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国全
2017年09月26日15:07 来源:解放军报
海军某防空旅驻训部队发射某新型防空导弹。随着科技创新领域军民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列装部队的新装备越来越多,战斗力也随之水涨船高。骆以汉摄
9月初的一个周末,航母辽宁舰的机库里,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官兵。
来自北京赛普健身学院的运动损伤康复老师马文慧,结合鲜活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与大家分享刚刚学习掌握的国际先进的康复理疗知识。
听完课,官兵们连声说:“这样的课,真是新颖、有益!”
接连两天时间,赛普健身学院的5名优秀体能老师,专门为航母官兵科学设计了一套体能训练计划并进行教练示范。
“科学的体能训练事关官兵的训练、工作及生活质量,事关战斗力的生成。”看到踊跃报名参加健身小组的舰员,辽宁舰政委李东友喜形于色。
曾几何时,青岛几十家企业单位组成“保障联盟”,从酱油、鸡蛋、食用油到大米,从水到电,从邮递到公交,再到航母和舰船的装备维修和技术保障……从硬件到软件,从有形到无形,军民融合的成果时刻改变着辽宁舰官兵的工作和生活。
辽宁舰只是近年来军民融合深入推进的一个小小缩影。透过辽宁舰这扇窗,我们看到军民融合走过的路径和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5年,在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主席都谈及“军民融合”这一话题。5年来,随着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布局和推进,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
军地双方必须统筹“市场”和“战场”,两条腿走路推进深度融合
航母码头侧畔,悄然崛起一座“海军城”。
4年多时间,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围绕航母和舰船装备保障,先后建设起四大保障中心:装备技术维修保障中心,军地人才培养中心,军队社会化保障中心,军民科技产业发展中心。
从一个纸上的概念,变成为百余家企业入驻的高科技企业园区。在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军民融合的大门被彻底打开。
黄毅曾是海军某工程指挥部政委,军港码头的建设者。退休后,他被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聘为“顾问”,亲历了这一过程。
军民融合究竟该怎样实现“深度融”?黄毅感触最深:“军民融合不是哪一家的事,是国家的事。实际工作中,如果不站在富国强军的制高点上考虑问题,诸多利益上的‘坎’,是很难跨过去的。”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黄毅说:“必须统筹‘市场’和‘战场’,两条腿走路推进深度融合,实现军地双方互利共赢。”
地方要坚持“祖国利益至高无上”,军队要坚持“人民利益重于一切”——遇到军地双方有利益冲突时,黄毅经常用这句话来说服对方。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正处于攻坚期,主体多元,利益交叠,关系复杂。有些单位和部门存在“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以及“融别人可以”“被别人融不行”等现象,交织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国防大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说:军民融合离不开国家主导,推动军民融合最重要的是破解利益屏障,消除利益固化对军民融合发展的阻碍和隔断。
一路调研,一路观察,记者得出答案——不仅仅是青岛,军民融合的大文章正在全国各地相继铺开……
改变军品准入制度“玻璃门”,使“军方要什么、企业有什么”有效衔接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CBD,北京军懋国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平正和科研骨干埋头科研攻关。
两年前,他们研发的某飞行训练系统记录了海军航空兵学院姜涛和鲁鹏飞烈士的 “舍命一转”,为事后判定他们的英雄行为提供了关键依据。
如今,该系统已进行3次技术升级换代,通过了军方组织的技术鉴定、方案评审和技术定型。
回首公司成立8年多来的经历,杨卫平庆幸自己“搭上了军民融合的时代快车”。他说:“创新必须瞄准部队需求,努力做到‘军方要什么,企业有什么’。”
在民企参军的队伍中,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只是一名“新兵”。然而,在竞标擂台上,他们PK掉了国字号企业,拿下了军用舰船建造大订单。
2016年6月,他们承制的海军某型军用舰船正式开工建造,如今舰船按期完工,即将下水入列。
那一年,军地联合交通运输保障演练,他们制造的大型客滚船表现抢眼,成功运载两栖登陆部队横穿渤海湾。演练结束时,部队领导说:“以你们的造船实力,造军舰也没有问题!”
参演官兵的称赞点燃了他们“参军”的梦想。此时海军适度放宽准入条件,实现规范性开放,改变准入制度的“玻璃门”,搭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仅用时不到1年半,“黄海”完成了全部资格认证和军用装备承制审查手续。
“这份意外之喜,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海装某军代室总代表汤传贵由衷地感慨道。“他们赶上了好时候——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民企参军已成为上下共识。”
好消息不断传来,军品降低门槛、开放竞争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今年9月18日,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354家企业的422项技术成果参展,大部分是我国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抓住建立长效机制的“牛鼻子”,解决好创新与创造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走访海军部队看到,各科研院所与地方建立了多方位协作关系,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诞生孵化——
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创新团队的高精尖武器装备技术、海军装备研究院马骋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舰船辅助动力技术等,地方出场地、出资金,军方出技术、出设计,取得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军民融合绝不能搞成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一位部队领导介绍说,“如果主要依靠点对点、事对事的联系,当一件事情有需要了,大家便走到一起研究协商。这项任务完成了,便一拍两散,再有任务再搭台,这肯定不行。因此,建立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工作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军民融合不是零打碎敲,是成体系、全方位的融合。”如今,这已是军地双方的广泛共识。
今年,科技部与军委科技委联合发布《“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作为首个科技领域军民融合专项规划,为“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绘就“路线图”。
专家表示,在这一路线图的指引下,科技“民参军”的渠道将更通畅,创新与创造“最后一公里”的“肠梗阻”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未来,将有更多军民融合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训练场和演兵场。
相关专题 |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