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首都公安深入改革交出新时代强警新答卷

2018年05月28日14:44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首都公安深入改革交出新时代强警新答卷

五月的北京,花红柳绿,无论是骄阳照耀下的红墙,还是华灯初上的长安街,处处透着宁静祥和。而守护这份祥和的,正是首都警方的“负重前行”。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北京市公安局打击违法犯罪整体效能明显提升,截至2017年9月,北京警方现案破案率同比上升16.7%;冀豫鲁在京流动人口中,超过六成有在京长期居住意愿。

首都公安机关肩负着首都政治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任,承担着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保驾护航的使命。身处改革浪潮中,他们又有怎样的作为?《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走近首都公安一线,亲身体验了改革给首都警务工作带来的变化。

警力最大限度投向百姓身边

2017年对北京公安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万名警力前置到基层一线,推动派出所“两队一室”和“7×24小时”基层警务运行机制改革,

此举带来的是群众见警率大幅提升,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

记者首先来到西城区陶然亭派出所,发现改革后的派出所机构设置、职能分工与记者印象中的派出所已有巨大不同。通过警力前置,该所民警人数增长47%,这些民警被分作4个社区警务队、1个打击办案队和1个综合指挥室,综合指挥室是所里的“最强大脑”,牵动社区警务队和打击办案队两条线,实现社区警务合成作战机制,打击办案更加专业高效。

记者在陶然亭派出所见到了陶然亭派出所副所长、打击办案队队长张文靖。2017年之前,他还是市公安局情报中心分析研判处打击犯罪研判科科长,后来顺应改革“洪流”,主动报名“前置”到了陶然亭派出所。

张文靖告诉记者,陶然亭派出所地处西城区最南端,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实有人口6.5万余人,平房老旧,门店密集,流动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结合属地特点,派出所抽调12名警力组成打击办案队,其中4名都是改革后前置到一线的民警,除了他,另外3人分别来自网安总队、预审总队和特警总队。打击办案队集合了情报研判、视频侦查、现场抓捕、询问审案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创下了半年刑拘42名犯罪嫌疑人的优秀战绩。

警力的优化带来的是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上升,2017年,陶然亭派出所辖区发案、立案达近3年最低值,刑拘、破案达3年来最高值。

北京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衡晓帆说,“人”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北京市公安局党委把机构调整和警力前置作为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和关键一招,把“机关压缩三成、基层增加一万”作为刚性标准,制定系统政策,精准推进实施,确保机关警力“下得去”。改革以来,共向基层补充警力13118人,其中直接补充到派出所6743人,使派出所警力占到全局警力的46%,最大限度把警力投向百姓身边。

刑侦工作向智慧转型升级

“您好,是X先生吗?这里是北京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14时17分您是不是接了一个188开头的电话?注意,那是诈骗电话,千万不要相信。”5月25日上午,当记者站在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10层大厅里时,此起彼伏的电话通话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

这里是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近几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反诈中心应运而生。记者注意到,反诈中心内的一块超大电子屏幕上,有各种实时变化的数据、图表,实时显示当天电信诈骗接警数及被骗案值等,发案地、窝点地、拦截提醒和接警止付、冻结等模块均实时可查。

“事主一旦发现自己遭遇电信诈骗,只要拨打110报警,反诈中心便会第一时间接警,我们与骗子争时间、抢速度,紧急止付涉案银行账号。”刑侦总队十支队副队长王琪是反诈中心的组建者之一。近几年,他带领团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快速冻结止付,快速拦截劝阻,被称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闪电侠”。

记者发现,反诈中心除接警区外,还设有警情案件监测研判室、涉案信息处置响应室、银行和网络运营商入驻等区域。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等8家银行工作人员都已带着“最大权限”进驻,实现被骗金额快速止损。王琪说:“银行入驻后,警方和银行的沟通效率大大提高,这对追回资金十分关键。”

王琪向记者介绍说,反诈中心与银监会、央行、北京市银监局及相关金融机构建立警银联动工作机制,与工信部、北京市通管局、三大运营商建立了警通联动工作机制,此外还与高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了警企联动工作机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打击预防犯罪的能力水平。“北京市公安局去年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成效显著,为群众止损19.8亿元,劝阻群众近4万人次,破获本市和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及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50%和30%。”

除反诈中心的成果外,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总队长袁林告诉记者,按照市局党委“做精机关、做专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改革要求,刑侦总队创新建立了“两级管理、三层打击”的大刑侦体系,8类危害严重刑事案件破案率屡创新高,新发命案连续3年保持100%侦破。同时,基于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特征,刑侦总队还推动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市公安局打击犯罪合成作战中心,以人工智能语义分析、人脸图像对比、警企联合实验室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果全国领先,指纹、DNA数据库以及刑事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北京品牌,首都刑侦工作正向智慧转型升级。

全流程规范执法“一站办案”

华列兵是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党委书记,谈到公安执法办案核心业务改革,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北京市公安局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站式”办案模式。

“改革之前,派出所都在自己‘家里’问人,自己办案、自己监督,难免会出现一些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华列兵说,办案民警押解刑事案件嫌疑人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从进入办案区登记后的人身检查、讯问嫌疑人,到最终嫌疑人离开,全程监控,且全部流程化、标准化管理。

5月25日下午,记者又走进丰台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随行民警介绍说,该中心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承担刑事案件集中办理、团伙案件集中审查、疑难案件集中攻坚三大职责。

“我们要求办案民警在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小时之内向办案中心进行电话或网络预约,中心根据承载情况统一安排功能室。”丰台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政委季静惠介绍说,到达中心后,民警会领到一张“临时出入证”,并在这张小磁卡内对案件信息、民警信息和犯罪嫌疑人信息进行必要补充,磁卡具有GPS定位、提信授权、服务凭证的功能,对办案民警全流程监控。且无论是楼道,还是候问室、讯问室、询问室,实现办案中心内无监控盲区。

记者看到,嫌疑人在办案区录入身份后,会被佩戴一个智能手环。手环既和案件绑定,也和嫌疑人的所有材料和状态绑定,办案人员在办案区内的多个刷取点刷手环都能看到嫌疑人所有材料。此外,手环同样具有GPS定位、报警和音视频回索功能,嫌疑人进入办案区域后的所有行动轨迹,都会在监督办案的合成作战室监控地图上显示。

记者还注意到,在讯问室,所有墙面均使用木质软包设计,桌角均呈圆形状,防止嫌疑人自伤自残。所有讯问过程实现24小时全程录音录像,杜绝了刑讯逼供、单人讯问等违法办案行为发生。

据介绍,2015年10月,以“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为特点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首都公安系统全面铺开,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公安局已有16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完成建设并启动运行。随着改革的深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新理念不断将这项机制推向完善。(见习记者 张雪泓 记者 黄洁)

(责编:段晨茜、姜萍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