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中华儿女》

郭非凡:踏浪前行期梦圆

何静

2017年08月21日14: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她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也是上海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她从小喜欢大海,她的求学和科研之路都和大海有着不解之缘

郭非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国家“杰出青年”、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她曾于日本东京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前担任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研究助理教授。

郭非凡长期从事营养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基金委及科技部项目。

漂洋过海

郭非凡是沈阳人,她的父亲是一名心内科医生,和很多父亲一样,他把对女儿期望和爱浓缩在严格的教育中。郭非凡的成长受父亲很大的影响,比如学习习惯和阅读偏好。郭非凡爱读书,童年时期阅读了不少名著,除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还有不少是托尔斯泰的作品,比如《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1987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郭非凡选择了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原因很简单:要和父亲一样学医,要去一个有大海的城市。父亲曾说过:看到大海,可以忘却一切烦恼。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大连医科大学,执着而勤奋的郭非凡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先后取得了临床医学学士、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郭非凡踏上了前往日本东京大学深造,攻读神经生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芳贺达也教授。初到日本,一切都是陌生的,从语言到生活环境,郭非凡至今都特别感谢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当年,她作为实验室的中国留学生,得到了大家的热心帮助。有任何问题,他们都主动帮助解决。提起导师对郭非凡的影响,郭非凡用8个字概括:“努力拼搏、追求细节。”郭非凡至今记得,每天12点,都能在实验室看到导师工作的身影,即使是双休日,也只休息一天。郭非凡受导师影响,也把实验变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责任。每天九点到晚上十二点下班,不感觉累。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还会半夜去实验室换一次溶液。在她看来,实验本身就是个快乐的过程。导师对细节的要求也让郭非凡印象深刻,每次做PPT,也都被导师要求反复修改,不放过一个小细节,哪怕是一个词,一个标点。东京大学的这种近似苛刻的训练,为临床医学专业的郭非凡打下了坚实的科研理论和实验基础。

2001年,郭非凡取得了东京大学神经生化学博士学位,同年飞往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深造。2002年,郭非凡如愿进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郭非凡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科研成果先后入选了美国甲状腺学会奖、美国内分泌学会奖。

2005年,郭非凡成为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研究助理教授,自此迈出独立研究工作的第一步。郭非凡回忆说,那时开始她真正感受到了自由探索的乐趣。“自己找选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科研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对科研投入越多,付出的汗水越多,就越热爱科研。”为了一个研究课题,她废寝忘食,查文献,做实验,分析数据,写论文,日复一日。每天一觉醒来,看到澄澈的阳光洒在窗棂上,郭非凡就迫不及待地起床,期待早点去实验室。因为在她看来每天的实验都是充满挑战和新奇的。尤其是当她发现:亮氨酸这一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的缺乏,能够调节肝脏脂质代谢,从而诱导小鼠腹部脂肪快速减少,并且中枢神经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起调控作用的时候,兴奋得好几天都睡不好觉。

郭非凡曾坦言,“只有真心热爱科研,才能从忙碌而繁琐的实验过程中品尝到发现未知的乐趣,才能在铺天盖地的文献中体验到豁然开朗的心情。”

乘风破浪

2007年夏天,郭非凡结束了10年的留学生涯,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郭非凡是我当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所长时从国外引进的第一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雁研究员如是说。对陈雁而言,2007年是值得纪念的:作为科学家,他本人的科研成果入选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作为管理者,引进郭非凡是他在人才梯队建设中重要的决定。10年后的今天,郭非凡已经接棒担任中科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郭非凡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全职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郭非凡的科研梦想在上海启航了。为尽快开展科研研究,首先从招聘课题组成员入手,组建了包括2名研究助理的研究小组,从仪器购买、试验平台搭建,到课题项目设计、项目申报;最初一年的时间里,郭非凡带领团队在研究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熟悉了相关政策,搭建了实验平台和技术体系,开始初步规划科研蓝图。

2008年7月,郭非凡获得了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资助,为她后来实现对氨基酸营养与代谢稳态调控的研究设想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保障。

在研究初期,她带领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氨基酸营养与机体能量、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研究、氨基酸营养与胰岛素敏感性的调控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Diabetes、Cell Res.等知名学术期刊上。随后,围绕氨基酸营养与能量糖脂代谢领域,又着手开展氨基酸营养感应机制的研究,涉足以前未曾研究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应氨基酸调控外周糖脂代谢领域研究,此间的研究成果被Faculty1000收录,并获得高度评价。

