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成都《先锋》杂志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李仁彬

2018年05月09日14:28    来源:先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读本,其中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类自身过得更美好。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12月,他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2014年2月,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5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这些论述,深刻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在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是不同的。为了谁、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特征的科学揭示。由此可见,是否“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检验和区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衡量发展的目标、内容和路径。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人类社会如何向前发展,唯物史观肯定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从而得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科学结论。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把“历史、劳动、人民”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历史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劳动的价值,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劳动是人民群众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当然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引领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发展,既包括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包括精神财富的丰富,还包括社会的变革。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可以说,人民始终是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发展的主心骨,始终相信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努力。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提炼升华,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了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尊重这一客观规律,坚持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特别关心广大困难群众,指出,“如果现有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令人信服。”“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这些论述,深刻回答了我们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的性质和本质问题,体现的是对待发展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解决了发展的目的问题,为发展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

成都《先锋》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宋美琪、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