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中共广东区委旧址变身“新时代越秀讲习所”

广东首个基层新时代讲习所揭牌开讲

2018年03月01日09:04    来源:人民网

“新时代越秀讲习所”揭牌。摄影:胡瀛斌

越秀区各街道党工委书记、各单位党员代表聆听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汉卿及区委书记王焕清的主题宣讲。摄影:胡瀛斌

全国两会前夕,全省首个县区一级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旨的讲习所——“新时代越秀讲习所”,2月28日上午在广州市文明路194号到200号中共广东区委员会旧址纪念馆揭牌开讲。来自越秀区各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各单位的一把手以及区内的两代表一委员近50人,聆听了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杨汉卿和越秀区委书记王焕清“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首场主题宣讲。

杨汉卿认为,“新时代越秀讲习所”的设立,体现了广东省的基层党组织积极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新时代越秀讲习所”亦将迅速成为越秀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成为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抓手,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平台。

宣讲结束后,王焕清带领在场党员面向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王焕清告诉记者,选择在中共广东区委旧址设立“新时代越秀讲习所”,目的在于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弘扬红色革命传统结合起来,把新时代新思想与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结合起来,让广大党员从历史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丰厚的养料,进而转化为新时代新使命的责任担当,时刻不忘初心,矢志永远奋斗。接下来,要严格遴选党性强、理论水平高、热心参与党的理论政策和党的历史传统宣讲的人员组成“新时代越秀先锋宣讲团”,和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专业讲解员一起作为常态的宣讲团队,并特邀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宣讲,随时“讲”出越秀党员群众新状态,“习”出越秀党员群众新作为。

据悉,专题宣讲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周三上午9:00—10:30举办,2018年宣讲排期已至年底,多达42场,覆盖全区各街道及主要职能部门党员群众。讲习内容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常设内容,设置“1+9”菜单式宣讲课,由参观学习团体预约选学。“1”即1个综合课,另增设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综合课;“9”即9个专题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同时,把讲习课程与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厚植厚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课堂讲习、情景讲习、红色讲习、多媒体讲习、百姓讲习等方式,吸引党员群众持续深入开展讲习。

“新时代越秀讲习所”所长、越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晓丹表示,我们依托红色史迹广东区委旧址设立“新时代越秀讲习所”,就是希望打造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红色学堂”,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尽快在越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白云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海涛表示,白云街将以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从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群众,通过实施“四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提升社区协同善治能力,提升社区文化认同力,推动区域经济、民生事业、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广州在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越秀区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红色资源灿若繁星。中共“三大”在这里召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举办,中共广东区委、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个机关在这里成立,这些红色革命史迹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越秀讲习所”依托的中共广东区委员会旧址,是全国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区之一的实物载体,当年,陈延年、周恩来、彭湃等都曾在此办公。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地区区委之一,是最大的地方区委;是大革命时期全国辖区最广、党员人数最多的地方党组织;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纪律监察机构和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积极协助党中央在广州筹备召开了中共三大。(罗艾桦、张嵩宇)

新闻链接:中国纪检监察从这里出发

1925年,党的第一个地方纪律监察机构之所以在广州诞生,是与当时的革命形势相关联的。当时的广东,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活动的重要地区,面对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复杂形势和党员队伍日益壮大的实际,广东区委根据《党章》对纪律的要求,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执纪监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925年初,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成立,由林伟民、杨殷先后担任监委会书记,杨匏安、梁桂华为监委委员。1925年6月19日,在广东区委和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爆发了省港大罢工。当时参加罢工的人数多达25万余人,罢工历时16个月。这期间,募集到的经费高达490万元。为了保障罢工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最终胜利,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参与到罢工委员会工作,并推出《工人之路》的刊出,监督罢工运动的各项工作开展。

在监委成立之前,时任广东区委组织部部长穆青,因其下属的一位干事携带3000块党费潜逃,党组织决定穆青需担负领导责任,并给予作出检讨的严肃处分。陈永年,政法学院一名学生,共青团员,因一次偶然外出工作与学校组织搬家的时间重叠,几份团刊与宣传单张遗落在原地,虽未造成党组织信息泄露,但组织依然给予留团察看的处分。尽管这两位同志并没有因为这些考验而改变自己的信仰,依然坚持革命斗争到牺牲的一刻,但这两次事件给予了党组织以及新成立的监察委员会有错即纠的执纪监督示范。

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帮助广东各地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不断壮大党的队伍;积极搜集秘密情报,确保党组织正确决策;开展复查开除陈公博党籍案和处理开除周佛海党籍案,严明党的纪律;组织工人纠察队,维持省港大罢工秩序;监督罢工经费的使用,维护党组织清正廉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党中央成立专门的纪律监察机构提供了宝贵经验。

1927年4月底至5月上旬,党的五大在武汉召开。会议期间,广东区委监委委员杨匏安向大会报告了广东区委成立监察委员会的情况。在王荷波、杨匏安等人的提议下,五大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并明确了中央监委会的职责,并第一次把纪检机关写进党章。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