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重庆当代党员

产业为“前锋” 生态当“后卫”

——丰都县三建乡开启脱贫攻坚新节奏

2017年09月18日09:34    来源:当代党员

在丰都县三建乡,有这样一种说法:年轻人出去打工,第一年挣的钱用来打地基,第二年的用来修第一层,第三年修第二层,第四年装修,如此才能给家人建起一栋两层小楼。

这既反映了三建乡村民在经济上的窘困,又道出了导致贫困的原因。由于村里没有产业的支撑,年轻人只有外出务工,而没有集体经济支撑的村庄,只能沦为“空壳村”。

然而,当记者一行驱车从丰都县城出发,用不到半小时就抵达三建乡时,却发现这里群山环抱,龙河、双鹰河穿流其间,地形地貌呈“三山夹两河”之势,既远离尘嚣,又交通便利。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三建乡抓住契机,因地制宜,从农业产业和生态旅游两个方面发力,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将三建乡的脱贫攻坚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村里来了工作队

采访当天,正好赶上市里的驻村工作队进驻三建乡。

下午1点30分,三建乡党委书记廖海江主持召开了欢迎驻村工作队的会议。会上,驻村干部和六个贫困乡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完成了对接。

“我们这个会议有点像电视上的相亲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啊,不过,我看你们自己都配好对了。”廖海江一进会议室,看到两个人一组围坐在会议桌上的驻村干部和村支书,就开起了玩笑。

会议结束之后,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便笑容满面地领着他们回村。

来自重庆市港航管理局的刘晗与绿春坝村党支部书记廖志伟结成了对子。刘晗一边询问绿春坝村的基本情况,一边记录在笔记本上。

在来三建乡之前,刘晗接受了为期三天的培训。这是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办联合举办的培训班,为的是让市里选派到深度贫困乡镇的驻村工作队员及78名“第一书记”能尽快熟悉农业产业化、教育扶贫、电商精准扶贫、农村环境保护、旅游扶贫等领域的工作,为深度贫困乡镇寻找优势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出谋划策。

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系统的谋划,不但要深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路、水、电、讯、房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找到一条走得通的产业发展之路。只有形成优势产业,才能激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欢迎会结束后,刘晗跟随廖志伟前往离场镇不到300米的绿春坝村。在那里,一场产业扶持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产业才露尖尖角

2006年,在浙江省安吉县打工的廖龙堂看到当地人种植雷竹效益好,便回到老家绿春坝村,尝试自己种植。

雷竹出笋早、出笋期长,是非常好的笋用竹种,最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山麓平缓坡种植。早前有人将雷竹从浙江迁移到四川省乐山市试种,取得了成功。廖龙堂判断,位于半山坡的绿春坝也应该适合种植雷竹。

果然,廖龙堂种植的雷竹出笋喜人,他将笋子挖出来背到集市上去卖,两分多地的雷竹竟然有3000多元的收入。

渐渐地,村里的人都注意到了廖龙堂的雷竹,有的村民还会趁夜去偷挖。廖龙堂也不生气,心想,既然收益这么好,干脆就带着乡亲们一起种。

2015年的一天,廖龙堂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里,双方一拍即合,当年即栽种了500亩雷竹。2016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希望在组织村民种植的同时,能拓展销售渠道,寻找一些农产品企业批量购买。

到了2017年,绿春坝村的雷竹林发展到1100多亩。廖龙堂自己也将竹林扩展到3亩,他预计今年竹笋收入将突破3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强”。

现在,不仅是绿春坝村,整个三建乡都计划将雷竹种植发展成主导产业。

三建乡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脱贫攻坚项目管理的秦勤告诉记者,他负责的鱼泉子村最近一个多月开了四次院坝会,每次开会都商讨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将土地集中起来,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寻找大型农业企业和村里建立合适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集约化的竹笋种植产业。

对于鱼泉子村来说,这一方面能让贫困户从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还能解决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的问题。但当中依然存在不小的难题,比如,农民究竟通过哪种形式参与进来,是彻底将土地流转给企业,还是用土地入股参与分红。

“就农民来说,当然愿意选择前者,因为前者能获得短期收益,但后者意味着更长远的利益。”通过不断解释和沟通,鱼泉子村最终达成共识,村民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竹笋产业的发展。

新产业和新模式,重塑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而对于整个三建乡来说,布局竹笋产业还有更大的意义。

今后,竹笋产业将成为三建乡“接二连三”的重要衔接点。

生态旅游畅想曲

站在绿春坝村的山坡上,同行的乡干部指着双鹰河对岸的一处平地告诉记者,那里是新场镇的规划用地。

三建乡的老场镇所在地存在滑坡风险,去年因为龙河涨水,镇上的老百姓还遭了灾。场镇的整体搬迁一直是三建乡脱贫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新的场镇也承担了新的功能。

据了解,未来新场镇将出现一条川东民俗风情街。风情街长三公里,预计投资6000万元。“我们特意在这条街上融入了民宿,使它看上去像一个小古镇。”廖海江告诉记者。

川东民俗风情街只是三建乡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一部分,规划中的项目还有双鹰峡探险基地、鱼泉子野鱼休闲垂钓中心、龙门石林等。

过去,“三山夹两河”的自然条件被看作是阻碍三建乡发展的“天堑”,但现在它却成为推动发展的一种优势。

三建乡地处丰都县打造的龙河水利风景区和南天湖·雪玉山旅游度假区的重要节点。更重要的是,其距离县城只有28公里。“我们的旅游项目主要是针对丰都县城的受众。”在廖海江看来,这个定位更切合实际。

当然,竹笋产业也将成为三建乡生态旅游发展的亮点。要不了多久,这里将建成万亩生态笋竹基地,不仅是竹林氧吧,还是美味出产地。

因地制宜制订发展规划,大力推动二、三产业发展,让三建乡的老百姓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也为三建乡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 王颖 宁小倩)

重庆《当代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闫妍)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