源:党的生活

“没想到,我能有机会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脱贫经历。”两年前还是西连村贫困户的李才说,“因为我腰上有伤,干不了重活;想搞点儿种植项目,又缺少资金。对脱贫没有信心。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医院给我减免了看病费用,我家又种了半亩大葱,去年各项收入加起来能有16 000多元,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2018年5月27日,在勃利县倭肯镇举办的“在脱贫路上知党恩、感党恩,除陋习、树新风”主题宣讲活动中,脱贫村民“现身说法”,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自2017年年初以来,勃利县委坚持以党建为抓手,通过多项举措,激励贫困群众提升脱贫的勇气和干劲,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建强堡垒,把人心聚起来

面对有些懒散的贫困户,大四站镇大连珠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波一度很苦恼:“县里扶贫政策这么多,养鸡还有补贴,你为啥就不愿意干呢?”

“养鸡?饲料、粮食不得花钱买?鸡都能把人‘吃’了。”听到这样噎人的回答,李建波只能苦笑。

据了解,2014年至2017年,勃利县不断加大各项资金投入,然而,物质上的支持也滋生了部分贫困村民“等靠要”思想。

“出现这种现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是重要原因。”勃利县委书记李明介绍说,为了掌握具体情况,2016年6月,县委成立调查组,对全县10个乡镇的党建工作情况进行兜底。

“‘三会一课’不及时、不规范,村里的党员们一年都聚不上几次,何谈凝聚力?如果基层党组织失去群众信任,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就是一句空话。”李明说,通过调研,共发现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党员缺乏活动场所、农村党员作用弱化等90多个具体问题。

基于此,勃利县委决定,将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治心”的突破口。2017年年初,勃利县委在全县选取30个基层党组织作为试点单位,建立党员活动站,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活动,把人聚起来,让党员动起来。

“我们采取先‘面’后‘点’的方式。”按照县长王峰的思路,“先抓活动开展,提振党员士气,然后通过党员的服务去影响群众,从而树立群众对党组织的信心,如此一来,党组织在引领脱贫攻坚时才能一呼百应。”

于是,勃利县委一方面在硬件上高标准打造党员活动站,另一方面在活动形式上谋求创新。各活动站每月确定一个党员乐于参与的党日活动主题,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展才艺,争当骨干。

倭肯镇东连村党员活动站辐射周边5个村屯,党员们通过聚在一起唱红歌、忆党史,进一步激发了追学先进的热情。

小五站镇大义村在开展活动时,把党的扶贫方针政策编排成快板书、三句半、顺口溜,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党员的觉悟,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

在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过程中,党员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四站镇大连珠河村党员活动站站长刘森的直观感受是:“以前我们开会得和党员百般商量,现在大家有事儿没事儿都主动到活动站来,参加活动,过组织生活,积极学习并宣传政策……心齐了,劲头也足了。”

强化服务,用榜样建信任

2017年3月,勃利县委趁热打铁,以25个农村和11个社区党支部为试点,创建党员代办协办工作站,为贫困群众提供“点对点”服务。

各试点基层党组织根据代办对象的实际需求,确立了代办医保、代交各类费用以及上门家政服务等多项服务内容。通过定期上门走访慰问、不定期电话沟通等方式开展工作。

2017年春天,勃利镇东岗村贫困农民张臣家的房子倒塌后一直租房住,这使他本来就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该村党员代办协办工作站建立后,通过向上协调资金,最终帮他家建起了一处新式彩钢瓦房。

“每月月初,协办站的党员们都会来我家帮忙干活。6月初,我家屋前还有一道障子没立,他们过来就帮着竖起来了。我是真心感谢党组织,感谢协办站。”张臣不仅住上了新房子,党员们的真情相助也让他深深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据了解,36个党员代办协办工作站成立以来,党员人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6次,为贫困群众代办各类事项3100余件。

随着党员活动站和代办协办工作站的日渐成熟,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激活,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不断提高。

2018年5月的一天,青山乡中原村党员王宪付在村口碰到了推着小车要去种地的贫困户刘玉坤。一问才知道,车上装的是玉米种子。

刘玉坤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村干部多次劝他搞养殖、种玉米,他总是“哼哈”敷衍,一直无动于衷,现在怎么突然“开窍”了?

原来,代办协办工作站的党员们不仅送服务上门,还不时告诉他一些致富信息,尤其是远近脱贫村民的“事迹”,逐渐“挠”到了刘玉坤的“痒处”。

“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党员们的上门服务和苦口婆心的劝讲,让刘玉坤深受触动,他决定“活出个人样”,不再把贫困当“光荣”,要靠劳动致富。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韩冬感慨道:“与其让干部干巴巴说教,不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力量,用党员去影响、改变贫困户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小五站镇大义村党支部针对2017年以来玉米价格下跌的市场走势,让党员致富能手在送服务之余,将自身发家致富的经验也传递给贫困村民,引导他们进一步认清优化产业结构对推进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目前,大义村125户贫困村民流转600多亩土地进行“旱改水”,每亩增收700余元。

如今,通过党员代办协办工作站的积极运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引领群众实现“精神脱贫”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营造氛围,“治心”见成效

在做贫困群众思想工作的过程中,勃利县委发现,致富能手的“现身说法”着实有效,但逐户说教的效果有时差强人意,集中宣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当勃利县委就公开宣讲一事广泛征求意见时,得到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响应。在倭肯镇正阳村党支部书记尹利梅看来,“让农民教育农民,比干部单纯说教更管用。”

2018年6月,勃利县委组织部正式面向全县贫困群众举办“在脱贫路上知党恩、感党恩,除陋习、树新风”主题宣讲活动。消息一出,全县报名参加演讲的群众多达563名。每个乡镇选取一个村作为主讲地,简单搭个台子,活动便正式“开锣”。

在演讲环节,让脱贫户讲如何脱贫,让非贫户讲不争抢扶贫政策,让贫困户讲党的恩情——一件件具体事例、一点一滴的变化,道出了基层党组织为贫困家庭送去的脱贫信心和党的关怀,使现场群众深受教育,追学先进、脱贫致富的氛围更浓了。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影响下,勃利县农村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变化,信心更足、思路更清、干劲更大。

过去,小五站镇大义村村民张春玲总认为自己脱贫无门。在参加了几次主题宣讲活动之后,尤其跟着那些脱贫户一起“算细账”,她逐渐认识到了勤劳致富比“等靠要”得来的东西更长远、更实惠。2017年5月,她把自家36亩土地流转到村里的合作社,自己则在七台河市找了一份月嫂工作,每年收入可达24 000元,脱贫指日可待。

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大四站镇小连珠河村贫困户王富海。过去,他一度抵触脱贫帮扶工作,甚至将扶贫干部拒之门外。主题宣讲活动开始之初,他的态度是“看热闹”,可是“热闹”看了几次后,他的心活泛了。接着,又经过村里的党员和扶贫工作队上门做工作,告诉他脱贫后的政策不间断、帮扶不脱钩,不仅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也最终让他算明白了账——脱贫才是正路。现在,王富海正与帮扶人员认真谋划脱贫路径。

据了解,截至2017年年末,全县贫困户已脱贫9116户、22 496人,其中有1880多户贫困户主动申请摘帽。

“下一步,我们要把党员活动站、代办协办工作站、主题宣讲活动等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持续面向全县铺开。”对于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辉的思路更加清晰,“通过久久为功的恒心,让勤劳致富的理念深入到每一名贫困群众心中!”(张树凤 滕菲 记者 王宇萌)

(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谢倩、黄瑾)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