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31日16:16 来源:法制日报
5分钟办完护照及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湖北十堰出入境办证速度,有点出乎市民黄女士的意料。
“资料全、志愿者引导、自助设备快。”十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周鹏如此解释。
更让黄女士没想到的是,她的办证取号单上有两行温馨提示:一行是提示叫号办理,一行是“可凭此票减免停车费”。
“我们希望用五星酒店大堂服务的标准打造出入境流程,让办事群众从来到走都舒心。”周鹏近日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出入境速度与服务,是十堰公安深入推进执法公信力建设的典型代表。
酒驾盲测、违法停车3分钟语音劝离、“见面提审”复核排除非法证据……说起如何让群众感受到公平公正,十堰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陈诚掰着指头列举他们的做法。
提能力
民警程大姐提级之路,险些“卡”在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上。
为提升执法能力,十堰市公安局规定领导干部任前必考法律知识。从警25年的程大姐达到提级条件,但第一次法制考试得了50多分,未通过提级程序。
按规定,程大姐可以申请3个月后补考一次。经过3个月的努力,程大姐终于“啃”下许多专业法律知识。第二次,她考了80分,获得提级。
如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
十堰市公安局从强化执法培训、提升执法能力抓起。抓“关键少数”,市公安局通过“第一综合党支部”每周学法练习20题专题学法,实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及局领导轮流出庭应诉制度。
“抓关键少数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提升全体民警执法能力。”十堰市公安局副局长黄晓滨透露,通过民警“夜校”、送教下基层等方式强化对一线执法民警接处警现场处置、规范使用办案区、正确运用裁量基准等与实战相结合的培训。
数据显示,至今,十堰市3400余名在岗民警中,98%通过基本级、中级执法资格考试,79人通过高级考试,39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十堰不断强化民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十堰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鲍隆林说,去年4月,该局出台《十堰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程序规定》,将其作为推动规范执法的“预警阀”,尽可能将执法问题纠正在萌芽状态。
办理曹某和胡某两起机动车驾驶证吊销案时,十堰市郧阳区公安分局交警事故处理中队民警超期一年才作出处罚决定。近日,因认定责任民警的行为构成执法过错,郧阳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其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强化民警自身素质提升,旨在为规范执法提升公信力打牢基石。”十堰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新兵说。
强保障
一部亲情电话出现在十堰丹江口市公安局三官殿派出所办案区。
这部亲情电话类似紧急通话装置,有拨号按键、扬声器和电话开关。
“亲情电话平时不能拨打,需要使用时先申请,刷智能手环后便切换成可通话模式。”办案民警透露,通话超过申请时长,电话会自动挂断,内容涉及案情时民警会依法终止。
亲情电话之外,三官殿派出所办案区的智能辅助设施,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办案对象进入办案区,会佩戴一个智能手环,当事人在办案区的所有流程和活动轨迹全部自动记录;随身物品拍照登记,由当事人自行存放智能柜,出所时刷智能手环可自助取回,全程有监控视频记录;智能讯问台可在制作笔录时自动朗读当事人权利义务,音视频可同步自动生成光盘。
丹江口市公安局是十堰公安机关在全市推进执法管理“三位一体”(执法办案区、涉案财物管理区、案管专区)建设的试点,率先在湖北全省建成3个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派出所和丹江口市公安局案管中心。
目前,十堰市12个县级公安机关正全面推进高标准案管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和办案中心建设。
“十堰市公安局探索以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推动了业务流、管理流、信息流‘同步融合’,实现对执法办案活动的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管控,能有效规范民警执法办案行为、提升办案效能。”湖北省公安厅法制总队负责人这样评价说。
信息化执法保障之外,十堰还按照湖北省公安厅要求在全市推广实行法制警长(警员)命名制度,强化基层监督力量;市公安局成立“法制委员会”,搭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集体议事平台,降低执法安全风险;深入推进受案立案机制和刑事案件改革,通过“见面提审”复核排除非法证据,防范冤假错案。
“通过强化软件、硬件保障,提升民警规范执法的底线意识,让群众在公安执法办案中感受到公平公正。”十堰市公安局副局长陈顺国说。
赢认可
“十堰市公安交管警告,您的机动车在人民路违法停靠,请立即驶离,否则我局将依法进行处理。”
近日,正在人民路一临街商铺购物的李先生接到警方电话语音提示违停。接到电话后,李先生迅速将车驶离禁停路段。
“3分钟内驶离违停地点的车主,将免予处罚,我们简称‘违法停车3分钟语音劝离’。”十堰市公安交管局副局长陈洪举说,碰上车主电话多次无法接通情形的,违停抓拍系统将自动合成违停图片,经人工审核后录入系统处罚。
电话语音提示,由十堰公安交管局违停语音劝离服务系统自动发出,是依托指挥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整合智能“电子眼”与语音外呼中心的结果。
“这就以科技手段弥补了非现场违停执法缺失的劝离环节,解决了传统交警拍照贴单告知但违法停车行为、秩序混乱未消除的难题。”陈洪举说。
统计显示,自2015年12月25日启用至今,违停语音劝离系统共计拨打劝离电话330余万次,城区日均拨打5300起。
围绕便民利民,十堰市公安机关在全市户籍窗口推行无户口人员两级联审快批、开设63个窗口受理全国异地办证等“放管服”套餐,赢得群众好评;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建成交通事故处理诉前调解中心,集公安、司法、法院、保险、仲裁、人民调解为一体,推行多部门联动调解机制,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我们将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勇于担当,坚持不懈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十堰公安执法公信力。”陈诚说。(记者 胡新桥 刘志月)
相关专题 |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