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重庆当代党员

隘口脱贫“突围战”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脱贫攻坚“战场”扫描

2017年10月26日15:03    来源:当代党员

2017年9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唯一的一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隘口镇。

初次踏上隘口这片热土,内心不觉有些激动。

早就听闻,隘口镇山高坡陡,地势险要,战略位置重要。当年,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此与敌人进行过数次战斗,其中的倒马坎之战,更是名扬四方,为创建苏维埃红色政权扫清了障碍。

一直以来,正是因为山多地少、偏远闭塞,阻隔了隘口人向外发展的步伐。

时光流转,隘口镇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长征路上,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选派“尖兵”

“你们这次采访,可以见见富裕村的赵书记,他呀,硬是要得,村民们都很爱戴他……”

刚落脚隘口镇,一位镇干部就忍不住向记者“推介”起采访对象。

从这位干部真诚而生动的介绍当中,记者得知,这位“赵书记”是秀山县残疾人联合会派驻到富裕村的“第一书记”,名叫赵茂兴。在他的倾心帮扶下,富裕村逐渐变得名副其实。

在隘口镇政府楼前,记者见到了头生白发、身材微胖的赵茂兴。

“富裕村的情况我熟悉,我来带路。”二话不说,赵茂兴便带着我们往富裕村进发。

行走在富裕村,村组道路、人行便道犹如“毛细血管”向四处扩散,村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容干净整洁,邻里和睦融洽;漫山遍野的核桃树迎风摇曳,长势喜人……

“富裕村变化真大呀,以前简直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今天的样子。”同行的镇干部说。

这一声感叹也道出了富裕村人心中多年的酸楚与艰辛。

隘口镇集革命老区、边区、山区、库区、林区为一体,基础设施差、生存环境差、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弱,贫困程度较深。而富裕村作为隘口镇最边远的贫困村,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像富裕村这样的贫困村要想脱贫摘帽,关键在哪?

采访途中,记者不时听到“赵书记,你来了呀!”“赵书记,进来喝杯开水!”这样的话语,还有不少村民隔着老远见到赵茂兴,都会跑过来,只为了打声招呼、问个好。

其实,答案就藏在人们口中这一声声亲切的“赵书记”,以及其他各个贫困村的“李书记”“王书记”之中……

提振士气

两年前,年过半百的赵茂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初次来到富裕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到村后,发现这个名叫富裕村的地方,分明就是个萧条破败的穷山沟,跟‘富裕’一点都沾不上边。”赵茂兴回忆说。

当地人除了物质上贫穷,在精神上也一样贫穷。

在走访调研中,赵茂兴有一次来到贫困户杨再栋家,刚步入那年久失修的木屋,一股刺激气味扑鼻而来,蓬头垢面的杨再栋,目光呆滞地抽着旱烟,他家遍地都是家禽的排泄物,几乎没有可以让人下脚的地方。

“屋子还是要经常打扫嘛,干净了自己住起也舒服。”赵茂兴说。

“肚子都填不饱,讲卫生又有什么用?”杨再栋满脸不屑地回应道。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赵茂兴的心,也让他更加认识到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性。

由于长期与贫困为伴,在富裕村乃至隘口镇,像杨再栋一样对脱贫致富不抱希望的村民大有人在。

为了让村民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勇气,消除“等、靠、要”思想和畏难情绪,赵茂兴决心从杨再栋这里打开突破口,为村民树立“扶志”的典型。

此后,赵茂兴一有空就往杨再栋家跑,给他做思想工作,帮他打扫卫生、整理家务,不时还送一些自己掏钱购买的洗漱用品。

“赵书记,你这样对我,我再像以前一样,啷个对得起你哟!”终于,杨再栋的双眼湿润了,立下脱贫决心。

紧接着,赵茂兴趁热打铁,连续放出励志“大招”:搜集和挑选一些残疾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故事,刻录成光碟,一个组接着一个组地播放给村民看。同时,赵茂兴还与村里其他扶贫干部一道,经常关心和慰问村里的贫困户,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精神脱贫宣传、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引导村民立脱贫之志。

就这样,富裕村逐渐形成比拼赶超、勤劳致富的良好风尚。如今在杨再栋家,卧室、厨房等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屋里屋外早已焕然一新,而他在产业发展方面也一样不落后于别人。

攻克堡垒

离开杨再栋家,我们乘坐的汽车继续沿着高山峡谷间的山路蜿蜒而上。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视野也渐渐变得开阔起来。站在富裕村大龙门组的山头上放眼望去,一条条硬化路网状分布,将连绵的群山串联起来。

道路连起的不只是大山,还有山区群众的心。

以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通组公路,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村民一年到头也就赶场一两次,更不用说发展产业项目了。

“即便村民养点牲畜、种点经济作物,也很难销售出去,常常只能看着农作物烂在地里。”富裕村党支部书记熊朝文说。

交通,成为阻挡在富裕村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顽固堡垒。

为此,当全村村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被激发后,赵茂兴又开始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扶贫队伍战斗力入手,团结村“两委”一班人,坚持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同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积极投身到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来,并多次组织召开院坝会、群众大会,群策群力共谋富裕村发展之计。

村民们说,我们想修路、想脱贫,但缺乏资金,也没人带头组织。

赵茂兴说:“只要你们想要脱贫,发展的资金由我们扶贫干部来落实。”

于是,赵茂兴等人马不停蹄地跑到县上协调相关部门,最终从县扶贫办和县残联等部门整合了资金1000多万元,让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火力全开”,修通了连接各个村民组的20余公里的硬化路,整治了河堤等,一举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出行问题和运输问题。

冲锋陷阵

时针指向下午3点,冒着丝丝细雨,穿过丛林灌木,记者来到富裕村一片高海拔的山坡上,葱绿的核桃树挺立在泥土中,有些已经挂出了硕大的核桃。

“看这些核桃树长得多乖!”“这颗核桃树挂的果是最大的!”赵茂兴难掩内心的喜悦,不停地向记者介绍。

在旁人看来,赵茂兴对核桃种植已经近乎痴迷。

“正因如此,别人计算栽种的核桃树是按亩算,赵书记是按株算,具体到哪个地方的核桃树挂了果他都一清二楚。”同行的一位镇干部说。

赵茂兴如此倾心投入,是因为他明白这些核桃树在当地村民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要想让村民富起来,必须要有产业的带动。就在村民卯足了劲,准备在脱贫产业方面“冲锋陷阵”时,赵茂兴顺势为村民指出了发展产业的“主攻”目标。

“富裕村平均海拔在1300米左右,气候适宜,是种植核桃的好地方。”赵茂兴说。

原来,赵茂兴从入村起,就开始思索如何打造和培育富裕村的支柱产业,经过多番论证、比较,最终相中了核桃产业。

思路既定,赵茂兴与扶贫干部开始广泛动员村民,带着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外出学习核桃种植技术和经验,引进绵阳金土地农业有限公司,建起了200亩核桃示范林,带动全村发展核桃3000多亩,实现了核桃产业全覆盖。

富裕村的核桃产业只是隘口镇因地制宜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隘口镇在巩固1.4万亩金银花产业基础上,引导各村结合实际发展黄精、茶叶、核桃等多种产业,丹参、天麻、天冬等中药材也在全镇适度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有效促进了农户稳定增收。(记者 谭诗赏)

重庆《当代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