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新春走基层:西柏坡扶贫新抓手 新时代“赶考”永远在路上

2018年02月24日15: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网2月24日电(任一林 田少星 王瑶)不忘初心,枝叶关情。“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2013年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表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农历春节之际,记者一行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探访西柏坡扶贫新亮点、新抓手。

西柏坡纪念馆广场(陈荣 摄)

红色旅游助脱贫:旅游立村 二次创业

春寒料峭,日光熹微。记者一行循路进入梁家沟村,排排淡黄色的房屋鳞次栉比,串串火红的灯笼点染出新时代下的新春气息。

移民新村新气象,红色文化助脱贫。毗邻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的梁家沟村是岗南水库的移民村,共有90户、340口人。2009年规划建设新农村时整体搬迁至此,村容村貌进行统一设计规划,集中完善基础设施。近几年,梁家沟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西柏坡景区的旅游优势,因地制宜,推出了“农家乐+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确定了“旅游立村,二次创业”的发展抓手。

“现在幸福指数大不一样了。”梁家沟村村委会主任韩志平告诉记者,“村里完善旅游这一块怎么发展,搞了几户示范户,要做农家乐、做旅游接待”,韩志平介绍称,“我们搞了好多次培训,旅游、厨师的技能培训,组织到北京司马台等地学习。”

现在梁家沟村村民工作主要以农家乐住宿、土特产销售、开观光车水上飞机等旅游服务为主;以前游客到西柏坡参观,3、4个小时就参观完了,配套设施完善以后,游客可以留下来住宿游览,带动村里就业脱贫的发展。

梁家沟村在2013年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活动室内摆着满满一墙的奖状,村民们依托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和美丽乡村条件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已达万元。韩志平称,村里目前仅有1户没有脱贫,将继续从多方面进行精准扶贫工作,在2020年完成全面脱贫的目标。如今西柏坡一年客流量大概在500万,“红色大剧院”的项目也将在正月正式开工,预计于10月完工,届时就业、保安、绿化、讲解等配套工作将进一步拉动村里就业等发展。

梁家沟村村委会主任韩志平接受采访(陈荣 摄)

扶智教育助脱贫:重培训 重创新

“俺村这个扶贫工作对俺帮助太大了,做的好啊”,问起村里的扶贫情况,通家口村村民老伯称赞道,“比如说这个培训课,以前没上这个培训课,俺种了一辈子核桃不知道用科学的方法还可以让产量增加。”

中国工农红军西柏坡八一红军小学里,通家口村村民正接受农业知识技能培训。通家口村位于西柏坡镇西南部,2016年2月,中共平山县委办公室分包帮扶该村,并派驻第一书记郝二波带领的驻村扶贫工作组驻村帮扶。

谈到村里的扶贫新抓手、新思路,郝二波对记者说,“我们驻村以后,对贫困人员依据原因进行了分类,并剖析他们为什么贫困。然后有针对性地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重扶智和扶贫重扶志上,争取让贫困人员从根源上脱贫,真正拔穷根,摘穷帽。”

“扶贫”重“扶智”方面,通家口村利用县里的“三免一助”政策让贫困家庭的在校学生享受免费教育、拿到补助。村里还经常举办农业技能大课堂,教学内容上包含果树栽植施肥,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种植技术等等,教学形式上利用多媒体教学与田间实地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村民的知识技能水平。

“扶贫”重“创新”方面,村里注重灵活的帮扶方式,立民志、聚民心。为鼓励村民主动接受、积极参与到培训大讲堂中,村里选择班次精小、方式灵活的授课方式并在初期设置一些小奖品来吸引村民关注扶贫活动。为凝聚村民的民心,通家口村还建起了微信群,利用现代媒介发布信息、沟通心得等等,建立民心相通的心灵之桥,让老百姓感觉扶贫人员和百姓就是一家人、一条心。

“现在只要有这个培训课,俺再忙也要参加,参加这个俺就能懂得多,就能越过越有、每天都像过大年。”刚刚听完课的村民对扶贫扶智工作赞不绝口。

通家口村村民接受农业知识技能培训(陈荣 摄)

文化提升助脱贫:擦亮牌子 传递力量

人气促发展,文化助脱贫。

历史为骨,引人前来接受红色教育、感受历史的沧桑脉搏;

文化为脉,推动当地旅游资源提升、促进文化产业扶贫工程。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红色历史就是西柏坡“品牌”的文化核心,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应从深度、广度、厚度上全面强化提升文化核心的传播力影响力,用文化资源的力量带动周边经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助力脱贫攻坚的根本目标。这种唯一性的文化历史底蕴为西柏坡提供了文化资源和理论平台,并且规避了“千村一面”的扶贫发展方式。

针对文化提升助脱贫的计划措施问题,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向记者介绍,作为纪念馆来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牌子擦亮、把自身做好、扩大影响力,就是对当地旅游、就业、脱贫的最大支持。西柏坡纪念馆也在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加快开展信息化建设,传递文化力量,建设文化品牌。

此外,西柏坡文化产业对前来参观的观众有着深刻悠远的教育意义。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游客纷纷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大字合影留念,前来参观的游客表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利用假期时间体验文化带来的精神享受,放放松、充充电。

“趁着春节假期和孩子一起来参观革命圣地,学习一下历史文化”带着一岁的宝宝一同来纪念馆游览的李先生说,“这种文化旅游比逛游乐场更有意义,虽然孩子还小,也让他跟着感受一下红色正能量。”

游客带孩子来西柏坡参观学习(陈荣 摄)

进入新时代,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红色文化恰恰可以传递红色基因、传递正能量。文化提升对当地脱贫工作和普遍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推动发展的同时让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更多幸福感。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重要战略安排,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乡村振兴战略、“四梁八柱”开启了“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赶考”永远在路上。 

(责编:任一林、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