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刊授党校》

周总理这样开会

杨诗

2018年07月06日15:03    来源:刊授党校

周恩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坚定的原则性,“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郭沫若语)。他十分厌恶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行为,一旦发生此类事情,哪怕是深夜也要召开紧急会议,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周恩来常用的一种开会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就任国务院总理26年,领导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其中有些决策是召开会议研究产生的。周恩来娴熟地运用开会这一领导方法,根据不同的主题召开不同的会议,集中研究和解决有关问题,成效显著。

周恩来丰富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主持开好会议的范例。学习周恩来开会的思想和方法,在力戒形式主义的今天,对领导者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每周一会,充分听取各种意见

周恩来虚怀若谷,以善于兼听而著称。他认为,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会闭塞,犯片面性的错误,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正确地决定方针、政策及具体决策。这种思想转化到实践中,成为周恩来开会的一种重要方法。

国务院前身为政务院,1949年10月21日成立后,周恩来每周主持召开一次政务会议,研究讨论重要决策和人事任免。政务会议成员包括总理、副总理、秘书长和政务委员,共21人。其中有共产党员,也有民主党派人士。

周恩来非常重视发挥政务会议的作用,要求其成员中的民主党派人士都参加每周的政务会议,还让他们审查有关文件,修改指示和法令。这些民主党派人士热情很高,积极参加政务会议,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周恩来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作总结讲话,集思广益,形成决策。

来自民主同盟的政务委员罗隆基,本是不乐意开会的人,可他带病也要参加政务会议。这是为什么?罗隆基说:“不是政务会议上的什么事情我都有兴趣,也不是这个人那个人的讲话我都喜欢听,而是有一点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在每次政务会议上,周总理总有一篇讲话,教益很深,对我就像是上了一次大课,所以我舍不得不来。周总理的讲话见解精辟,纲举目张,其水平之高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罗隆基评价总理主持召开的政务会议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周总理总结讲话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其他人发言时的可取之处,也吸收进去,加以肯定”。周恩来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归纳总结时,积极吸收和热情肯定好的意见,让参会人感到自身价值。二是周总理“对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与会人员发表的并不正确的意见,采取极其高明的方式加以纠正,使人真正心悦诚服”。对于民主党派人士的不正确的意见,周恩来采取真诚坦率的态度,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帮助他们接受真理、修正错误。春风化雨,这些民主党派人士因此心悦诚服。

从1949年10月21日至1950年10月20日,周恩来共主持召开了55次政务会议。他说:“为什么政务会议每个星期要开一次呢?难道我们也是闲着没事干,高兴每个星期开一次会吗?不是的。这是有好处的。”实践证明,它是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妥善作出决策的重要方式,也是发扬民主、团结民主人士合作共事的好形式。通过一次次政务会议,参会的民主党派人士“把党的政策传达到他们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人民中去”,这样就团结和调动起了更多的建设国家的力量。

周恩来在主持召开其他会议研究问题的时候,也经常采用民主、兼听的思想和方法,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形成正确的决策。

专委会议,统筹协调果断决策

周恩来善于统领和驾驭全局,妥当处理多方面关系,顺利解决各种难题。有时面对复杂情况,他会从实际出发果断决策,以推进重要工作的开展。这是周恩来开会的又一种方法。

原子弹是新中国扬威的一个重器。1962年,为了加速研制原子弹,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专委会”),周恩来任主任,还有七位副总理和七位部长参加,领导这一“天字号工程”。

11月17日中央专委会成立当天,周恩来就召集了第一次会议,开始了全面的领导工作。半个多月里,他连续主持召开了三次专委会议,研究研制原子弹的规划,为二机部调集领导干部和科技人才,确定部门间的协作项目等。此后,专委会议三个月开一次;有急迫问题需要解决,就随时开小会。

周恩来求真务实、严谨细致,每次专委会开会之前,都要审阅议题要点,仔细阅读有关部门呈送的报告,然后再确定开会议题。这样,会议内容就很实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尽管如此,会议上仍然会出现某些争论。每当这时,周恩来都会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

