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辽宁《党支部书记》

扎根基层献青春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官立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吴书香

2017年12月04日10:07    来源:党支部书记

我是2008年辽宁省第一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2012年5月,我被选派到官立堡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成为村里父老乡亲的带头人。今年,我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很多人说党建就是务虚的,干不坏也干不太好。几年来的基层工作经历给我的感受是,党建工作是基层提高凝聚力、增强战斗力的法宝。作为第一书记,我把村党组织建设从小做起、从实做起。我以“资料翔实”为抓手,做到各类工作台账数据真实,维护更新及时,资料齐全,分类清楚,内容翔实。我们在组织设置、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基础材料、制度机制五个方面着力进行规范化建设,夯实了村级党组织工作基础,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推进了各项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我把党建“规范化”项目作为引领、联系群众的桥梁,始终把强化基层党建和廉政建设、民主管理紧密相连,从而有力地巩固了党在基层的阵地,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村民生活稳定,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基层工作中,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也是我们党支部工作的重点。有党员和村民代表提出应该对村养鱼池、土地重新丈量,还反映有的大棚承包户交的承包费不清、不缴电费以及工厂占地情况不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召开“两代表”会议进行讨论,充分行使村民自治的权利,由“两委”班子和村监督小组、理财小组负责逐项落实。我和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成员找到该大棚承包户核实情况,发现其欠承包费和电费,还有盗电现象,于是当场决定限其两天之内将所欠的承包费缴清。对于承包鱼塘、企业占地不清等问题,村里进行了实地丈量,将多出的1.5亩土地划归村集体。之后,村里将上述村民提出问题的解决情况通过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及时进行了通报。

我们把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监督,把依靠少数人的监督变成村民监督,做到村里的事由村民做主,让村民在村务公开中监督村干部、支持村干部,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我决心要尽自己的所能,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苏家屯区是辽宁省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但村里的优质大米往往被客商低价收购,冠以其他品牌再高价销售,村民们的收入一直不高。为此,我组织村民成立了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并打造了“水田招租,私人订制”的订单销售模式,亩收益由原来的8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1400元。我们的农机服务队也成为全区承包面积最大的机械化服务队之一,为种植户每亩节省资金60元,每亩增产50公斤,带动百人就业。如今,我们打造的“仁而”牌生态大米,以强化营销的方式提高附加值,促进了地区水稻产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然而,创业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第一年的水稻“水田招租,私人订制”项目,由我自己一个人做宣传、对接、监督工作。我最初的设想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向农民输出一个生产标准,向市民承诺一个诚信产品,自己在中间发挥桥梁的作用。通过努力,当年完成了21个订单,但是这些订单完成得并不顺利,只有一户种植户按照当初约定的种植方式种植了水稻。这件事情使我深深反思,群众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是单凭想象就能做好的,带领群众致富,更不能忽略客观实际,要遵守市场规律。供销间桥梁的作用不是某一个人想做就能做好的,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全面的实施方案,才能让一个产业按照市场的规律健康运转。于是,我开始注重帮助当地种植大户搞生产,引进农业企业完善产业链上的支点。如今,我们当地产的大米配送医大一院、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事业单位食堂,在南方多省热销,还出口国外。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深感到,基层是青年成长的沃土,服务群众是我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我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融入人民群众的快乐。我也无比感恩这个伟大时代的哺育,感恩组织的培养和关怀。在未来的路上,我愿意继续扎根农村,服务基层,将自己的身心牢牢地扎根在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党支部书记》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