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黑龙江《党的生活》

擘画乡村振兴的“八骏图”——绥化市北林区委发展“八型经济”工作掠影

2018年02月27日16:37    来源:党的生活

“大公司收粮,一吨玉米比自己单卖要多挣400多块钱。”2017年11月20日,刚卖完粮的北林区张维镇张维村村民张洪亮算起了“细账”。

张洪亮口中的“大公司”是落户在村里的象屿金谷农产品有限公司。从2016年项目开工建设到投产,“大公司”不仅解决了张维村“卖粮难”的问题,还为村民提供了近200个劳务岗位,并带火了村里的旅店、饭店——“龙头企业带动”成为张维村的特色发展模式。

“村集体积累少、村民增收慢,是北林区农村普遍面临的难题。”北林区委书记李延春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些难题,从2016年开始,区委选择八个试点村,根据不同村情,确定八种不同的经济发展类型,即龙头企业带动型、村企共建型、能人引带型、产业联动型、集约化经营型、多元复合型、异地开发型、服务管理型,简称‘八型经济’。”

依托“八型经济”的探索,北林区委正在擘画一幅乡村振兴的“八骏图”,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努力在能人引领、资源开发、服务管理等方面打造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模式。

用好能人,开启“振兴引擎”

2017年10月17日,在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等待出口的集装箱中,既有机电产品这样的龙江“老字号”,也有整车装备这样的“新字号”,更有马铃薯这样不起眼的“原字号”。

而这些马铃薯的“娘家”——日升淀粉公司,就是北林区津河镇津河村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

在津河村,四家企业围绕马铃薯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龙曙集团生产脱毒种薯,兄弟机械厂制造马铃薯种植机、收获机,日升淀粉公司拥有原薯出口备案基地,鸿发淀粉厂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淀粉。

四家企业的“老板”无一例外都是津河人,而发展“产业联动型”经济的一个关键,就是用好能人。

2016年,津河镇党委决定每年8月举办津河镇“大田博览会”,为企业搭起“唱戏”舞台。“2017年博览会期间,津河村的四家企业总共签了200多万元的订单。”镇党委书记满德东认为,为企业家搭台唱戏,是津河镇党委用好能人的“秘诀”。

2017年,四家企业总产值达1.2亿元,全村村民增收总计近400万元。

能人引领是促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有效路径。因此,北林区委把用好能人作为乡村振兴的“引擎”,挖掘本村能人的同时,还请在外发展的能人回村“挑担子”。

走进永安满族镇永兴村,典雅别致的崭新小楼、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让人眼前一亮。五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2011年,我们还是一个背着20多万元债务的‘空壳村’。” 永兴村村民鞠权和向记者介绍道。

2010年年初,永兴籍能人、在厦门从事物流生意的贾洪涛被北林区委请回村。不久,头脑精明的贾洪涛就在村里建立了水稻、蔬菜、农机、烤烟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依托合作社成立大成福农工商贸易有限公司。“多元复合型”也就此成为永兴村的发展模式。

“如果不是在贸易公司开物流车,我可能不会这么快住上楼房。”鞠权和把自己生活的变化归功于“多元”发展。如今,永兴村已是集体积累500万元、人均年收入1.91万元的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

“在能人引带下,产业联动型、多元复合型经济已经产生了辐射效应。”李延春向记者介绍,能人领办的企业几乎流转了所在乡镇的全部耕地,在用工上也覆盖了当地80%的人口。

深挖资源,实现“点土成金”

2016年,双河镇西南村村民李荣生终于可以在外安心打工了。过去,他总惦记家里一亩多的小园,“撂荒了可惜,自己又没工夫种”。

“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家里的小园基本撂荒。”北林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江向记者介绍,全区总计有4000亩小园面临这样的“尴尬”。如何深挖资源,实现“点土成金”,成为北林区各级党组织探索的方向。

