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背篼干部”:背出苗寨新希望

贵州省长顺县人武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见闻

2017年12月21日09:15    来源:解放军报

“背篼干部”曾是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的一道暖人“风景”:10多年前,位于麻山腹地的该县敦操乡交通不便,乡村干部下乡进寨工作时,用背篼为散居在深山里的乡亲捎带日用品,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篼干部”。如今,卸下身后有形重担的“背篼干部”们又背起了新的重任——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脱贫摘帽任务。11月上旬,记者来到麻山腹地,记录下他们的新征程。——题 记

虽是初冬,贵州省长顺县依旧暖意融融。记者一行从县城出发,驱车前往长顺县人武部的定点扶贫村——敦操乡打召村。这是敦操乡最偏远的村寨,以前村民到乡里办事购物,最远要走5个多小时的山路。

“现在不一样了!就在一周前,斗麻村打乔组公路通车了,敦操乡实现了‘组组通’。”看着沿途不断经过的客运车和校车,同行的敦操乡乡长金光才打开了话匣子。

“明年你再来,我们打召村还会率先实现‘户户通’,比全乡的计划提前一年!这是人武部的扶贫点,穿军装的就要勇争先,脱贫攻坚战场也一样!”人武部部长凌春发说。

由于地处偏远,人均可耕地不足1亩,加之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敦操乡成了国家级极贫乡镇。因为穷,这里一度各项建设严重滞后:调整产业结构无人接受,征兵没人报名。1994年,贵州都匀军分区和长顺县人武部扶贫工作队对口帮扶敦操乡。从此,扶贫队员每次进村都要背上背篼,装满化肥、种子等生产生活物资,攀爬在陡峭山路上,个个练就了一双“铁脚板”。10多年间,背篼将物资背进山里,将信任背进百姓心里,也将责任装到了党员干部脑海里。在军地共同帮扶下,敦操乡的面貌慢慢在改变。

2015年11月,习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长顺县人武部立即行动起来,将敦操乡最穷的打召村确定为定点脱贫帮扶对象。此时,虽然公路已通到村头,可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精气神依然让人心忧:人畜混杂、垃圾乱倒,村民等靠思想严重,缺奔小康的心气儿。“有形的背篼我们可以卸下了,可不能忘记一心为民的背篼精神,靠这股精神,我们一定能决战决胜!”人武部向干部职工下达了动员令。

军队最擅长的就是打攻坚战。在走村入户调研的基础上,人武部将村里最困难的45户列为结对帮扶对象,每名干部职工对口帮扶2户,明确增收目标;制作“联亲行动责任牌”,张贴在结对帮扶群众家中;人武部驻村干部进驻村里,成为群众身边的工作队;与此同时,注重发挥民兵组织的作用,在村里组建民兵连,将致富能手、思想积极分子纳入其中,树立致富典型。

来到打召村新花组,该村致富带头人柏七胜笑着走来:“村里这两年的变化超过了过去几十年!”

柏七胜告诉记者,前些年,“背篼干部”上门时都会问“你家缺什么?”“下次需要我帮你带点啥?”现如今,穿军装的“背篼干部”也不时上门,送来的是国家的惠民新政策以及致富好项目。

靠山吃山。针对当地实际,人武部多方协调,帮助打召村建立起中药材钩藤、黑毛猪、绿壳蛋鸡等特色农业种植养殖产业。柏七胜和妻子一起经营黑毛猪养殖,“目前一共养殖了包括20头母猪在内的50头猪,每年的净收益十分可观。”柏七胜告诉记者,养猪场还吸纳了8户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入股。“人武部出资帮建,还常请来专家现场帮带,我计划明年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扶志、扶智,真是点到了问题的根子。”人武部驻村干部彭忠平告诉记者,敦操乡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9%,语言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加大了扶贫难度。为彻底改变当地面貌,他们鼓励年轻人外出就业创业,在拓宽增收渠道的同时,也把美好的生活理念带回村子;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和居住环境,用现实的变化激发村民争当“光荣脱贫户”的积极性……

告别敦操乡时,日已西斜。“这片绿水青山一定也会成为金山银山。”望着热情相送的乡亲们,凌春发说,“明年,一定脱贫!”(记者 单慧粉 鲁文帝 通讯员 赵温祥)

(责编:宋美琪、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