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黑龙江《党的生活》

警钟莫作“耳旁风”

2018年05月21日14:33    来源:党的生活

前不久,笔者在一个微信群里转发了省纪委监委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最新一期通报,其中一则案例引发群友的讨论:

几年前,某高校一名中层干部在办理父亲丧事期间,收受八名教师礼金4300元,被校纪委诫勉谈话。后来,这名中层干部在办理岳父丧事期间,再次收受下级礼金,且在组织调查期间不如实说明问题,为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职。

群内有人认为:“都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处理得太重了吧?”

群内有人分析:“估计是被人盯上了,这种事就是抓住谁谁倒霉。”

群内有人感叹:“收这点儿钱也算个事儿吗?小题大做。”

笔者发现,群内持类似心态的人并非个别。也就是说,对于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警钟,有些人还没有放在心上,党纪“红线”这根弦还没有绷紧。他们尚未真正认识到,一些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小问题”,已经越来越为党纪政纪所不容。

据中央纪委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3月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516起。其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等“节日常见病”的数量仍然位居前三。同时,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6.5万人次,占运用“四种形态”处理总人次的63.2%。

以上数据表明,在查处“四风”问题上,运用第一种形态持续发力已成常态,意在抓小抓早、防微杜渐,但目前依然高发的违纪问题,也说明有不少党员干部没有给自己敲响警钟。

在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时代要求下,对碰触党纪“红线”的行为坚决打击,一方面,说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从严查处、持续通报就是为了形成震慑效应,给侥幸者、“旁观者”以警示。

事实上,很多通报中的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问题,虽未触犯法律,但已触碰了党纪“红线”。

对广大党员而言,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全面从严”的范围,包括全体党员;“全面从严”的内容,包括纪律和法律。党纪党规和中央八项规定等要求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最高标准”,相反,这些约束只是对党员的“最低要求”。无数案例一再表明,对小问题不以为然,终究会演变为追悔莫及的大问题。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目前的“时务”,就是全面从严、日益从严的执纪常态。谨记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就是“识时务”。识时务者,即便算不上“俊杰”,但至少是政治上的聪明人。所以,对于通报的那些典型案例,决不能当“热闹”看、当“笑话”听,而应当引以为戒,反躬自省。

摒弃“看客”心态,树立“底线”意识,需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不能把警钟当成“耳旁风”。(任红禧)

(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宋美琪、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