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情牵民生之本 服务就业创业

2018年05月16日10:47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情牵民生之本 服务就业创业

5月15日,沈丘县周营镇周营村“乡村微工厂”的工人在加工服装。该县有“微工厂”“微车间”200余家,带动2.6万余人就业。谢辛凌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省为促进就业出了许多实招。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我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的就业创业工作“榜上有名”,将作为保障改善民生亮点地区,在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时获得倾斜和支持。

返乡创业扩大“归雁经济”规模

5月14日,息县项店镇张庄村的扶贫车间里,20多名女工正在缝纫机前专心作业,一顶顶户外帐篷从她们的巧手中生产出来。

“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在用地、贷款等方面还有绿色通道。”企业负责人许世伟说,自己在外打工多年,如今已在息县投资建设了14个扶贫车间。

在全省范围内,许许多多像许世伟这样的农民工带着技术、资金回乡创业,不断扩大“归雁经济”规模。2017年,全省共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24.74万人,累计返乡创业100.95万人,带动就业594.78万人。

成绩斐然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和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以构建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保障“三个体系”为抓手,我省不断出台惠民政策。省级层面建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在全省优选177个返乡创业项目,建立了河南省投资基金扶持项目库。我省还为农民工和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仅去年就提供就业创业服务120多万人次。

职业培训探索“河南经验”

如何提升劳动者素质、厚植人力资源优势?我省在打造“技能河南”方面探索创造了一批“河南经验”。

洛阳矿山机械厂磨机工部车间的一角,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就坐落在这里,与普通车间不同的是,工作室额外享有资金、场地、课题等保障,进而成为全厂的技术创新地之一。

去年年底出台的《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对企业应承担的职工培训责任进行了明确和细化,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支持企业设立首席技师岗位等。

“《条例》是目前我国在省级层面制定的首部有关职业培训的地方法规,实现了职业培训由行政推动向依法促进、由注重规模数量向强化内涵质量的历史性转变。”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甄说。

2017年,我省持续深化“部省合作共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善技能人才成长政策体系,贯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42.7万人次,51.8万人次进行了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8.9万人,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

织密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线

织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织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纬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托住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底线”,失业人员再就业43.09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守住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保障线”,帮助43.4万贫困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增收……去年,全省就业工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探索就业服务新模式。我省积极推进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登记,在街道、乡镇建立就业帮扶台账;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向基层下沉,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立省级和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评选制度;举办招聘活动1900多场,帮助54.7万人次实现就业;连续四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百亿元,累计发放量在全国率先突破千亿元。

我省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就业服务。目前已形成“政府+市场”“线下+线上”全覆盖全天候就业服务信息体系,极大地方便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记者宋敏)

连线专家

社会稳定,就业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说明,就业数量增长与就业质量提升同等重要。

促进就业,造福百姓。我省积极务实地把促进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以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完善积极就业政策为抓手,以确保就业大局稳、重点群体稳为底线,着力解决好就业工作“实”和“准”的问题。通过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不断丰富和完善就业政策,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为人民群众架起了一座就业创业的“彩虹桥”。2017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任务超额完成,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亮点,受到国务院表彰,可喜可贺。(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

(责编:谢倩、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