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奔波上万公里 宁夏中宁县一陵园寻访120位英烈后人

2018年04月05日16:54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奔波上万公里 宁夏中宁县一陵园寻访120位英烈后人

从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历时近3000小时,奔波上万公里,走过全县11个乡镇,踏访近百个村庄。这是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八永和等人为修建烈士陵园、寻访先烈后人所做出的努力。

“不能没有凭吊英烈处”

“这事可不好办,光有名字、籍贯,咱得找到啥时候?”2011年,当看完八永和递过的烈士名录后,潘金川脱口而出。这张从中宁县县志上复印下来的烈士名录,只有姓名、性别、籍贯等信息,要从这些信息中查找到英烈后人,简直难如大海捞针。

八永和是中宁县一家陵园的总经理,潘金川是他的副手。在得到当地政府认可支持后,2011年他决定在陵园核心区域中划出一片土地修建烈士陵园。

“我们不能没有凭吊英烈处。”谈及原因,八永和说,“我爷爷曾是一名军人,我从小耳濡目染,对先烈充满崇敬。过去在外地学习、工作时,每逢清明都会去烈士陵园祭拜,寄托哀思,并获得奋斗的力量。”

他说:“回到中宁后,我发现当地有120位烈士,却只在公园一隅有一块李吉武(当地烈士之一)纪念碑,其他英烈遗骸都不知散落何处,刚好自己从事殡葬行业,就有了修建烈士陵园的打算。”

“咱们这行就讲究积福,这事就是积福呢,以后咱娃娃们也能有个受教育的好地方。”面对潘金川等人的顾虑,八永和晓之以理,“大家不要怕耽误工作,找到一个有效信息奖励500元,找到一家烈士遗属奖励3000元。”

于是,2011年9月,八永和坐镇、潘金川挂帅,陵园21名员工全部踏上了寻访英烈后人的之路。

“找不到也得找”

“没有线索,就只能靠笨办法,中宁县11个乡镇挨个过一遍,先去派出所大致了解有无烈士,大概在什么村子,然后去村里拜访村干部、老人。”八永和和潘金川决定采取地毯式搜索。

半年多时间里,他们一行人不仅走遍了中宁县每一个村落,更远赴甘肃等地。“早上一早就出发,天擦黑返回,如果有明确线索,那可能就得忙到晚上,中午不吃饭是常有的事,饿了累了就拿烟顶着。”潘金川告诉记者,平时自己一天抽不了一包烟,寻访烈士时每天得抽两包多,半年下来,自己瘦了近20斤。

“你咋瘦成这个样子”“这事根本办不来嘛”“别找了,不行咱换个工作”……得知潘金川的寻访工作后,他的家人表示了担忧。然而,倔强的潘金川只用了一句话回应:“找不到也得找。”

在潘金川开展地毯式搜索的同时,陵园的其他员工也在通过亲友、身边人寻找烈士家属。该陵园办公室主任刘彩虹说:“那一阵见人就问,你知不知道谁家是烈士家属,你见了其他人也帮咱打听下。”

有志者,事竟成。通过半年多时间,八永和等人找到了中宁县120位烈士中的119位烈士后人。2012年3月清明前后,119位烈士的“遗骸”陆续葬入建设好的中宁县烈士陵园。如今,一座挺拔的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广阔的石板广场中央,广场旁边的浮雕上,镌刻着120位烈士的事迹。广场左侧,松柏包围着烈士陵墓,墓前松柏翠绿、鲜花绽放。

“心里的空缺总算被填上了”

“以前总觉得缺点啥,看着父亲和战友们重新团聚下葬,感觉心里的空缺被填上了。”烈士后人马玉春说,她的父亲马天虎在抗美援朝战场负伤,左胸肋骨所剩无几,回国后没多久就去世了。随着时间流逝,父亲的墓穴已无法寻觅,过去祭奠父亲只能在爷爷坟前或马路边。

实际上119位烈士中118位下葬的都是其生前的部分遗物和谷草人。“这些烈士大多是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的,时间久远,很多人的遗体已无法找寻。”八永和说,陵园里近七成烈士都是按照当地风俗用谷草人、遗物等代替的衣冠冢。

政府补助、民间投资建设的中宁县烈士陵园正式开放后,当地终于有了凭吊瞻仰烈士之处。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8年的中宁县十小老师张俊感叹道:“以前我们组织学生凭吊烈士都是在公园的纪念碑,公园里的气氛缺少了应有的肃穆和仪式感。现在在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些孩子会不由地流下泪水。”

“以前看到电视上其他城市小朋友给烈士献花扫墓时很羡慕,为纪念烈士,扫墓前我还和爸爸一起制作了小白花。”十小6年级学生段紫谊说。

中宁县民政局副局长何彤表示,烈士陵园的建立,既方便了政府管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后人有了一个凭吊纪念的场所,目前该陵园已接待瞻仰群众近万人次。

“近年来已经有多名烈士后代咨询说想迁坟到这里,我就一句话‘只要是烈士,不管哪里人,我们都收。’”八永和说。(杨稳玺)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