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胡同里的小燕子飞回来了

2017年12月12日13:20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胡同里的小燕子飞回来了

“我们这儿环境变好了,胡同里的小燕子也飞回来了。”12月6日,指着家门口屋檐上的燕子窝,住在北京西城区达智桥胡同30多年的居民范连弟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今年3月,范连弟发现这里有燕子衔泥,到4、5月时孵出5只小燕子来。“上一次有燕子来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她说。

北京今年开始进行全市各区的整治提升工作,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各专项行动,城市面貌展现新颜。

达智桥胡同全长不到200米,从东到西,再往北延伸开去,串起了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会馆等10多处历史古迹,是风貌协调保护区。

但在整治前,这条原本7米宽的胡同充斥着大量违建和商贩,将道路压缩至3米多宽,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环境不好,还乱停车,家门口都堵上了,出去不方便,推自行车都费劲。”范连弟说。

72岁的韩宝森从出生起就一直在这条胡同里住着,他告诉记者,他小时候达智桥胡同是条商业街,“酒铺、肉铺、粮店、豆腐坊……一路都是做买卖的。”后来沿袭下来,很多居民都把房子租出去做商铺。他说,1976年人们搭建防震棚,煤球改成蜂窝煤后人们又搭棚存煤,私搭乱建就逐渐开始形成规模了。

“开始的时候拆违阻力很大。”达智桥胡同所属的上斜街社区党委书记张安林说。社区协调城管、工商、税务等部门,经常入户做工作,“有的户走访了十几次都不止。”

在拆除80余处违建后,达智桥胡同引入物业管理保洁、绿化、安全、维修等工作,又进行了修缮。从今年9月开始,该胡同被恢复成为一条晚清民国风格的步行街。

达智桥胡同只是一个缩影,如今,走在北京市区中心的部分街道上,游人就会发现,原来在这些街道上的架空电线不见了。

西城区佘家胡同从前有着如蜘蛛网般密布的架空线,而且存在线杆倾斜严重、线缆下垂等问题以及私接、私搭线路现象,给居民居住安全带来隐患。

今年9月,佘家胡同的架空线全部入地,成为一个示范样板。据统计,其架空线入地工程涉及9家通信运营商,拆除光、电缆180余条,新建光、电缆190余条,拔除线杆19根。居民表示,“比以前更安全了,看蓝天也不碍眼了”。

给街道进行“美颜”,还需通过环境整体提升。东城区磁器口大街就达到了这一效果。因商居混合,在磁器口大街331米的街面上,共有96个门店,存在违建、违规开墙打洞现象共87处。街道组织执法部门进行环境秩序整治,拆除违建,治理了商户占道经营、无证经营等问题。

今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同时出台《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全部2435条背街小巷都配置了街巷长。担任街巷长的是街道各部门的科级干部,点对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据介绍,街巷长要管几乎所有的街巷公共事务。为了更方便安排工作,西城区双旗杆西路街巷长杨军剑建了一个工作微信群,把城管队、工商所、食药所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居民小区的保安队长、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街道保洁员等人拉到群里。这个群的功能是“发现问题,上传问题,处理问题”,杨军剑则负责追踪街巷动态,协调各方处理问题。

如今,杨军剑经常会在双旗杆西路上转转,还养成了随手揭下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把路边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的习惯,还会教育他的儿子说,“顺手捡垃圾一点儿不丢人”。(记者 吴丽蓉)

(责编:任一林、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