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中华儿女》

附马巷走出来的共和国总理

记者 余玮

2018年01月10日09:17    来源:中华儿女

不忘初心的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大智大勇、鞠躬尽瘁。值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之际,特通过寻访其生活地追忆一代伟人的早期生活印痕,缅怀这位开国元勋


1939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这年3月桃李花已经盛开,红的似火,白的如雪,把浙江绍兴打扮得花枝招展。

这年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受中共中央书记处委托来到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处理新四军中存在的问题后,赴浙江视察,同时回故乡绍兴探亲。

3月28日傍晚,夕阳尚未落尽,西边的天空上燃烧着桔红色的晚霞。身着军装的周恩来带着一位警卫员乘坐乌篷船到达绍兴。在绍兴的短短几天里,他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当晚,周恩来出席专员公署召开的欢迎会。当欢迎的人称他为“启蒙导师”时,周恩来笑笑说:“启蒙导师能有几个?能做个战士就蛮不错了。”

看到家乡人的热情与好客,周恩来十分激情,不由得忆及自己的身世。其实,周恩来仅祖籍是浙江绍兴,而出生地则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的发源地江苏淮安。

自小有三位不同意义的母亲

1898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清晨,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淮安县前身)城内的驸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一个面目清秀的男婴呱呱坠地。谁也没有想到,他就是日后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周恩来。

驸马巷是指古城淮安约300多米处的一条小巷。解放后,陈毅曾开玩笑对周恩来说:“你们淮安城的驸马巷,过去出过驸马,如今又出总理。你们淮安尽出能人啊!”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上过私塾,算是个有学问的人,他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大鸾”。周贻能认定取这种神鸟为名十分好,象征着吉祥、幸福、天下太平安宁。而大鸾降生时,正值中国被宰割得四分五裂,家境也渐没落。

“客居”淮安的周家,发轫于浙江绍兴。1939年3月,周恩来回祖居浙江绍兴到狮子山、涂山祭祖后随周希农等族亲来到坐落于绍兴桥河沿永昌坊的百岁堂时,周希农捧出《周氏宗谱》让他翻阅。周恩来看到自家的世系是樵水公之子云门、云门公之子懋臣时,非常高兴,欣然提笔在家谱上补写了淮安那支的“恩”字辈的周氏后代。

据周氏宗谱考证,周恩来与鲁迅确是同宗同族。饶有趣味的是,周恩来的宝祐桥周氏与周树人的覆盆桥周氏同宗出于绍兴“鱼化桥周氏”,宗祠相同,皆系明代正德年间周逸斋的后人,也就是说距今约400多年前为同宗。于是,“百岁堂”后生与“百草园”周树人的周家都尊奉一个始祖周逸斋。当年,周恩来回绍兴省亲时,曾对亲友说:“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我们周家人要学他不畏强暴的精神。”

这次,周恩来到绍兴后,曾步行去火珠巷板桥3号拜望姑夫王子余,向相继前来的亲友一一问好,并出席了王宅为他所设的便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谈得也津津有味。当周恩来吃到特地为他准备的绍兴家乡菜“霉千张”时,他细细享受着断断续续飘来的清香,感受着乡情、乡音,感慨万千,笑着说:“闻闻臭,放到嘴里倒是香。”话一出口,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应亲友的要求,周恩来挥毫题写了“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等13幅字分别送大家作留念。谁也没有料到,周恩来这次绍兴之行后,再也没有机会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1952年的一天,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到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家作客时,周恩来笑着对许广平说:“广平同志,排起辈份来,我应该叫你婶母哩!”1969年4月上旬,在党的九大期间,周恩来在北京饭店看望鲁迅的小弟弟周建人时风趣地说:“建老,我已查过家谱,您是绍兴周氏20世孙,我是绍兴周氏21世孙,您是我的长辈,我要叫您叔叔哩!”

