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导活动

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在淮安调研

2017年09月16日13:18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在淮安调研强调 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扎实有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9月15日,省委书记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在淮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把江苏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

江苏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间地段,共有7个遗产区、28个遗产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李强先后考察了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府署、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清江大闸等,仔细察看历史遗迹遗存,详细询问保护建设规划,深入了解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他强调,作为运河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江苏理应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担当更大的责任,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江苏应有的贡献。

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淮安市、扬州市、苏州市和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等部门负责同志的相关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并与大家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李强说,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加以推进,确保走在前列,向党中央、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李强指出,要提高站位、拓宽视野,充分认识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大运河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与江苏发展紧密相关,她深深影响了江苏的地形地貌,奠定了江苏的城镇格局,孕育了江苏的文化特质。生生不息的大运河和伟大的“运河精神”,塑造了江苏“水韵”“书香”的人文特色。从江苏来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打造文化强省、弘扬江苏地域特色文化的重大载体,也是构建“1+3”功能区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我们要以扎实的举措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切实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彰显运河特色风貌,延续运河历史文脉。

李强强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每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世人的评说,要高标准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点工作。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文化为魂”,打好“特色牌”,做到“点线面”联动。要尽快摸清“家底子”,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大运河江苏段的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潜力;要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走向“文化空间”,突出打好文化牌,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基础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运河沿线文化亮点连起来,实现“一条河尽显江苏文化之美”;要保护利用好“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建设一批大运河遗址公园和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运河文化,打造一批凸显运河特色的会展、演艺、民俗等品牌活动,创作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精品力作;要加快推进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道整治,推进沿河陆路贯通,提升运河流域生态环境。

李强强调,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省级层面要抓好规划引领和工作统筹,加强与运河沿线省、市的工作沟通联系,加强省内沿线8市的工作统筹,相关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和分工。市县要抓好任务落实和工作联动,加大推进力度,在运河遗产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文化展示传承等方面创造特色、走在前面。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文化,动员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强大合力。

樊金龙、王燕文参加调研。

(记者 耿 联)

(责编:高巍、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