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松
2018年05月24日07:47 来源:科技日报
纵横交错的高压输电线路,犹如大地上的琴弦,连绵不断,点亮了万家灯火。但受天气、季节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它们偶尔也会出现断点,此时,电力抢修工人便成了再次点亮光明的人。
年近五旬的张黎明就是这样一名电力人。身为国网天津滨海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检室党支部副书记兼配电抢修一班班长,他在铁塔线路间爬上爬下,一干就是30年,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光明使者”。
“这么多年,我从未关过手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就是要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这是今年4月16日,张黎明在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开课上的一段讲述。
配网抢修工作不分昼夜,需要随时待命,特别是遇到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这么多年,我从未关过手机,有时夜里听到下雨,就起来穿戴好,把电话握在手里,或者干脆到班里看看,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翻开抢修工作单,几乎每一次抢修记录中都有“张黎明”的名字。
2012年7月26日的那场暴雨中深深印在张黎明脑海中。那一天天津地区遭遇60年一遇的暴雨突袭,当时张黎明正在病房陪伴病危的父亲,雨声却搅动着他的心。留下前来送饭的妻子,他赶到抢修班,刚进门就接到天津新港四号路港39线路电线断落的故障电话,张黎明立即出发赶往现场。
张黎明永远将“大家”放在“小家”前面,他常说:“无论在平常还是在关键时候,不管在哪个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茶余饭后走成“活地图”
从业30年来,张黎明始终坚持在一线,茶余饭后走街串巷巡线8万多公里,绘制1500多张线路地图,为故障抢修争取宝贵时间,被同事形象地称为“活地图”。
张黎明的这手绝活得益于他的工余爱好——“溜达”,他总是沿着电力线路“溜达”,并不时掏出小本记录线路沿途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慢慢地,他对单位所辖线路的全部参数指标、安全状况、沿线环境及用户特点等情况了然于胸。
不仅线路所处位置和运行状况在他心中非常清晰,由于长期抢修实践,他对于故障的判断也更加精准,可以根据停电范围、故障周围环境、天气情况、线路设备健康状况以及线路保护动作情况等,迅速判断出事故的基本性质和位置,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成因和故障点,每每能在抢修任务中赢得宝贵时间,尽快恢复送电。
他还将多年遇到的近万个故障总结成50多个案例,形成“急修案例库工作法”和“抢修百宝书”,将常用的抢修经验、技巧、经典案例印成“口袋书”,与同事分享共用。
张黎明说,践行工匠精神就是要有一种传承和担当精神,要专业专注、持续改善,更要有为民情怀。
如今,他的手机号出现最多的地方,是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上、街道市民服务手册上、便民爱心卡上。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更是将“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服务百姓的真情送到千家万户。工作以来,他累计完成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作业2万余次。
潜心钻研 成为“蓝领创客”
“服务没有最好,创新就能更好”,这是张黎明常说的一句话。他时刻留意工作和服务中的“疑难杂症”,将点滴创新火花变成创新火炬,成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创客。
张黎明在工作中发现,社区用电超电荷或遭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线路变压器易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以前,作业人员需爬上电线杆带电更换保险片,正常抢修耗时在45分钟左右。他和同事一起反复试验,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发明出一体式绝缘拉杆,巧妙地将刀闸设计成可摘取式,抢修员不用爬电线杆在地面就能摘取更换,修复时间一下子缩短至8分钟。如今,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在配电抢修中,对故障设备的定位查找占了整个事故抢修的很多时间。张黎明召集青年骨干历时3个月研发出“配电设备地图APP”,并将此软件植入到现有的抢修移动终端PDA中,实现了配网设备的快速精准定址定位,设备定位时间大幅下降60%。
2011年,张黎明创新工作室成立,成为有志创新者的“头脑风暴场”。工作室成立以来,张黎明带领同事们实现技术革新2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30余项,20余项成果填补了智能电网建设空白。创新工作室还孵化出“星空”“蒲公英”等8个创新工作坊,培养出众多“蓝领创客”。
张黎明坚信“把工作干出彩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他表示将继续坚守电力抢修一线,以更便捷的服务、更精湛的技术、更务实的作风,展现当代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