到周恩来的祖父周起魁这辈时,他们这一支就离开绍兴,迁到了淮安。

大鸾是周起魁的长孙、周贻能的长子。长子、长孙出世,周家充满了喜气。大鸾的生母姓万,人称万十二姑。

大鸾到半岁的时候,他最小的叔父周贻淦病危,膝下无子女,万十二姑忍痛将大鸾过继给了周贻淦。

周贻淦离世后,妻子陈氏在当地给大鸾请来一个乳母蒋江氏,三人一同生活。大鸾四岁时,嗣母就教他识字和背诵唐诗。过了1903年新年,陈氏送大鸾进私塾读书,私塾先生为他起学名“恩来”,字翔宇。

嗣母对周恩来的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就把他叫起来,在窗前教他读背唐诗,给他讲故事。后来,周恩来在《射旧忆旧》一文中回忆他“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讲的故事具有“辄绕膝下不去,终日听之不倦”的浓厚兴趣。

周恩来还曾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指养母)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并说:“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还讲过:母教的过分仁慈和礼让,对他的性格也是有影响的。

10岁的小鬼艰难当家

周起魁夫妇相继过世后,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渐入拮据。后来,周恩来的生母和嗣母也先后离世。周贻能料理完相关丧事,已是债台高筑。因经济困窘,周贻能离家去湖北谋事。这时,10岁的周恩来领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回到淮安那个残破的老家,与八叔周贻奎生活在一起。

八叔周贻奎从年轻时起就偏瘫在床,家里有什么事需要人出头的时候,10岁的周恩来算是一大家最年长的男子。周家没有土地,只有那座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段时间一部分房屋也给抵押出去。要债的人接连上门,有的债主竟坐着不走。有时伯父寄些钱回来,才还掉一笔债。借贷无门时,就只能把母亲的遗物拿到当铺去典当。周恩来后来回忆道:“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

有一次,一个亲戚过生日,请帖送来了,周恩来急得没有办法,和八婶杨氏商量。听说这事,杨氏也感到犯难,家里的确没有什么值钱的了,可是礼还是送。面对年幼的侄子,杨氏不知说什么好。

“八婶,几只箱子我翻遍了,也没有真正值钱的东西,娘留下些衣物,能不能当呢?”周恩来问。杨氏掂量了一下说:“我真是于心不忍,可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只好去试试,当铺会杀价,你要留心。”周恩来应了声“知道”,就拎着那件夹袄出了门。磨了一阵嘴皮,在当铺当了两块五角钱,算是把送礼这一关应付过去了。

当年,生活的重担,就这样沉重地压在了童年周恩来稚嫩的双肩上,他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这一切。除了自己考虑生活经济来源和应酬亲友外,他还坚持读书,明白了国家的沦丧和社会的不平,萌生出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思想。

20世纪60年代,苏联单方面撕毁与中国所签订的有关合同,撤走专家,并逼中国提前还债,给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号召艰苦奋斗,并讲过自己从小的经历:“我常说,我这个人这一点经验最深刻。我小的时候,是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子弟,只有十一二岁,母亲死了,父亲在外谋事。我就是靠天天借债过日子,最不好受了,借了债还得给人家去磕头,拜圣人,跟大观园的生活差不多,最没有意思。”

当年,生活的重担,就这样沉重地压在了童年周恩来稚嫩的双肩上,他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这一切。除了自己考虑生活经济来源和应酬亲友外,他还坚持读书,曾到表舅龚荫荪的家塾里寄读。龚荫荪的思想倾向维新,原来是服膺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思想的,后来成为孙中山的信徒,家里除许多古籍外还有一些宣传近代西方文明的新书和报刊。周恩来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社会知识。龚荫荪给周恩来讲鸦片战争的故事,讲太平天国的故事,回答周恩来提出的一些政治时事问题,使周恩来明白了国家的沦丧和社会的不平,萌生出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思想。龚荫荪请的塾师周先生是个落第秀才,学识很好,人也比较开明。周先生教周恩来所学的虽然仍旧是四书五经,但是周恩来也有机会阅读其他的历史、文学读物。周先生的书法很好,他曾教导过周恩来临摹字帖。周恩来曾把龚荫荪称作自己政治上的启蒙老师,周先生则是自己文化上的启蒙老师。在这里,龚家的表姐们和他共同学习,在一起做组诗等游戏,周恩来为此获得短暂的欢乐。

铿锵作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天,回乡探亲的周恩来三堂伯父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淮安,到东北去生活、求学。

