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13:52 来源:解放军报
11月底,记者慕名采访火箭军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导弹专家李贤玉,不巧与她擦肩而过。
“去哪儿了?”研究所参谋黄丁才忙着整理试验数据,随口一答:“打仗去了。”
“打仗?”听到记者疑惑的口气,黄丁才像是想起点什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说的打仗,是她正在和课题组开会论证项目,我们搞科研,也是天天在打仗!”
把搞科研叫作“打仗”,让人颇感新鲜。采访中,诸如“打仗”“阵地”“发射”等充满战味的军语,频繁出现在这些科研人员口中,似乎成了习惯。
“不单我们所这样,整个研究院科研为战的导向都非常鲜明。院党委确立的‘研究打仗、服务打仗、参战打仗’的科研理念,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高度契合,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研究所政委方斌的一番话,成为他们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工作实践的最佳“注解”。
李贤玉是个大忙人,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研大拿,记者虽未曾谋面却早闻其名:2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荣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2次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称她荣誉等身一点也不为过。
“她从北京大学毕业到研究所工作快30年了,上百项科研成果几乎都是‘打仗牌’的,一年有大半时间泡在基层旅团、发射阵地。”与方政委交谈间,李贤玉从会场出来,一路带风回到办公室。齐耳短发,面露微笑,谦逊儒雅中带着几分刚毅。说起科研人员如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她的关键词就是“打仗”:“咱们第一身份是军人,是军人就得谋打仗,穿军装就得上战场!”
李贤玉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台历,每一页都记得满满当当。看着台历越来越薄,她直言压力越来越大,眼瞅着快到年终,几项重大科研项目“倒计时”推进,每一项都与战斗力休戚相关。
“推动十九大精神在科研战线落地生根,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团队在发射架下镌刻的‘创新法则’——创新行不行,战场说了算!”李贤玉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和团队成员带着最新成果进行“战场”检验,带回上千组数据,新一轮的创新攻关正在紧锣密鼓展开。
翻看李贤玉的科研计划表,“某信息化系统模拟演示验证环境建设”“某指挥系统多级调试”“某新型导弹信息化系统联调”等10多项任务一一在列,分别用不同颜色标注出轻重缓急和进展情况,她半开玩笑说:“这就是我的‘作战地图’。”
在该研究所采访,还有个细节颇令人感触。这些专家把自己都放得很低,一再强调团队作战,一再请记者把目光投向身边的战友。
李贤玉就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助理研究员王宁的故事。前不久,王宁受命参与某重大科研项目研制,经过实地勘察、查阅资料、计算数据,第一时间带着创新成果赶赴部队“应用检验”。几次试验下来,他发现设备调试时间虽然满足战标要求,但距离设计“峰值”还有差距,便盯着“极限”再度攻关。白天跑阵地,夜里忙计算,在发射架下一次次开起“诸葛亮会”,最终将时间一秒一秒缩短。事后王宁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时间缩短一秒,底气增加一分,提升打赢能力就得‘分秒必争’!”
某型导弹总工程师杨维忠一开场就是讲述“别人的故事”。有人说他对待名利云淡风轻,他却说:“那得看啥事,要是和打仗有关的事,就得‘寸土不让’。”一次,某科研成果进行“战场”试验,杨维忠提出增加电磁环境测试,当时很多人觉得没必要“自我加码”,杨维忠虽然面带微笑,态度却异常坚决,最终说服大家对武器系统、指挥系统等进行4次大型电磁兼容试验,在电磁环境下成功实施发射。采访时谈及此事,杨维忠仍是一脸平静:“十九大报告强调‘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这话不能只在嘴上,必须踏石留印地落实到每一个科研环节中。”
(记者 张磊峰 特约记者 李永飞 通讯员 邢勇)
相关专题 |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