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辽宁共产党员

永远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合格教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访谈录

记者 李胜基

2017年09月28日16: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物简介:

李天来,中共党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的设施园艺专家之一,为我国设施园艺学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和他的团队研制出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体系,结束了千百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不加温不能生产蔬菜的历史,不仅丰富了北方冬春两季的“菜篮子”,还促进了菜民增收,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

李天来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9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13部,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计划突出贡献奖”“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领军人才”等殊荣。

李天来曾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和合作研究,面对国外导师的挽留和母校的召唤,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回国后,他不知疲倦地工作在三尺讲台上和蔬菜大棚里……如今,李天来的研究成果被寒区大面积应用,在我国东北及华北、西北、黄淮海流域等18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1684万亩,增效700多亿元,加拿大、韩国、朝鲜、蒙古等国也先后引进李天来团队的研究成果,节能成效显著。

近日,李天来院士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以自己的成长和奋斗历程阐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永远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合格教师。

记者:您在30多年前留学日本,面对多种选择,毅然回到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请您回忆一下抉择时的情景和从事设施蔬菜研究的历程。

李天来:20世纪80年代,我赴日本留学。当面临国外导师的挽留和母校写来“家信”让我回国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携妻儿回到母校。因为我是国家公派留学,所以没有任何理由不知恩图报。刚回来时,家人和朋友常问我:“你为什么要回来?你现在是啥心情?”面对这种询问,我总是回答:“国家出钱派我留学,我就应该回来报效祖国,我的心情挺好的!”我觉得知恩图报、讲诚信,关乎自己的人格。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

刚回国那会儿,我所在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缺乏资金,聘不起工人管理,我就和管理基地的老师一起锄草、松土、换茬,天天一身泥土加臭汗。有人偷偷问我:“后悔没?”我说:“不后悔。”我觉得既然决定回国了,就应该把面前的工作做好,做任何事情,既然干了就要干好,要肯于艰苦奋斗,学会心态平衡,绝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

可以说,没有党的培养和教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回国后,我只是一名助教,五年后我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之后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并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每每想起这些,我就情不自禁地觉得:“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党和国家交给我的工作做好。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合格教师’作为毕生追求。”

记者:您一直把教书育人和科技富民作为己任,致力于研制乡亲们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住的温室设备和配套的蔬菜生产技术,年过花甲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请介绍一下您的育人心得、理想目标和动力源泉。

李天来:教师是一种责任重大的职业,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的责任,更承载着培育祖国人才的责任。我一直觉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为学生们做出榜样。否则就是一种“犯罪”,绝不是简单的“误人子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只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熏陶出优秀人才。因此,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与“育人”有关。高等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对于祖国的未来太重要了。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什么“抗大”能为我们党培养出大批优秀军政骨干人才,从而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最关键的是“抗大”有良好的学风与正确的教育方针。

三尺讲台责任之重,令我不敢有半点怠慢,我也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不断成长进步,达到了教学相长。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为我的“设施园艺创新团队”总结出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我用这个理念鞭策自己,要求团队成员,教育和熏陶学生。

如果能通过自己的科技成果促进农民增收,我感到十分光荣。我是农民的儿子,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作生活的艰辛,他们赚点钱不容易,还有很多农民在靠天吃饭。每当研究成果得到应用,看到乡亲们丰收后喜悦的表情,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许多老乡家20多年前用我们的技术建的日光温室现在还在使用,他们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要说我不辞辛苦的动力源泉是什么,那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

当研究取得成果后,经常有人“点拨”我:“抓成果产业化,有大收入。”我们永远不会那么干!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工资是党和国家给的,科研经费也是党和国家给的,研究成果只能回报党和国家、回馈社会。我常跟团队成员讲:“作为科研工作者,绝不能有了一丁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更不能见利忘义。要不断探索、奋力前行,让农业增产,让农民增收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才是大欢喜!”

记者:作为一名院士、高校党员教师,您如何看待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井喷”之势?该如何为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李天来:如果说当选为院士是一种荣誉和成就的话,那也绝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和成就,它是这个时代的荣誉和成就,是全国园艺和农业工程界的荣誉和成就,是沈阳农业大学几代园艺人共同的荣誉和成就。如今,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加上良好的资源基础和人才队伍,所以,科技创新成果“井喷”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执着努力的必然结果。

30多年来,我丝毫不敢怠慢地坚持勤奋刻苦工作,就是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尽可能多地作贡献。我觉得作为祖国骨干人才的高级知识分子,有责任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这样才不愧我们所处的美好时代,不愧于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不愧于父辈们对我们的期望。作为土生土长的辽宁人,我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培养教育之恩、家乡父老养育之恩和师长朋友的关爱之恩,脚踏实地地去报恩,为辽宁振兴实实在在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农业作为辽宁新一轮振兴中的重要产业,在发展中起到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将对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科研方向,积极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和蔬菜产业现代化也必将成为我的历史使命和追求。

当然,我也深知,我们国家虽然是设施蔬菜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设施蔬菜产业还存在设施简陋、环境控制能力差、生产技术缺乏标准、作物生理障碍和侵染性病害防控能力不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既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少数人能够解决之事。因此,我和我的团队将与同行们一道团结奋斗,为我国设施蔬菜实现现代化而继续努力。

辽宁《共产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