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15:27 来源:青海日报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贤孝宣讲十九大精神。记者 赵睿 摄
10月25日下午,天降飞雪,气温降至零下。
14时许,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头塘村广场上聚集了近百位群众。55岁的牛有莲早早就抱着孙子来到广场:“村干部通知,今天有演出队来宣讲十九大精神,我们就赶来听个新鲜。”一些来得晚的群众没有占到广场回廊上的座位,连忙赶回家去搬凳子,不一会儿广场上就聚满了人。
不久,在一首男声独唱《中华,我的家》的歌声中,该县“理论+文艺+扶贫”十九大精神宣传轻骑兵巡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接着,花海民族艺术团演员演唱的花儿——《盼望着祖国强大》,把观众们带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宣讲的氛围中,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编排的歌词,浓缩了《报告》的核心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呈现给基层群众。
除此之外,宣传轻骑兵队伍还创作、编排了《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党的政策实话好》、《十九大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啥?》、《欢庆十九大》、《十九大报告的72次掌声》等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文艺作品,用回族宴席曲、眉户戏、花儿、快板、歌舞、民间曲艺等多种文艺形式呈现。
雪越下越大,表演到快板节目时,表演者——东川镇尕牧龙下村妇代会主任李存成的眼睛都睁不开了,但她还是充满热情地打着快板,努力大声地念词:“北京召开十九大,喜讯传遍普天下。总书记报告暖人心,句句说到心坎中……”
表演回族宴席曲的四位演员都已年过半百,上场时舞台上已充满积水,但他们还是载歌载舞地投入演出,台下的观众也热情不减,有的和着节奏打拍子,有的跟着曲子哼唱,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在雪中看完了整场演出。
一个小时的演出中,台上是文艺工作者送来的歌舞、戏曲、快板等文化大餐,台下是村民的欢声笑语和阵阵掌声。58岁的赵延年看得津津有味,“我没啥文化,《十九大报告》我在电视上也看了,可是好多东西并不是很明白,但回族宴席曲、眉户戏、花儿、快板这么的我能听得懂。”
门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清介绍说,为增强基层群众了解、领会十九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繁荣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联合以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组建了由县花海民族艺术团、西滩乡边麻掌村眉户戏剧团、泉口镇窑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队、东川镇尕牧龙下村乡贤孝文化队构成的“理论+文艺+扶贫”十九大精神宣传轻骑兵将在全县109个行政村、7个社区进行巡演,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进千家万户,让来自十九大的声音切实走入百姓生活。
演出结束时,有不少村民前来收拾场地,他们都是本村的贫困户。李玉清说,巡演活动每到一处都会积极动员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参与巡演场务工作,给予其相应劳动报酬。“我们要让贫困群众参与到政府的活动中,让他们亲身践行劳有所得的道理。”这正是巡演活动 “扶志”的意义。
与此同时,政府还向每个村提供1000元的扶贫资金,作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考录大中专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奖励帮扶基金,“我们不直接把钱交给贫困家庭的学生,而是要通过奖励手段,让他们形成积极奋进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争取更多的支持,分担贫困的压力”,切实让贫困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温暖,牢固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此次十九大精神宣传轻骑兵巡回演出活动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理论转化为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用亲民化的宣讲方式,普及党的政策精神,让戏曲歌舞成为理论最好的“翻译”,让理论充满“泥土味”,易于群众接受,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可口”的文化大餐。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温暖,激励贫困群众自食其力的动力,从而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为全面建成繁荣发展人民幸福新门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力量。(记者 赵 睿)
相关专题 |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