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8日09: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草案重要内容之一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树忠。
记者: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将产生怎样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李树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宪法修改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宪法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就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对于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作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意义重大而深远。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宪法完善发展,更好维护宪法的统一、尊严、权威,更好发挥宪法对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
记者:为什么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具有重要的宪法理论意义和政治实践意义?
李树忠: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宪法修改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和引领意义。
宪法修改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党心所向、民心所望,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宪法理论意义和政治实践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修改宪法,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立法活动,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到宪法修改全过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宪法修改要注重从政治上、大局上、战略上分析问题,注重从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上思考问题,切实维护宪法权威性,真正实现宪法目的,彰显宪法价值。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从中央政治局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到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再到此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都很好地贯彻了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原则。这次宪法修改一定能充分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使我国宪法更好发挥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记者 彭 波)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08日 10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