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成都《先锋》杂志

更平衡、更充分、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九大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内涵与时代意义

蔡之兵

2018年01月08日16:26    来源:先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能否顺利解决这一矛盾,不仅将影响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还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其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是解决这一矛盾和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一、“不平衡不充分”及其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不平衡方面,目前还存在着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构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不平衡、区域发展间的不平衡五大问题;在发展不充分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产业发展效率与效益不够高、城市空间的使用和产出效率不高、劳动力要素的生产率不够高等问题。

可以发现,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之所以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在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过程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种空间战略,作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空间均衡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是否均衡、产业结构布局是否均衡、城乡发展是否均衡,甚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均衡也会受到区域间均衡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分工经济、网络经济的存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产生1+1>2的结果。考虑到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区域发展效率与效益势在必行。

十九大报告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1)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2)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3)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4)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5)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6)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7)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8)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9)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上述内容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的对象不同而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个体层面,包括1、5、7、8,该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个体区域的发展,主要包括强调个体区域的快速发展比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创新发展比如雄安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转型发展比如资源型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安全发展比如边疆地区。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层面,包括2、3、4、6、9,该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多个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比如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地区;强调多个区域间的统筹发展比如沿海地区;强调多个区域的均衡发展比如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包括上述所有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实际上指的就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的不同,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分为追求效率的发展战略和追求平等的发展战略,不同的发展战略直接反映一个政党的执政方针与指导思想。十九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反映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坚定决心。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个体层面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不充分问题密切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层面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密切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层面的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塑造力密切相关。下面将分别分析区域发展个体视角、关系视角、整体视角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

二、从区域发展的个体视角,看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

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不充分,意味着各种经济要素资源的产出效率还不高,体现在城市经济发展上,就是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仍然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与世界上的重要城市相比,其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和世界影响力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仍然需要稳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从国内比较看,我国的城市体系多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如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或者接近20000亿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的城市有12个,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可能只有百亿元甚至更低,这也表明我国部分城市需要加快发展速度。

发展不充分与单个区域发展之间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后者为解决前者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实现单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做到如下三点:首先需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只有坚持了正确的新发展理念,才能避免传统发展模式的各种弊端,才能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需要瞄准高质量的产业结构,各个城市应该根据世界、国内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以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单个区域或者城市都是完整的行政单位,党和政府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石般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要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与拓宽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与领域,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寻找、培育、扩大市场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

三、从区域发展的关系视角,看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较大,这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其他类型不平衡的基础,区域间不平衡不仅会导致其他类型不平衡程度的加剧,而且还会对其他类型的不平衡的缩小产生阻碍作用,某种程度上,区域间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关系的协调,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坚定不移推动四大区域的发展。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是我国典型的四大经济区域,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要素禀赋各不相同。针对这些不同,党中央制定出包括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等符合各自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同时,针对四大区域的发展战略目标不同,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在强化举措上下功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需要深入改革,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东部地区必须坚持走创新引领的道路。这种地区与发展战略双重“因地制宜”的思路,既能够极大地满足不同区域内部不同省份的发展需求,也能够在四大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化。

第二,重视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城市群是一种包含多种不同类型区域关系的区域类型,也是未来世界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参与者,对区域经济和整个国家的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应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共赢发展。

第三,对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提出不同要求。十九大报告中,对京津冀地区提出协同发展的要求,对长江经济带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对沿海地区提出陆海统筹发展的要求。

四、从区域发展的整体视角,看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将指导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大目标,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这一思想的经济发展部分,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在全世界各国尤其是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上的优越性。与世界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始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每年数以万亿计的财政转移支付,在交通、电信、医疗、教育领域中的巨额投资,全面脱贫攻坚计划无不表明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视。

第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速度与成就令人羡慕。从世界经济近代史看,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速度与所取得的成就是极为惊人的,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在部分高端制造产业、互联网经济行业、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弯道超车,迅速成为世界第一,这对绝大多数仍然处于欠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而言,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学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股重要潮流。

第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成就充分证明了一个稳定强大的执政党对于国家命运与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有共产党才能够率领中国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展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种政治经济结构与关系对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选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确立,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我们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个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潜力,提高区域间经济发展均衡程度,既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奠定基础,也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球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提供动力。(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讲师、经济学博士)

成都《先锋》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