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0日09:42 来源:《工人日报》
北京以北220公里,9月渐凉的天气没有削弱崇礼的吸引力。这个冀北小城的街道上,宾馆鳞次栉比,入夜后霓虹闪烁,游客众多。很多人从北京、天津等地慕名驾车而来,一睹塞上秋色。
天安门广场以南40多公里,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市广阳区之间,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已具雏形,如一只大鹏展翅欲飞。
崇礼,2022年冬奥会的主赛区之一;北京新机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空港。一南一北,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部署,密织便捷交通网、协同产业转移升级、布局民生福利……京津冀地区上演了一场协奏曲,辽阔起伏而又美妙和谐,改变在21.6万平方公里的京畿重地发生,区域内1亿多人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交通蓝图徐徐铺开
今年7月6日,雄安新区设立即将迎来百日之际,北京南至保定间途经雄安新区白沟和白洋淀站2对动车组正式开行。短短一周时间,就有1.47万人次享受到了新开动车组列车带来的出行便利。
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先行——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的共识。以交通作为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和“先手棋”,一幅以密布环绕的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呈多节点、网格状的交通网蓝图正在徐徐铺开。
“30分钟,从北京西站到高碑店。算上在路上的时间,也不到一个小时。”徐尧在北京工作,京津冀便捷的交通让他从老家河北高碑店出发上班,像和北京在同一座城市。
京津冀协同发展,让1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异地上班成为一种选择。
北京铁路局工作人员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目前铁路已形成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鼎足交通枢纽,以密布环绕区域内的高铁、城际、市域铁路线路为骨架的京津冀轨道交通运输“金三角”,“轨道上的京津冀”已成现实。
公路方面,新建公路项目稳步推进。北京地区京津冀高速公路“断头路”2018年将成历史。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断头路”“瓶颈路”将基本消失,届时将形成一张四通八达、顺畅便捷的公路网。
产业协同硕果累累
9月7日,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全国人大北京市代表团、河北省代表团人大代表一行70人,此行目的是进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调研。
2015年4月3日,投资74.5亿元的沧州工厂在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开工,加上相关配套设置,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这被称之为京津冀协同战略下体量最大、质量最高的产业协同项目。
始建于1992年的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有传统产业主要是管道制造,管产业一度占到开发区百亿元收入的60%至70%。北京现代的到来,给沧州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沧州经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韩光普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经开区以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建设为契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了快速发展。2016年,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2%。北京现代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让沧州自信满满地提出,到“十三五”末期实现130万辆左右的汽车产业规模,建成名副其实的汽车城。
京津冀各地收获了产业协同发展的一大批成果。在河北曹妃甸,总投资439亿元的首钢京唐公司二期项目于2015年开工建设,这使得首钢成为国内年生产能力最大的单体钢厂;在天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管委会于去年底揭牌,今年力争实现新增科技企业100家……
数据显示,3年来,河北引进京津资金11041亿元,占该省同期引进省外资金的一半以上。天津引进京冀项目4856个、资金5226.74亿元,分别占全市引进外省份项目和资金的35.6%和44%。仅2016年,北京企业在津冀两地的投资认缴额分别增长26%和100%。
民生收获幸福满满
河北燕郊,西距北京30公里,数十万人口居住于此,往返北京跨省上班。
今年3月22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4月8日起,作为北京唯一一家域外持卡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位于燕郊的燕达医院实现了持北京医保卡的就医人群在燕达医院就医报销与北京同步。
今年,京津冀还将加快建立三地共享的影像诊断中心、会诊中心、完善转诊预约机制。推动三地之间临床检验结果、继续教育学分、药品采购产品资质审核标准和审核结果互认。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加速向河北、天津布局,京津冀之间正在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合作模式。
北京市民也在享受着协同发展带来的好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正在让北京的拥挤发生变化,3年来,北京市累计调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场370余家、从业人员21.8万人,累计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341家,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3年来,三地互派教育交流项目超过500个;京津冀地区共有13个地级市已覆盖“一卡通”;建立了对口帮扶机制,从医疗、教育到扶贫攻坚,搭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车,民生共享的步伐正在加快。
“今后,崇礼到北京的时间将缩短到一小时内。”在崇礼铁路控制性工程正盘台隧道,中铁隧道局的近千名建设者正在加快施工进度,隧道内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和建设者忙碌的身影交织出一幅火热的建设图景。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李发强向记者介绍,这条全长近13公里的隧道将在明年8月完工。
夜色掩映下,群山静默,大山深处的隧道却热闹非凡。正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下,崇礼人内心涌动着的憧憬一样,人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 邓崎凡)
相关专题 |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