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的北京足迹(二)

刘洋 张璐 吴婷婷

2017年11月03日09:04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小平足迹:为景山学校题词 讲述人:贺鸿琛郑俊选

“三个面向”指明教育改革方向

“当时很激动。”2014年8月,在景山学校校史室里,85岁的贺鸿琛站在一张老照片前,照片里53岁的他双臂高举,展示着邓小平的题词。邓小平对教育的关心,改变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1983年9月7日,北京景山学校给邓小平写了一封500多字的信,称呼是“亲爱的小平同志、亲爱的邓爷爷”,信中“提出一个恳求,就是希望您老人家能为我们题词,或向我们说几句话,指明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

这次写信,是在“文革”后,学校逐步恢复教学水平,面临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期,想请邓小平为学校题词,指明教改的方向。时任景山学校党支部书记的贺鸿琛回忆说:“信是9月8日送出,9月9日邓小平就为景山学校写了题词,9月10日题词送到学校,当天全校师生、新闻媒体都来了。”题词写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贺鸿琛说,“三个面向”不仅是对景山学校的要求,也是后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总方针。

贺鸿琛说:“邓小平的三个孙辈都曾在景山读书,此前景山也经常给邓小平写信汇报教改的情况,一般会通过办公室回复‘支持改革’。”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重新出来主持工作,恢复高考的同时,“教育的春天”也到来了,这个词汇,被老教师们念叨了很多年。确实如春天般幸福,因为此前多年,教师都算是“臭老九”。

197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并指出小学教员工资太低,“有些教得很好的小学教员,工资可以评为特级”。时隔仅仅两个月,邓小平就批准了“教改实验田”景山学校的三位小学低年级老师提为特级教师的报告,其中,就包括郑俊选。

1960年,景山学校专门为城市中小学教学改革而成立,就像贺老常说的:“不改革就不是景山了。”那时候,郑俊选是第一个教改实验班的班主任,当时已有提早设立英语课、教育减负等超前意识。

记者采访时,80岁的郑俊选老师就坐在贺鸿琛旁边,提到当年提为“特级”的情景,她的眼中会有年轻的光芒闪现,那不是她一个人的荣耀,那是全中国所有小学老师扬眉吐气的开始。郑俊选说:“我们再也不是‘臭老九’了。”

对于被评为中国第一批特级教师,郑俊选回忆说:“在学校推荐下,我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我是幸运的人,是教改的受益者,特级教师的荣誉,使我可以到各地评课讲学,出了书,站上了全国教学科研的大舞台。”

说起从业50多年的起落,郑俊选很认真地说:“感谢邓小平,让我成为特级教师,教书育人,我的一生过得很有意义。”

小平足迹:为奥体中心题字 讲述人:杨文

“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

在北四环中路,有一处气势恢弘的体育场馆群。北门邓小平题写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瞬间把人们带回1990年在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那一年,就在奥体中心,邓小平询问:“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18年后,老人的梦想成真。

如今,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与奥体中心隔路相望。“作为奥体人,我倍感小平同志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对奥体中心的关怀,非常荣幸。”2014年8月,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副主任杨文说。

1986年,杨文从部队转业,参与亚运会场馆筹建工作。指着奥体中心,他告诉记者:“当时这里是一大片庄稼地,四环路还没有修,只有北四环的一段路为了亚运会而修建。”而就在三年后,他见证了这里崛起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群。“这种建设速度,拿到今天来说都算非常快的!”回忆往昔,杨文难掩自豪之情。“当时,全国人民把支持亚运会当做一项公益事业。”

奥体中心竣工前期,邓小平题写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场馆群名。他说,“亚运会以后,所有场馆要对外开放,让群众到里面去健身。”

“北京以往只有单个的体育场馆,奥体中心是集竞赛、训练、健身、休闲公园等功能为一体的体育场馆群,在北京属于首个,在全国是第二个。”杨文感叹,奥体中心的建筑风格和设计在当时独特新颖,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当年,我们的场馆在国际上都算是非常先进的。”

1990年7月,距北京亚运会开幕还有两个多月,蓄势待发的奥体中心迎来邓小平的视察。“那时国门刚刚打开,当时社会上有一股盲目的崇洋媚外风气,有一个说法,中国的月亮没有外国圆。”杨文听前辈们多次回忆起那个场景:86岁高龄的邓小平站在体育场的高架桥上,兴致勃勃地环视眼前宏伟的建筑群,语重心长地说:“我这次来看亚运村,就是来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看来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比外国圆。”

“小平同志一直非常关心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他自己也很喜欢游泳、足球等体育项目。”杨文说,“据前辈回忆,小平同志经常观看体育比赛。他很低调,比如在工体看足球,他不提前到场,而是在比赛开始一会儿后进场,也不坐前排,就在后排坐着。”杨文认为,著名的“足球从娃娃抓起”出自小平同志之口,也是缘于他对足球项目的热爱。

视察亚运会工程时,小平同志询问身边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张百发,“你们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杨文说,“提出北京申办奥运会,小平同志开了先河。”

后来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邓小平不顾年迈想看电视直播,被家人劝住了。第二天早上,得知申办失利的消息,老人沉默了一会儿后说——意料之中,不管别人,先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后来的事实证明,北京,没有让老人家失望。

小平足迹:为兆龙饭店题名 讲述人:陈胜

船王建饭店题名消顾虑

位于长虹桥畔的兆龙饭店,改革开放初期由船王包玉刚出资兴建,得到邓小平支持。饭店以包玉刚父亲的名字命名,邓小平为饭店题名,并参加开业典礼。它的成长过程,是中国旅游服务业开放进程的缩影。

兆龙饭店以包玉刚父亲的名字命名,当时许多人心存疑虑,邓小平得知后当即拍板:为什么不可以用?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事嘛,用他一个名字,也没有关系嘛。随后,他亲笔为饭店题名,并参加开业典礼。邓小平为兆龙饭店题名的时间是1983年9月,两年后,兆龙饭店开业。据兆龙饭店的老员工介绍,邓小平的这幅亲笔题名至今保留在国家旅游局的资料库。

陈胜是兆龙饭店的首批员工。1985年10月25日,当站在礼宾位置迎接各位开业嘉宾的他看见邓小平时,心里甭提多激动了,“整个迎接的人群都沸腾了,掌声雷动。”

当天晚上,北京电视台播放了邓小平参加兆龙饭店开业的新闻,守在电视机前的陈胜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胶卷相机,对着电视屏幕翻拍下这难忘瞬间。除此之外,陈胜还收集了开业当天所有报纸的剪报。2014年8月,说起这段历史,陈胜格外自豪:“在北京,除了北京饭店,就咱兆龙饭店是邓小平同志题的名,我是这里的员工,能不自豪吗?”

古朴的红楼十二金钗概念琴、当年中国最大的钢制船雕塑位于饭店的显著位置;一层电梯入口处,《兆龙饭店志》讲述着饭店非凡辉煌的历史。二层至三层的观光楼梯一侧,一幅幅历史照片沉淀着企业的发展历程。这个不算长的历史照片展示廊成为饭店一景,记者采访时,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一幅幅讲解画面中的人物和故事。

如今,在新入职员工的培训课上,饭店领导都会把这段历史讲给新人。一位新员工告诉记者:“邓小平同志与饭店所承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故事成为企业文化源头,让每个兆龙人都为之骄傲。”

(摘自《北京晨报》)

(责编:秦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