离开淮安之前,乳母蒋江氏给他添置了新衣,为他准备临行的衣物,叮嘱他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他走前还到母亲墓前去拜祭,为母亲扫墓。

这一走,周恩来没想到,此后一生中他再也没回淮安。到东北时,奉天府(今辽宁沈阳)一时还没有合适的学校可读,周恩来便转赴奉天省银州银冈书院读了半年,后到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学习。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那颗富有感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发了推翻满清王朝政府的辛亥革命。消息很快传到了奉天府,周恩来备受鼓舞,他找来一把剪刀,毅然带头剪去了自己头上象征奴役、屈辱的长辫子,以表明同清朝政府决裂。同时他还劝告老师和同学也剪掉辫子,并且提倡学西方,穿短服,不要被长袍马褂缠着身子。

周恩来在东北读小学的那几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革,满清王朝被推翻,宣统皇帝(溥仪)退位,民国刚刚兴起。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主张。周恩来常与伯父和同学们谈论着政局的变化,伯父是爱国和赞成变革的。在那政治形势瞬息万变的日子里,沈阳也和全国一样.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各种反清言论和革命活动.蓬勃兴起,使周恩来很受启发。

当时,学校里有一个叫高亦吾(字盘之)的史地老师,是一位山东汉子,富于正义感,学识渊博。他常常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宣传爱国思想,生动形象地讲述广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周恩来和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有时潸然泪下。他非常尊敬和并常常接近高老师,高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经常和他谈心,并介绍《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扬州十日记》等进步书籍给周恩来阅读。日后在延安时期,周恩来在一次答外国记者问“以您的出身情况,是如何走向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时,曾说:“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的栽培,可以说,没有高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可以说,走上革命道路以至后来成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始终念念不忘高盘之老师的恩情。

地理教师毛先生是位满族人,他比高亦吾保守,但办事十分精细。讲台上,放着一只圆圆的、色彩斑驳的球体,毛先生说这叫地球仪,上面绘着世界上的五大洲四大洋。毛先生用手缓缓地转动着,伴着慢条斯理的讲解,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像一幅幅奇异的画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引发了浓厚的兴趣。他让学生们观看时,解释为什么人不会从地球上掉下去。周恩来学习了物理学,了解了牛顿。他凝视着地球,记住了国家和城市的名字,说:“我发现欧洲多么小,与中国相比,欧洲要小得多。我决心要周游许多地方。”

在沈阳读书时,周恩来非常谦虚朴实,尊敬老师,善于团结同学,热情待人。初到东北,由于周恩来性情温和,文弱瘦小,再加上说话带有浓厚的淮安口音,于是一些调皮的大同学骂他是“小蛮子”,经常欺侮他。在两个月时间里,他广交朋友,出入时与一批情投意和的孩子一起走。这样人多势众,再也没人敢欺侮他。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同学常请他答疑解难,他总是热情帮助,从不傲慢。

周恩来各科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尤其作文、书法,每学期总是全班第一。他写的文章,气魄大,有远大志向,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当时学校每周一、二上作文课,他的文章常常被批上“传观”字样,贴在学校“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国文教员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

有一次,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明礼而读书。”“为当官而读书。”……各种回答不一而足。

接下来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校长摇了摇头,走到周恩来面前,笑着问:“恩来,你千里迢迢自江南到此,你读书又为了什么呢?”

周恩来站起身来,激昂而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于周恩来的南方口音,校长一时没听清楚,于是他又沉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周恩来在校期间,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一开始他从淮安到沈阳很不适应。冬天,那里是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别的同学在外面玩得非常高兴,可是他却宁在火炉旁,他想,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振兴中华岂不是一句空话。于是,他下决心好好锻炼身体。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多次提到少年时期在东北的生活。在同亲属的一次谈话中,他回忆在东北上小学时的生活说,“到东北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把身体锻炼好了。在上小学时,无论冬天,夏天都要做室外体育锻炼,把文弱的身体锻炼强健了。再一个好处是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使身体能适应以后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1966年夏,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辽宁大学学生时,曾谈到这段生活,他风趣而又深情地说:“我是1910年到沈阳的,住了3年,我是带着辫子来的。我身体这样好,要感谢你们东北的黄土、大风、高粱米饭,给了我很大的锻炼。”

《中华儿女》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