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牵挂,为了亿万人民的美好向往——重访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考察地

2017年09月30日13:53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牵挂,为了亿万人民的美好向往——重访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考察地

这一庄严的承诺正在一步步实现——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立愚公志、啃硬骨头,合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这块最突出短板。

5年来,国内考察调研每到一处,习近平总书记几乎都要到老乡家中看望,看真贫、扶真贫,提出一系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略。

新华社记者日前赴太行山等革命老区,以及贵州等贫困地区进行回访。这些地方以总书记的嘱托为行动指南,脱贫攻坚如火如荼,正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坚决打赢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而不懈奋斗。

锁定底线任务,全国人民要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9月下旬,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几户人家的院落在热火朝天地改造中。72岁的唐宗秀正在新翻修的房子里收拾东西。“真想再跟习近平总书记念叨念叨我家的变化。”她说。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迎风踏雪,来到这个太行山里的偏僻村庄访贫问苦。他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当年全国扶贫对象仍有1.22亿人。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8年。

唐宗秀家的新变化,来自危房改造政策。住了半个多世纪的土坯房被翻修一新,屋顶提高了60厘米,门窗装了双层玻璃,外墙加了保温层,还装了空气源热泵,冬天屋里有20多摄氏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阜平县顾家台村,66岁的顾成虎去年就把旧房置换成了新房。现在他和老伴享受低保、养老待遇。

那次,习近平总书记在顾家台村说,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如今的顾家台村,灰瓦民居特色鲜明,圆梦广场宽敞漂亮。村里卫生室、文化中心、文化书屋、健身广场、幸福院、数字影院一应俱全。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多元。

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

脱贫的标准,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简称“两不愁三保障”。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才有发展的基础。

甘肃省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迎来了“新生”。

85岁的村民马岗每天清晨都在火炉上熬煮“罐罐茶”。自从家里重建了房子、通了自来水,他的日子过得惬意。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村看望群众。在马岗家的炕头,习近平与他亲切交谈,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那时的元古堆村如同其名,是一片“远古”之地——吃水得去村头的泉里挑。水质不好,村里人易患“大脖子病”和“大骨节病”。遇到下雨天,村里的路就成了烂泥沟。“记不清摔倒、扭伤过多少次了。”马岗说。

在政府的支持下,元古堆村的路硬化了,自来水也通了。更让马老爷子高兴的是,距他家百米开外,砌了一栋三层小白楼。朗朗读书声不时传出,这是元古堆小学。而三年前这里还只是两排破旧的平房。

如今的元古堆村,基础条件改善了,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221户、1098人减少到目前的11户、50人。

5年来,全国脱贫攻坚重拳频频出击,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交通扶贫等一系列民生工程项目快马加鞭推进。其中,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大力度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可谓扶贫“壮举”。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在贫困户吕有金家,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和政府就是要特别关心你们这样的困难群众,通过移民搬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一年后,记者来到吕有金家,他正在家中修建酩馏酒作坊,还打算腾出一间屋子用作酩馏酒展示区。

“青稞酩馏酒是我们的传统手艺,我是附近为数不多的酿酒手艺人。”吕有金说,“以前在山上通过亲戚朋友口耳相传,搬到这里后,将来的生意一定会更好。”

原先吕有金在山上的28亩耕地如今已退耕还林,栽了松树、沙棘,每年因此有1200元补助。他期待地说,这片山今后会更美。

挖“穷根”精准发力,下“绣花功夫”治贫困顽症

天气渐凉,但在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却是一番热闹景象——十八溶洞景观正在开发,十八洞品牌矿泉水厂正在兴建,游客络绎不绝,农家欢声笑语。

这个村过去由于基础设施差、人均耕地面积少,到2013年村内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225户中有136户是贫困户,4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30多人。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如今,这个因贫穷而“出名”的深山苗寨,依托精准扶贫再次出名。

3.5米宽的盘山小路升级成6米宽的柏油马路,家家门口修了石板路、户户通了自来水,农网和民居改造也全部完成,去年又实现了网络全覆盖。自2014年以来,村里已有12名大龄“光棍”宣布“脱单”。

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吴式文介绍说,十八洞村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因人施策发展起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苗绣和劳务输出五大产业,到去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313元。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精准改善民居环境、精准提供民生保障,十八洞村探索出“四大精准”分类施策之道,扶贫经验已辐射湖南各地。像十八洞村这样在“精准”二字上下足了功夫的贫困地区,如今都已面貌一新。

