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山西《前进》杂志

马克思主义引发的中华文明深刻变革

贾陆英

2018年03月30日14: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社会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出现了“中、西、马”三种文化系统鼎足而立的新格局。追寻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走势的主线。这一过程虽然有曲折,有起伏,有波澜,甚至有惊涛骇浪,但是,它总是向着交流、融合的方向前进。这个历史的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它曾经引领了新中国的诞生,也必将继续指引着中国这条巨龙的腾飞。

马克思主义引发的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政治领域中影响最为重大、最为深远的大事。它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进程,引领了新中国的诞生,正在指引着中国在世界的重新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理论依据:“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二者相融合的科学命题;“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是二者相融合的历史任务;“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是二者相融合的指导方针;“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二者相融合的科学态度。所有这些,为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其过程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过程;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其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方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凝魂聚气的精神力量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总是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出来,但其中总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我国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优胜劣汰中形成儒、墨、道、法等显学。经过汉代以后两千多年的交锋、交融和整合,儒、释、道三家文化长期并存、共生共长,但儒家文化则居于正统地位。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虽然各种各样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思潮不断涌现,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始终占据主导。这就告诉我们,培育和壮大主流文化,是古今中外的通行做法。

新中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在党中央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经过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广泛深入讨论,党的十八大集中民智,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弘扬,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几次进行集体学习。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另一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有力措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

三、 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正在形成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岱年先生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良文化传统,同时汲取西方在文化上的先进贡献,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体系。这个新的文化体系,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来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而创新中国文化。它既是中国文化的继续,又高于已有的文化。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包括双向建构的两个方面:其一,马克思主义吸取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遵循“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原则,经过自我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目前,这两个方面正在排除各种杂音和干扰的过程中,奋力前行。可以预见,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必将伴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在我们面前。它犹如一棵参天的大树,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它的根基,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和当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它的主干,外来的其他民族的健康有益文化为它增加了营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它的灵魂。

四、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40年来,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对外开放走出去、包括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实,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大幅度跃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随之而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的理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的概念,已被联合国相关文件采纳,将对人类进步发展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与互利合作的历史新篇。

截至2017年9月,全球孔子学院大家庭包括142个国家和地区,516所学院,107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培养各类学员700多万人,文化活动受教近1亿人次,成为覆盖面最广、包容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全球语言文化共同体之一。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也逐年增多。

(作者系太原市委党校副校长)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宋美琪、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