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环境优化释放新活力

2018年03月14日09:58    来源:今日浙江

一家哈尔滨的明星创业公司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搬到杭州?这两天,《丁香园从哈尔滨到杭州的故事》引起热议。文章的作者、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说,自从跟浙江的政府部门打过交道后,就再也不想走了。

“这里创新的基因、社会的包容、政府的支持,让我们创业有了更丰富的机遇和无限的可能。”刚到浙江创业的尼泊尔人Dr.Deepen说,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浙江的发展环境都完全满足他的创业需求。

近年来,浙江着力打造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和舆论环境,持续激发和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已经成为浙江各级党委、政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行动宣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梦想深深植入浙江这块热土中。

政务环境激发社会活力

1月4日上午,诸暨市石浦闹海记分公司行政经理李英捧着厚厚的材料来到市公共服务中心,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有些材料不用给我们,数据库里面都有,核实完就可以把许可证发给您。”工作人员笑着提醒后,快速办好了其他证件,让李英大感方便:“现在政府部门办事真的是越来越高效了!”

“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后,就会生成一个专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里面包含的信息会同步进入‘一码通用’数据库。”诸暨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这个数据库,就可以实现“一次生成,多方共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的“智慧审批”模式。原先需要16个工作日、提交48项材料,现在只需要5个工作日、提交25项材料。

诸暨“一码通用”信息管理系统是浙江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缩影。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全面改革,浙江努力在提供最优制度供给上胜人一筹,在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上先人一拍,在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上快人一步。

在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浙江聚焦企业投资的堵点痛点,通过高水平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加快推进集成式审批优化模式和承诺制配套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效率不断刷出“新纪录”:在海盐,嘉兴华绰纺织有限公司从项目供地到开工建设只用了44个工作日,比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时间提前了整整4个月;在瑞安,计划投资20亿元的“吾悦广场”项目从落地到开工只用了34个工作日,成为新城控股在全国150多个项目中审批速度最快的一个……

在商事登记领域,浙江扎实推进“证照分离”“证照联办”“多证合一”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市场准入环境持续优化。在杭州,85%的新设企业可按“一件事”标准,网上办理申请营业许可证、领取执照、备案许可等事项,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办证照”;在台州椒江,大型餐饮企业通过“业主承诺制”,3个工作日即可获得相关证照……2017年前三季度,浙江新设企业28.4万家,同比增长25.4%。除了“放”,浙江还通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宁波突出“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全面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截至2017年9月,该市累计有9100家企业和18674户个体工商户被纳入清理范围。

此外,浙江各地还创新推出了全程委托代办、专人联系“跑办”、领导负责督办等特色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精准服务,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

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企业投资审批时间缩短一半以上,营业执照办理和不动产登记提速4倍以上,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满意率达到95.71%。

阳光雨露润泽市场主体

为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浙江大力构建涵盖企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的精准帮扶体系,一个个市场主体在阳光雨露沐浴下茁壮成长。

“搬进了环境如此优美的园区,150平方米以下的办公场地还免房租,创业者每个月还有住房补贴。”梦想小镇第一批入驻企业杭州非白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云轩说,搬入小镇时,办公桌椅、宽带一应俱全,连绿植都准备好了,简直就是拎包入住。

在浙江,房租减免、住房补贴、税费减免已经是小微创业园、特色小镇、科技孵化园、标准厂房、众创中心等小微企业发展平台的“标配”。目前,浙江已建设省级小微企业园211个,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70个,合计入驻小微企业3.4万家。

为让小微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早起步,跑得快”,浙江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通过平台打造优化空间环境、金融助推优化融资环境、扶优汰劣优化市场环境等举措,在政策、空间、平台、资金、政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实施以“升规”“改股”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主体升级工程,推动小微企业由“低散弱”向“高精优”转型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企业。

推动大企业做大做强,浙江深入推进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培育工程。省市县分类培育“三名”试点企业已达900家,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多、龙头骨干企业少,品牌数量多、知名品牌少,大小老板多、知名企业家少等“三多三少”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进一步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2017年10月,浙江启动实施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的“凤凰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全省力争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300家,实现数量倍增。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浙江将围绕八大万亿产业确定一批省级重点企业,作为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重点引导,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此外,浙江还制订实施了四轮企业减负降本行动,共计为企业减负2260多亿元,成为全国出台减负政策最多、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法治护航创业创新

知识产权问题曾是浙江维卫电子洁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诚宇的一个“心病”。前不久,该公司就收到了一份律师函,称他们公司侵犯了对方的外观设计专利权。金诚宇虽然坚信自家企业没有侵权行为,但面对一纸律师函却不知从何入手。

就在金诚宇一筹莫展之际,当地司法局组织的一支法律服务团队,正好来到他们公司开展“法律体检”。“诊断”出“病症”后,团队中律师当场开出“药方”。

“春风十里,不如送法给你”。近年来,浙江致力打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互利共赢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将其作为“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建设,确保市场主体依靠规则公正和法律保护健康发展。

规范政府行为,减轻企业负担。围绕“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要求,通过实施“四张清单”、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等,让政府的事权更加规范化、法律化。

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制定实施《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成立杭州、宁波知识产权法庭,从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关键环节着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最优省份;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完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破除垄断,规范收费,加强监管;成立杭州互联网法院,专业审理涵盖民事、商事和知识产权的涉网纠纷案件。

强化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浙江制定出台了《司法行政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二十条》《关于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依法服务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的意见》和精准护航非公经济“21条意见”等,创新推出了“法律体检”“法律楼长”“海外公证联络站”等法律服务举措,将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送进了企业、送到了车间。

良好的法治环境使浙江成为创业创新的沃土,“舒心”“省心”“放心”正成为更多创业者的共同感受。(记者 袁卫)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宋美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