原子弹工程浩大、投入巨大。当年刚渡过三年困难期,国家财力有限,研制原子弹的经费从哪里来?初次搞如此大的工程,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导致有些项目事先无法列入财政计划,临时要钱如何解决?专委会议上出现了争论。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周恩来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反复思考,在审查专委会第二次会议纪要时加写了一句话:“设置专委机动费多少万元。”难题迎刃而解,不用争论了。一些没有预见而又急需的项目,也可以顺利启动了。

从中央专委会成立到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周恩来共主持召开了九次专委会议和若干次专委小会,解决了100多个生产、科研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其间意见难以统一时,周恩来总是从实际出发,大胆拍板。原子弹研制几乎牵动全国各条战线,正是由于周恩来负责抓总、统筹协调、果断决策、高效指挥,这一浩大工程才能有序开展、全面推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使壮美的梦想变成了震惊世界的现实。

后来研制氢弹、人造卫星的过程中,周恩来采取同样的开会方法,情况复杂时运用同样的决策方式。这既证明了总理的关键作用,也展示了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凌晨开会,解决官僚主义问题

周恩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坚定的原则性,“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郭沫若语)。他十分厌恶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行为,一旦发生此类事情,哪怕是深夜也要召开紧急会议,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周恩来常用的一种开会方法。

1973年9月10日凌晨1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紧急会议。民航、空军、总参谋部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急忙赶来。

周恩来为什么要在凌晨召开这次紧急会议?

9日夜,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20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往卡拉奇,机上载有亚非国家的体育代表团和某国政府代表团。飞机升空仅5分钟左右,机组就向机场指挥塔报告:“飞机第三发动机起火,请求返航降落!”为防止飞机降落时起火爆炸,该机组同时申请空中放油。塔台指挥员从未遇到过这种紧急情况,连忙向值班首长请示。值班首长不敢做主,便向民航总局调度值班室请示。总局调度值班室又向值班副局长报告,副局长也不敢拍板……33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人作出决断。

情急之中,塔台指挥员要通了北京民航管理局副局长张瑞霭的电话。当过飞行员的张瑞霭听完情况后果断地说:“立即放油,同时做好紧急抢救准备!”他火速赶到机场,看见飞机仍在空中盘旋,还没有放油,便抢过塔台指挥员手中的话筒,下达了命令,“720,放油降落!”由此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灾祸。

周恩来走进了会议厅,把到会的人扫视了一遍,发现了张瑞霭,就一边走向他,一边高声说:“感谢你呀,张瑞霭同志!你办了一件大好事!你的决定很正确,很果断,很及时!”之前,张瑞霭听说上级要追究他“擅自做主”的责任。此时,他听了总理的评价,热泪盈眶。

赞扬完张瑞霭,周恩来随即转向与会的三方负责同志,严厉地说:“作重要指示,像打仗一样,应该尊重前线指挥员,你们不但不这样做,还要追究责任,是谁决定的?”

见无人答话,周恩来问民航总局值班首长:“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值班首长回答:“我也是同意放油的。”周恩来追问:“那么你为什么不下达指示,还要一级一级向上请示呢?”值班首长知道错了,低下了头。

接下来,周恩来认真查证了在场的每一级领导,发现有13个环节层层请示而没有一个决断的。他于是痛批道:“简直是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这不仅是关系飞行安全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国际影响的重大问题!不要说延误33分钟,有时即使是延误33秒钟,也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我们的事情之所以难办,就是层层太多,又不敢负责。机构不改革不行,权力一定要下放,领导者要懂行,官僚主义要不得!”

从10日1时到4时30分,会议开了三个半小时。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在凌晨召开紧急会议,因为这是一个不能过夜的重大问题。他亲自查找问题的根源,痛批层层推诿的错误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为了杜绝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这次紧急会议后,民航总局改进了管理办法,明确了责任和要求,提高了领导应急处理能力,周总理的指示精神得到了全面落实。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段晨茜、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