黑龙江省滨北正大农业集团董事长任秀波从农村闲置的小园中发现了商机。2016年5月,任秀波与双河镇西南村全体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村民李荣生以每平方米每年1.5元的价格流转了自己的土地——他房前屋后的小园不再是“鸡肋”,而是每年给他带来1620元收入的“宝地”。

正大集团在小园中统一种植鲜食玉米、大蒜等高附加值作物,开辟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农家乐”,用“小园+”经济拉开西南村“村企共建型”经济的大幕。

“北林区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资源,潜力最大的也是土地资源。”王江认为,发展小园经济是深度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方式,而集约化经营同样是一种探索。

这样的探索在兴和朝鲜族乡兴和村率先展开。兴和村90%的村民在韩国打工,土地成了被“浪费”的资源。于是,乡党委以每垧地不低于1万元的价格将全村的土地流转给保田合作社开展集约经营。

集约经营不是简单的连片作业。“私人订制”“鸭稻”“蟹稻”“鱼稻”……在保田合作社的经营下,兴和村的水田逐步“提档升级”。“过去两年,兴和村的大米价格比集约经营前高了四五倍。”可在乡党委书记李玉玲眼中,“集约经营型”模式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集约经营后,兴和村的贫困家庭除了每亩地有1万元的流转收入外,每户还能得到300斤“扶贫米”,每斤米的市场价至少10元。这就意味着,每个贫困家庭至少还有3000元的额外收入。

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创造社会效益,这正是“集约经营型”模式更高层次的价值所在。

2017年,张维村60户村民将闲置的小园流转给滨北正大集团,兴和乡的2.24万亩水田也都纳入保田合作社集约经营的“版图”。用好资源成了北林区不少农村选择的发展方向。

做好服务,创造“获得红利”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的振兴。”北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佳栋认为,用好能人、利用资源能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通过服务为群众创造的获得感,同样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挣了多少钱?”“扣除贷款还剩一万多。”同村党总支书记蒋宝宪对话时,刚刚还上贷款的太平川镇西太平村村民付文喜笑意盈盈。

2015年3月,看着左邻右舍开始购买农资,付文喜只能干着急。“想去信用社贷款,可没人给担保。”老付遭遇的困境,也是村里另外11家贫困户共同面临的难题。

2016年年初,村党总支伸出援手,在获得区、市两级金融部门的批准后,村党总支用集体存款给这11家贫困户发放了“贷款”。

“服务,就是把好事办好。”在这样的理念下,西太平村党总支制定了完备的服务制度——“对贫困户实行无息贷款,对有需要的其他村民实行低息贷款”“每年2月发放贷款,当年11月收回贷款”……2017年,付文喜正是在这笔贷款的支持下,告别了贫困。两年来,西太平洋村村民用“村民贷款”扩大种植规模、进城创业,收入不断提高。

服务,让西太平村蹚出一条“管理服务型”发展之路。同样也是服务,为秦家镇长山村开辟了“异地发展型”的特色发展道路。

这几年,秦家镇长山村的张世安每年都会带着一百多名村民到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租地种水稻。

异地务工为张世安带来很不错的收入,却也常常需要经历异常的艰辛。“绥化到建三江的火车少,我们一次出去百八十人,买票是‘第一难事’。”张世安感慨,比艰辛更糟心的是风险,“2016年,水稻价格降到历史最低点,出去的人几乎把身家全赔了进去。”

看着外出租地种田的人越来越多,降低务工风险势在必行。从2016年开始,北林区委、秦家镇党委、长山村党总支三级党组织开始有计划地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服务:村党总支向镇党委提供村民的务工形式和走向;镇党委与北林区派人入驻建三江劳务输出基地,负责联系对接,最大限度地减少村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区委与铁路部门沟通,在每年5月8日至18日,每天开通一列绥化至建三江的专列,帮务工人员告别“买票难”;北林区委与区农村信用社达成协议,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互助担保贷款……

“八个村如同八匹骏马,领跑全区农村发展,为全区乡村振兴摸索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李延春说,“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万马奔腾’。”(姚振良 郭术双 记者 李长文)

(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宋美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