通过系统的研究,郭非凡大胆提出“氨基酸是糖脂能量代谢的调控因子”的假说。氨基酸作为小分子营养物质,若其营养不均衡可能会启动机体的特定的感应系统,从而引发机体能量、糖脂代谢的稳态失衡,在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方面启动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氨基酸营养与糖脂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郭非凡引入了组学研究技术,利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对氨基酸失衡条件下肝脏、脂肪、下丘脑等多个组织内的代谢物及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整体扫描和筛选,从而为氨基酸营养与代谢性疾病的关联建立了第一手的科研资料。利用这一数据库,先后筛选到催乳素受体、microRNA-130a等参与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新型分子,为寻找防治糖尿病的药物靶标提供了线索。

回国数载,郭非凡带领团队乘风破浪,发现氨基酸营养与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关系及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陈雁是这样评价郭非凡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绩的:“郭非凡在氨基酸营养与糖脂能量代谢的调控领域内的研究非常系统深入,在该领域顶尖期刊Diabetes(糖尿病研究)上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11篇科研论文,据我所知是中国科研人员在该期刊发表数量较多的科学家。”

陈雁认为,郭非凡的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的,作为女科学家,郭非凡比常人付出得更多,她要兼顾家庭和事业。尤其是刚来上海的时候,夫妻两地分居;生孩子的时候因为高龄,又有些波折,但是她惦记着实验室的工作,很快又回到实验室开始思考新的课题了。

郭非凡曾说过,她的人生信条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永不放弃,不懈努力。

天道酬勤。2013年4月,郭非凡在中科院“百人计划”考核中获得“优秀”;同年7月,她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传道授业

郭非凡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还是一名博士生导师。回忆起自己的导师,郭非凡心存感恩,她说:“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想尽办法给你提供最好的条件帮你成功。”和她的导师一样,郭非凡传道授业,言传身教,影响着她的学生们。

学生邓嘉莉博士后说,现在还记得当年郭老师几乎是手把手教自己如何做实验,从配胶、跑胶、到显影等每个细节;郭老师注重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从阅读文献到选择课题方向,在实验遇到困难时,郭老师一方面悉心指导,提供有益的思路,另一方面也鼓励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资料,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郭非凡在生活上也给予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爱。邓嘉莉回忆,有个学生头晕了,郭非凡得知后,提醒学生注意排查病因,是感冒没休息好呢,还是颈椎问题;研究团队里女孩子多,大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郭老师不反对同学们谈恋爱,甚至还为学生当过红娘。她认为,做科研的女孩子也可以打扮得美美的,这是对别人的一份尊重;对热爱的事物就要全心全意投入,恋爱是这样,科研也是如此。学生们说,郭老师经常在科研中强调做人的道理。比如,诚信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要互相帮助,要学会感恩。

郭非凡说,她希望孩子们通过几年的学习积累,不仅拿到学位,而且能收获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还有脚踏实地的处事原则。

闲暇之时,郭非凡会带着女儿和母亲漫步岳阳路320号大院,她的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所在地。

这里,草木葱茏,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把徐家汇的喧闹隔绝在外,阳光穿过树影洒落在岳阳路320号大院。这里在上世纪60年代就诞生过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项成果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纯粹的科学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担当。无巧不成书,当年诞生过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项成果的这座大楼,和郭非凡曾就读的东京大学图书馆外形几乎一模一样。

科研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一切是熟悉的,似是故人来;一切又是全新的。回到祖国的郭非凡感到很幸福,在她看来,科研工作与家庭,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相辅相成。

家庭是科研的后盾,是推动自己坚持不懈的动力。

女儿开学就要读二年级了,郭非凡希望女儿快快长大,但有时候却希望时间走得慢一些。女儿无意中的一句话,“妈妈,我不想长大,因为我长大了,妈妈就老了”让她伤感,同时,也让她倍加珍惜陪伴女儿的每时每刻。

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对妈妈从事的“关于肥胖、二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分子机制和营养干预的研究工作”似懂非懂。她会问妈妈:“你为什么要研究肥胖问题呢,小胖子不是挺开心的吗?”类似的问题总能让她会心一笑。

郭非凡就这样在博士生导师和小学生母亲的角色中幸福地转换着。

从1997年出国留学到2007年学成回国,从渤海、黄海到日本海,再到大西洋,最后抵达东海边上的“上海”,郭非凡同时在“科研的汪洋大海”中,带领她的团队,探索未来、追逐梦想、发现真理、踏浪前行。

《中华儿女》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李紫薇(实习生)、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