记者日前来到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随处可见农家菜馆,山上是大片的桃林,山洼则是茶园。

2016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给乡亲们拜年,了解精准扶贫情况,到贫困户张成德、彭夏英夫妻家看望。

时隔一年多,记者见到彭夏英时,她刚从自家的黑豚鼠养殖棚回来——这是村里兴办的脱贫项目之一。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铭记总书记的嘱托,去年她和家人商量后下决心拿出多年积蓄,又把住了大半辈子的农房腾出来,按照同时容纳60人用餐的规模,置办了餐具、桌椅,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短短一年多时间,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超过10万元。

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里办起了黄桃、茶叶专业合作社。彭夏英一家成了“股东”,去年从合作社分红领到3300多元。

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关键是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像彭夏英这样,抓住机遇积极改变自身命运的故事,在贫困地区比比皆是。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考察。一年多后记者来到这里,看到一片挂着红艳艳的树莓的地里,村民王彦如熟练地躲过树枝上的刺,把树莓迅速摘下放到篮里。

“这个活不累人,又在村子旁边,出来干个半天就能赚50元左右。”王彦如今年70岁,两个儿子在外打工,老两口在村里带孙子。

2015年,永宁县政府引进了一家从事红树莓种植的公司落户原隆村。这家企业从村民手里流转了2700亩土地后,又聘用村民从事种植、采摘、灭茬等工作。村民们因此有了土地流转和打工两项收入。

“闽宁协作坚持走产业带动的造血式扶贫之路大有可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永宁县委书记钱克孝说。

激发内在动力活力,靠发展真正甩掉贫困帽

9月下旬,陕北的苹果又红了。

“2014年收了4000多斤苹果,2015年1万多斤,2016年5万多斤。”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张卫庞盘算着说,“去年这10亩苹果园,收入有30多万元。”

这位陕北老汉已70岁,几年前还是贫困户,靠地里那点庄稼维持生计,如今不但有了果园,还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苹果品牌。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总书记关心的那片果园,如今愈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全村种了1200亩苹果树,形成了 “张卫庞”“梁家河”等高端苹果品牌,种植户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

梁家河村第一书记杨宝剑说,村里确定了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综合带动苹果产业和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7987元,相比2014年的9000多元将近翻了一番。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贫困户陈泽申,就努力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扶贫理念。

去年4月,在陈泽申家的砖房前,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围坐一起拉家常,强调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陈泽申家只剩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然而他的脱贫之路却一年一个“脚印”踏实向前。2014年,县乡政府用互助资金帮他安装了光伏电站,上网后每度电盈利1元,靠着“晒太阳”,全年有了3000元收入。那一年,陈泽申还开始养羊,第二年卖了3只羊,又是3000元收入。

今年,老陈又养了一头黑毛猪和14只乌骨鸡。闲时做保洁员、帮人料理茶园,加上扶贫补贴,他的收入将突破2万元。多年前曾寄希望于改变家门朝向从而改变命运的农家汉,如今正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大力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带动了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成为脱贫攻坚战役“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贵州遵义枫香镇花茂村的王治强,也是一位找准了自身发展路子的“赢家”。

每天清晨,王治强都率先打破村子的宁静,开车到7公里以外的菜市场去买菜。作为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的老板,王治强给自己的农家乐起名为“红色之家”。

“以前这里是个四合院。红军长征路过这里的时候,把院子都住满了,所以取这个名字。”王治强说。

青瓦白墙坡屋顶,穿木斗枋雕花窗,当年的四合院已经变成黔北民居风格的楼房,每天接待200多游客。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因脱贫致富才改名“花茂村”,寓意花繁叶茂。2015年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已摘掉贫困帽子的村子,考察脱贫之道。

王治强对当时的场景如数家珍:“最触动我的一句话,是总书记在我家院子里座谈的时候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如今的花茂村,有村集体公司,有产业协会,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生长着农民增收致富的种子。

人民在心,使命在肩,号角声急。一股凝聚着巨大热情和能量的磅礴之力,正在深刻改变着贫困面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场脱贫攻坚战一定能高奏凯歌,全国人民将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董峻、任丽颖、张骏贺、张玉洁、陈诺、刘勤兵、张月琳、邬慧颖、张大川、张文静、张亮)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